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主导的管线综合设计要点

建筑物中水电暖通管线是一个建筑物中的血管和淋巴系统,主宰着建筑物的能量输送和新陈代谢。在互联网现代人生活越来越智能化,设备管线设计间接决定了主人在房屋中的居住体验。
管线综合一直是建筑设计中的模糊地带,专业交叉很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过往设计单位的图纸常常选择性遗忘,默认属于施工单位的工作。这也造成了施工现场管线安装的时候问题频发,导致使用净高达不到要求。随着行业发展日益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线综合最终还是需要设计者来解决,现在已经逐渐演化成为一个专项设计。
不同的设计公司对于管线综合设计有不同的专业来主导,比如以电气为主导或以暖通为主导,我们今天谈论的是以建筑师为主导的方式。如果从建筑平面布局中就考虑好管线布置空间,无疑从源头避免了后期的问题。
01 合理设计空间尺寸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教学楼案例作为引导,带你认识建筑师是如何思考管线综合问题的。

1. 根据建筑采用的空间形式,预估建筑中用到的管线数量。从而在设计走廊、机房等管线密集的部位时,预留足够的宽度和层高。
比如该楼采用内走廊,走廊一侧为教室,另一侧为报告厅。风机房位于右下角。建筑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报告厅需要设置机械排烟。走廊净宽3.2m。强电桥架宽300,弱电桥架200,新风管含保温层净宽600,喷淋主管100,空调供水管100,空调回水管100,冷凝水管50,风机盘管进出风口各400 ,加上管线间距刚好布满一排,使得吊顶之下净高达到2.68m,获得舒适的空间感。

2. 室内核心使用区应当充分利用"梁窝"空间,保证吊顶净高。
风机盘管与喷淋管平行布置,避免上下叠加,虽然空调风口也讲究空间均好性,但喷淋间距和边距属于消防强条,所以应当以喷淋的布设要求为主。新风管进入教室的标高较低,可将教室内靠走廊一侧设置叠级吊顶,吊顶侧面出风,教室中部保持3m以上的净高。

3. 必要时减小柱网跨度,避免走廊或重要房间出现大梁
由于报告厅属于大跨度,采用了1200高的预应力梁,在走廊两侧设置结构柱,利用走廊短跨压缩梁高至900。建筑层高4.2m,梁下净高3.3m,给管线布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02 设备管线的组成
电气: 强电桥架、弱电桥架、照明桥
给排水: 消防管、喷淋干管支管、喷头、自来水管
暖通: 送风管、回风管、排烟管、空调供水管、回水管、冷凝水管。

03 管线布置原则
管径小的避让管径大的;
检修频繁的避让检修少的;
压力水管避让重力水管;
水管不能在电力桥架上方;
先装的管线在上方,后装的管线在下方;
(比如电信线缆通常验收之后报装);
进出房间频繁的管线在走廊内侧,其他管线在走廊外侧;
涉及规范非强条的管线避让规范强条的设施;
(比如喷淋头间距和边距属于消防强条)预留合理检修空间。
由于电力桥架和消防管不需要进入每间教室,所以将桥架和消防管设于走廊外侧,而喷淋管、空调水管、新风管设于走廊内侧,管线垂直交叉时,均采用上翻的方式进行避让。

04 其他要点
1. 设备用房和管井宜分散设置,避免进出房间的管线过于集中,没有协调余地。
2. 管线间距应考虑在100 mm以上。3. 风管高度以80为模数,标准高度尺寸为80、160、240、320以此类推,需考虑50厚的保温隔热材料四面包裹后的实际高度。4. 需考虑支吊架的本身的高度。

版权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我们,机电人的技术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