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向未来出发

2021-03-21 09:42 作者:塔罗咨询师菲尔沃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自壹心理我的个人账号。

门被轻轻推开了一角,哭泣着的小女孩畏畏缩缩的走到了和蔼的女人面前,女人只是微笑着坐在沙发椅上,并且转动过旁边的空椅子示意女孩坐下,始终微笑着听着小女孩诉说自己的经历,时不时的拿出纸巾递给小女孩,却并未感到烦躁,耐心的等待小女孩哭完。

“好,宝贝,你现在什么都不要想,先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放松自己,任凭自己陷在椅子中,跟随我的指令去呼吸,不要着急……”

回顾中国建国后的短短几十年,其实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呈现出一种让全球人民惊讶的局是,别说是巧夺天工,说是神造的国度都不会令人觉得惊讶。从解决了13亿人口温饱的问题,到改革开放,到走出国门……每一个变化都在预示着中国越发的强大和完善,而我们,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国家。

在美国民调机构一项对于个人安全感的最新全球民调中,中国名列第三,显示出中国民众具有较高的安全感。

这份2020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数报告由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盖洛普于27日发布,该报告涵盖144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盖洛普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电话方式,采访了总计17.5万名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15岁及以上的民众,最终得出这份报告。

在盖洛普发布的这份榜单中,新加坡和土库曼斯坦两国得分均为97分,并列第一。中国以94分排名第三。冰岛、科威特、挪威、奥地利、瑞士、乌兹别克斯坦以及阿联酋分列6至10位。

全球法律与秩序指数根据以下问题的回答得出综合评分,分数越高,有安全感的人口比例越高:

受访者要回答四个问题:你对于当地警察有信心吗?你在所居住的城市走夜路感觉安全吗?过去一年中,你或家人遭遇过金钱或财产失窃事件吗?你遭遇过人身伤害或抢劫案件吗?

其中,盖洛普单独列出了“独走夜路感到安全”的指数。

在这项排名中,有90%的中国人“独走夜路时感到安全”,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5,比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比。

                                                                                                               ——《环球日报》

       

美好的安全感和富足感,来自于两个地方:现实生活和内心。足够稳定的物质生活是产生安全感的基础。就像上面的报道一样,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充满了战乱、饥荒、瘟疫的地区,食不果腹,还要时刻担心生命安危,那么自然无从谈起安全感,也不会想那么多,毕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其一。

当然也存在这样两种人,一种是即便生在如此混乱的地区也莹莹生光,不放弃希望;而还有的人,衣食丰足,生活在十分舒适的氛围中,内心却荒芜一物,不知生何世界,生处何趣。所以,无论是稳定的生活,还是丰富的内心,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环,并不是有了一个就算是结束了。然而,最好满足的却偏偏是物质上的缺损,而非是内心。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历史其实是比较短的,但是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从最早的古代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讨论的身与心的关系中,就已经开始有了关于心灵的问题,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柏拉图,还是荀子,还是王充,都有过这样的理论。

而同样,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中,心理学的发展也是极其迅速和短时的。早些年的时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经历过比较难熬的神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老一辈的心理学家们面对过不被承认,面对过不被理解,面对过被打上恶魔的标签,面对过背离人道的惩罚,甚至还遭到迫害和针对,但是他们仍旧把这些宝贵的资料给留了下来,和其他的学科结合,逐渐延伸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只是为了让后辈们可以更好的去珍惜并且传承下去这些知识,更好的造福于人。

同理,在那个阅读外文书籍极大可能被拖走去批斗的年代,也是老一辈的学者们奋不顾身的把留下来的积蓄翻译成中文,只是为了把第一抹阳光带来给中国。

就像习主席有句话:“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现代的心理学人要面对的并非是像先辈们那么复杂的社会局势,也不是充满了文学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战场,反而是平静的波浪,但也正是这平静的波浪才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问题便会越发的暴露出来,身体的问题尚且有药可医,而内心的问题,需要的则是心药。但在心药的问题上,我国还不甚惋惜,尽管技术够发达,但是长期的思想冗杂和固有观念却让人寸步难行。

我家孩子可没病,看什么心理医生!

哎呀,小孩子哪来那么多烦恼,都是惯出来了,打一顿就好了。

去什么医院去医院,这一看就是那个什么胡三太爷附体了吗,我知道哪有一个神算子贼厉害,他能给解决,走走走,我带你去……

……

像这样的话,比比皆是,我们不难遇到,甚至我们自己就是说这话的人,在踏往未来的路上,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摆正自己的思维,更好的成为一名引路人。如何做好这样的引路人呢?

  • 不区分国内还是国外。      

尽管国内外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差甚大,但是在共同的心理问题上,大家都是一样的脆弱和一知半解,无论是国外的典型案例还是国内的典型案例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不能因为是国外的就排斥。

  • 不各执己见,以包容的心面对一切。

精神分析有精神分析的好,行为主义有行为主义的快乐,冯特也有自己的乐趣,七大学派相辅相成才是完整的一体,再加上迎合时代的正念冥想和OH卡以及催眠,共同铸就了璀璨的心理学世界,所以无论是哪一个都不能少,各尽其责,互相辅助才是王道。而不是因为我学的比你的复杂和专业,就要排斥你的方向,那是不对滴~

  • 以开放的态度承认和接受异常心理的存在。

虽然大家都同样的一知半解,但是不得不说,外国人在这方面甚至比我们做的好,因为他们会比较坦承自己的心理问题,敢于去主动接受定期的心理咨询和检查,而不是藏着掖着。

  • 把这看成是一项灵魂的工程建设

你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那不必然是对的,因为建设人灵魂的职业有很多,大家都勇于展现自己的立场和视角,那么心理学的崽崽们也就不要在吝啬于自己是冷门,不被人重视和误会,而是要敢于担起这份“伟大的事业”,一起去改变这样的环境,而不是圈地自萌。

希望我们都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成为未来的心理学人中的一位,也愿我们都去更好的倾听和感悟,成为开头题记中温暖的引路人。   

我是菲尔,愿世界和我爱着你。


向未来出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