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外贸老板需要警惕这些致命弱点
每个人都想当老板,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老板,更不是好老板。或许可以这么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老板,有的人只是适合当军人或者中层管理。
老板之所以能成为老板,肯定有自己的优点,但人无完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缺陷,有些缺陷真的是致命的。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花了三年时间认识了一个老板。本来我以为其中一两个已经很严重了。结果几乎都招了,公司就这样从小到大,从大到瘫痪。好在他性格很好,待人真诚。从来不离不弃支持他到现在的人就那么几个。
但是光有好的性格是不够的。每个人都要吃饭。公司半死不活,没钱赚。没有人不为他收拾残局就能活下来,除非是亲人!
列个清单,自我反省!

1.崇拜权力
除了我没有人,我是老板,所有人都应该听我的!有不同意见?留着吧!想和我争论吗?去死吧!
这种老板是家长式的,迷信官僚主义,认为每个人只要有异议就会挑战自己的权力,不管这些建议是对是错!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老板。只要别人有意见,他们马上警觉起来,就像投入战斗一样。结果就是没人敢给他提什么好的建议,尤其是建议违背了他的初衷。如果这个老板有能力,有见识,懂得好好经营,就怕走入误区,一意孤行,落得个惨淡收场。
2.天天吹嘘自己的成功,却从来不拿出点真本事
老板的奋斗史确实值得借鉴。大部分老板真的是从底层慢慢干,在某些方面绝对权威。
但是我认识一个老板,他吹嘘自己年轻的时候是什么厂长,后来怎么发财,怎么会销售,但是业务员给公司带客户,一直谈的好的客户都被他谈了!
让员工解决稍微困难的事情;解决后不允许员工马上再联系,允许再进来;搞砸了就让工作人员帮他解决...诸如此类。
招聘员工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应该是市场带来的,而不是老板自己一直在制造的。这种内耗怎么可能长久?
3.“榨干员工”的心理
有些老板可能不会真的这样计划,但他们会这样做,特别是在招聘方面。其实大家都知道,一个员工不可能在一个公司干一辈子,三年五年都是很长的时间。
很多老板都不想招应届毕业生,因为怕刚走。而老年人的招聘,你可以很快上手,知道他会和新人一样离开,但是因为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挤出他的剩余价值,你可以在离开之前挤出来,所以去不去不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种想法真的是被逼的。企业要追求投入和产出,同样的投入希望产出更多更快。但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小团体,好好对待他们。这些都是企业的财富。太急功近利总是不好的。
4.可以共患难,但是不能同富贵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公司一直都比较小,小打小闹,无法生存,饥不择食。有一天,老板突然想做外贸,于是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有经验的外贸经理,谈好条件,开始合作!
起初,这条路并不容易,但两个人互相信任。过了几个月,工厂开始扩张,1000w,2000w,7000w,外贸经理赚钱,老板赚钱!
这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惹的祸,老板开始怀疑经理,认为他太嚣张了,因为他在公司威信太高;并且认为这个管理者从中得到其他好处;更可怕的是,他以为外贸这么好做,自己就能做好,于是违反当初的约定,频繁插手外贸一线操作,却真的什么都不懂,把整个外贸搞得一团糟!
这个故事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样的老板比比皆是!
5.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有的老板天天盯着业务员,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订单。你经常说的就是别人公司怎么样了,怎么还没点!
他看到了别人的成绩,却没有看到别人的投入。这种坐享其成的外贸发展思路太低估他的同行了。
没有宣传,哪来的询盘?不经询问,哪来的订单?
当然,宣传只是外贸的一种方式。也可以搜索,发函,主动找客户。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为你工作?太容易做了,我自己都会做!
6.我什么都想做,但总是做不好
比如采购,有些老板怕购买力靠边站,就自己负责采购,但是无奈级别太低,总是无法和厂家维持好关系。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希望别人来管。
业务员看了看订单,却找不到货源,无奈纷纷离职!
7.新人总是好的,老人总是不好的
我记得给你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老板,对公司的外贸没有任何投入,但一直认为外贸经理不够好。于是他到处挖人,跟新人说外贸经理不好。你要好好干,让你代替他。
刚开始新人真的很嚣张,后来发现不是老板说的那样。我发现原来的外贸经理很强势,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做出了很多成绩,我开始佩服他。
几个月后,新人舍不得走。走的时候,他找到外贸经理,把当时说的话告诉了老板。一怒之下,外贸经理带着所有的生意离开了,自己开了公司...
所以不管来了多少新人,水平有多高,我都会告诉他,我们团队很好,我对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很满意。我招你不是让你代替谁,而是因为大家都很忙,有很多事情要顾及...
8.变化不断,虽然许了很多承诺,但从来没有兑现过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板,上午自己定了一个政策,下午就可以自己改。
给员工很多承诺,但后面从来不提,更不要说兑现。
在员工看来,是极不靠谱的。其实你完全可以不答应,也没有人会期待。既然说了,就要兑现,至少要给个说法。
9.发工资像慈善,发提成像割肉
很多老板大概都觉得这个员工在外面找不到工作。我仁慈地收留了你,给了你一些薪水。不要跟我发牢骚,要这个条件,要那个条件。
佣金就不说了,之前说好的,佣金什么时候发?但当时一拖再拖,兜里的钱又想让我拿出来割肉。我不知道,没有这个生意,你一分钱都赚不到!
分钱的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钱不齐,钱没提前说好,分手指日可待。不缺人,但人不傻!
我知道济南一家公司,员工已经八年了。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老板从不拖延提成,还经常额外奖励。比如这个客户是这个国家的第一个客户,除了基本提成,还有开发奖。比如这个客户以前是公司客户,后来失去了,努力之后开始合作。除了提成,还有损失追回奖等等。
10.政令不行,规章不举
很多公司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是老板可能是好心,知道员工犯了错误,却不按照规则给予相应的惩罚。没有指责,导致大家跟风。发现自己收拾不了,就祭出大刀,让员工觉得不公平,心生怨恨。
所以,既然有规则,不管谁犯了错,处罚肯定是或轻或重,或者情有可原,但是要让大家知道,公司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出于人道主义,别人未必有这么好的运气!
严格的规定,宽松的执行,既有规章制度,又充满人性!
更多外贸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外贸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