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被捕,曾是金融界“一哥”,家中堆满现金
2023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作出逮捕决定。
这是继唐双宁之后,光大集团连续两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落马的案例。李晓鹏的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因为他曾担任过多个金融领域的重要职务,还因为他涉嫌受贿的金额之巨,令人震惊!

那么,李晓鹏到底是谁?他曾经担任过哪些职务?他是如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他涉嫌受贿的金额有多少?他的案件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内幕和影响?本文将为您揭秘!
李晓鹏,1959年5月生,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他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一路高升,曾任工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总行营业部总经理、四川省分行行长、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工行行长助理兼北京市分行行长、工行副行长、执行董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
2014年起任招商局集团总经理、董事、副董事长,2017年12月起担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2年3月4日到龄退休。
可以说,李晓鹏是一个金融界的“老炮儿”,他在多个金融机构和企业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曾被誉为“工行第一副”,也曾被称为“招商局的新星”。
他在光大集团任职期间,也推动了该集团的多项改革和发展。他的履历看起来十分光鲜,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两面人”,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收受巨额贿赂。
据了解,李晓鹏在担任光大集团董事长期间,曾多次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利,并非法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此外,李晓鹏还涉嫌为一些企业和个人在贷款融资、业务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并收受巨额回报。
李晓鹏的案件不仅暴露了他个人的贪婪和堕落,也反映了光大集团和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据报道,自2021年以来,光大集团已有多名高管落马,光大银行则是金融反腐重点。
这说明,在光大集团内部,存在着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监管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光大集团的形象和声誉,也影响了其正常的经营和发展。
在金融领域,也存在着一些权力与资本相互勾连、疯狂逐利、甘于被围猎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公平和秩序,也威胁了金融安全和稳定。
李晓鹏的案件显示了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和不留死角的态度,也警示了金融领域的干部和从业者要严守纪律和法律,不要沦为权力与资本的交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