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单的生存受益人和身故受益人,谁可以成为受益人?
相对于其它的理财工具,保险的结构确实比较复杂,一份保单,三个角色: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三个角色,又各有权利和义务。保单里的钱什么时候给被保险人?什么时候给受益人?没有专门学习过的人真的会傻傻分不清。
实际上,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一个叫生存受益人,一个叫身故受益人。
- 生存受益人
即活着领钱的人,即领钱不以身故为赔付原因,生存受益人就是保单的被保险人。不需要特别指定。生存受益人可以获得的保险金有:
1、 医疗险报销的医疗费,
2、 住院津贴
3、 重疾险轻中重症的理赔金
4、 意外险的伤残理赔金。
5、 寿险的全残理赔金
6、 年金险的生存金。
- 身故受益人
即被保险身故后领取保险金的人,需要投保时指定,未指定一般默认为法定受益人。
身故受益人可以获得的保险金有:
1、 被保险未来得及办理就身故的医疗险报销的医疗费。
2、 被保险未得及办理就身故的住院津贴
3、 重疾险的身故保险金
4、 寿险的身故保险金
5、 意外险的身故理赔金
6、 年金险的身故理赔金。
- 谁可以成为保单的身故受益人?
1、指定受益人
《保险法》关于身故受益人的的规定如下:
从规定可以看出:对于什么人可以被指定为保单的受益人,规定里没有过多的限制,但在实际的实务中,为了防止道德风险,有些保险公司规定,身故受益人需要与被保险人有可保利益。也就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另外还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都可以指定受益人,但要求投保人指定时需要被保险人同意。
受益人可以是一人或多人,有多位受益人时,还可以指定受益份额以及受益顺序。
2、法定受益人怎么回事?
如果保单没有特别指定受益人,就默认为法定受益, 根据继承法第十条来执行:
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位继承人。
- 受益人指定好,还是法定好?
1、指定受益人的好处
(1)、可以实现确定的钱给确定的人,避免纠纷,保证私密性
受益人可以指定一位或多位,比如说第一顺位受益人是父母,第二顺位是子女,第三顺位是配偶,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其中某一顺位受益人离世了,也有其他顺位受益人来接受赔偿,并且保险公司支持自由划分每位受益人获得保险金的比例,保险公司会按约定把保险金打到对应受益人账户。谁受益谁办理赔就行,不用其它人参与,避免纠纷,又保证私密性。
(2)、更快领取保险金
指定受益人的保单,受益人带着全部材料去保险公司办理理赔就可以,审核通过后,保险金就到账了。非常的方便快捷。
2、法定受益人
如果是法定受益人,保险公司需要了解所有法定继承人信息。需要全部法定继承人提供跟被保险人的关系证明,以及证明被保人有几个子女,法定继承人对于保险金的分割文件等,增加了获取理赔资料的难度,也增加理赔的时间。
所以,正常逻辑来说是指定受益好,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不指定受益人会更加符合被保人的愿望。
因此,两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具体还是要看被保险人自己需要和愿望,毕竟,能满足诉求的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