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作:从4P思考品牌承接品类



定义出一个强势品类后,要以品牌身份代表这个品类去面向顾客,被顾客认知和购买。
可是,品牌如何代表品类?我们认为有两个部分:第一 品牌元素;第二品牌4P。
品牌元素用来定义和表达品牌。
4P在运营和经营上服务于品类,将品类做好。
本文重点分享4P部分,如何以不一样的4P让品牌承接品类。
01
产品服务于品类
强势品类直指顾客为什么购买。因此,产品必须严格执行品类的核心含义。
既包括主营产品,也包含辅助产品;既包括to B产品,也包括to C产品;包括实体产品,也包括配套的服务与体验。
产品服务于品类还要求:
A. 提供与品类价值一致的产品;
B. 提供该品类最为先进的产品;
C. 不提供偏离品类的其他领域产品;
市场上一些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产品本身出了问题。
很多时候品牌越来越模糊,正是因为提供了偏离主航道的产品,品牌变得业务广、产品复杂,最终失去了在顾客那里的品类代表权。
02
渠道服务于品类
渠道服务于品类,不只是在渠道销售产品。
而是除了铺货、销售功能之外,还融入了体验、服务等复合型功能,增加了对品类的认知和忠诚。
因此,关键的一招是将渠道打造成为产品,即 “渠道产品化”
BOSS直聘将互联网渠道打造成为了产品,以互联网重新定义了找工作的方式:用聊天的方式找工作。
盒马生鲜将门店渠道打造成为了产品,顾客不仅可以逛买,还能现场捕捞、烹饪、享用;并且延伸出了互联网产品及配送业务。
苹果将Apple Store打造成为了产品,集合了产品、服务、体验而不只是销售,甚至要拓展成为城市广场。
宜家将门店打造成为了产品,不仅陈列和出售家居,也包括体验、美食、娱乐、定制设计等,这种产品化的渠道,在服务了品牌的同时,也扩大了品类的认知与建设。
无论是单点的快闪/慢闪,还是连锁性的门店,精心设计融入了体验等复合功能的渠道,成为了人们打卡的“产品”。它们极大促进了类的认知和发展。
03
推广服务于品类
同样不是简单地品牌推广品类、品类推广品牌
我们建议“推广IP化”,形成稳定的认知,以更加聚焦、有效地推广品类。
A. 活动IP
国内比较出众的是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参与进来,最终将电子商务品类做大。
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IP,每年春节都与全国人民见面,不仅推广了百事品牌,对可乐这个品类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还有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等等地方性的活动IP,其实也是在推广当地特色品类,如啤酒、花炮等。
B. 品牌元素IP
品类可以通过出众的品牌元素IP,达到广泛的品类影响力。
绝对伏特加,将瓶形作为一个IP在全球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伏特加品类的认知。
像米其林形象IP,为轮胎品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活动IP、品牌元素IP外,其他类型的IP同样能够赋能品类增长。但要看具体情况,像在科技行业,一些技术IP也是很关键的。
04
价格服务于品类
价格是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敏感感知的因素,对于品类来说非常关键。价格服务于品类包含以下几种意义:
(1)不同层级的品类可以通过价格设计表现出来,比如平价、高端市场的、奢侈级别的。
(2)不同性质的品类可以通过价格设计表现出来,比如秒杀、拼购、限时折扣等动态价格调整设计。
此外,出色的价盘设计可为合作伙伴创造盈利空间,吸引更多人加入共赢,增加品类的成功机会。
4P一般是指做出产品、定价、推广产品或者品牌、渠道铺货及销售。我们主张要超越常规意义的设置,以渠道产品化、推广IP化等不一样的思考,让品牌的4P动作更加贴近品类,实现品牌承接、代表品类。

关于品作
品作2019年创立于上海,是国内第一家强势品类品牌咨询公司,以“用品类帮助顾客选择”为理念,为客户和受众提供创新品类、定义品类、品类关联品牌、品牌承接品类等服务,打造顾客容易选择的强势品类品牌。
在实际项目中,品作强调强势品类的引导性,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