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洛林155 50自行火炮,二战后法国的装甲振兴之作

2020-12-14 12:13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二战后法国一直致力于装甲武器的研发,尤其是重型坦克,毕竟这关系到法国的军事地位,然而法国毕竟因为二战造成了技术断层,中间丢失的四年已经足以颠覆法国原本的技术累积,因此战后法国的坦克研发之路走得异常艰难,这种局面也直接对其他履带式装甲武器研制造成了困扰。

1950年,法国提出了2种重型自行火炮,也就是洛林155 50,其实这两种型号大同小异,差别不大。

火炮的底盘是用洛林 40t坦克改装而来,底盘的动力和行走机构不变,初期采用Talbot发动机,在1951年替换为更加可靠的迈巴赫发动机,行走装置为5对橡胶式的负重轮,扭杆悬挂,具备高速行动能力。

自行火炮的战斗部位于车体的中段,也就是原本炮塔座圈稍微靠后一点的位置,通过车体两侧和正面直接延伸装甲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固定战斗室,不过战斗室的后方装甲板可以打开,前部也有较大的开口,整体上只能具备防御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能力。

主武器为一门155毫米榴弹炮,炮管前伸,车内备弹28发,另有一挺20毫米辅助机炮,安装于炮塔后部上方的炮座上,既可以对空扫射也能对地攻击,备弹为250发。

洛林155 50自行火炮重约30吨,车长7.96米,宽3.3米,高2.77米,最大行驶速度60千米每小时。

尽管洛林155 50的研制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并没有持续太久,一方面是洛林 40t坦克的研制在1953年终止,另一方面则是法国在1954年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带有旋转炮塔的自行火炮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洛林155 50更像是法国二战后对重型自行火炮的尝试,然而法国缺乏合适的装甲底盘,当时的法国已经拥有比较可靠的轻型坦克,但中型和重型坦克一时半会儿难以取得成功,在底盘技术尚且没有可靠解决的情况下,势必直接影响到自行火炮的研制。


洛林155 50自行火炮,二战后法国的装甲振兴之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