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安保基金:真正的固收+,应该具备这3个重要特点
国寿安保基金:真正的固收+,应该具备这3个重要特点
固收+基金,最近市场对其的讨论尤其热烈。
特别是A股经历了20%左右的反弹之后,目前又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阶段。
在国寿安保基金看来,两个判断股市方向的工具,一个是恐贪指数,一个是股债性价比。它们不约而同地回归到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均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的市场很难判断,所以,更为均衡的固收+基金就成为投资者广泛关注的对象。
固收+基金实际上就是偏债混合型基金的别称,如果把时间倒推几年,市场上却鲜有对“固收+”的讨论。
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打破刚兑的同时,也禁止了资金池类的业务模式。
年化收益动辄5%-6%的银行理财被叫停。
投资者陷入了两难:如果接受低风险的债券基金,就拿不到那么高的收益,但如果接受股票型基金,又要承受收益波动的风险。
这时,偏债型基金作为一个折中的选择,进入了这些投资者的视野。
但偏债型基金这个名字还不足以吸引投资者,市场需要给这类基金打上一个美妙的标签。
固收+的名字,就这样被市场所创造。
可以说,固收+基金,就是为之前投资高收益银行理财投资者专门打造的名字,理应符合他们的投资偏好:
收益稳定是第一位,其次是获得一些额外收益。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固收+基金产品慢慢偏离了初衷,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回撤。
这显然背离了投资者以稳为主的投资需求。
正确的投资预期
正如上文所说,投资者对于固收+基金的预期,就是在允许小幅回撤的基础上,力争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率。
这个目标,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年化收益只是结果,投资的过程同样重要。
回撤尽可能的小,年化收益预期在4-6%,这才是固收+产品正确的“奋斗目标”。
而如果基金经理没有get到这点,基金的资产配置就会出现偏差,从而让固收+名不副实。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要实现固收+产品的投资预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把控产品的大类资产配置。
一般来说,80%的固收资产+20%的权益资产,是固收+基金最合理的资产配置方式。
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6月末,过去十年纯债型基金指数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大约为4.73%,沪深300指数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大约为8.54%。
用以上数据推算,80%的固收资产长期理应能为固收+基金产品带来3.78%左右的长期年化收益,20%的权益资产长期理应能为固收+基金带来1.71%左右的年化收益。
顺利实现的话,二者相加正好符合5%的投资预期,同时较高的固收资产比例也能保护产品净值。
比如国寿安保稳鑫一年持有混合这只固收+基金,在基金2022年一季报披露的持仓结构中,债券占比85.68%、股票占比11.16%。
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寿安保稳鑫A自2021年3月产品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6.2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21%,),区间净值的最大回撤为-4%。(注:基金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
即使投资者运气不好,买在了2021年12月31日国寿安保稳鑫一年持有A的净值相对高点,但如果坚持下来,截至2022年7月5日也能获得正收益。
这样一只基金,才真正做到了固收+基金该做的事情。
接下来,国寿安保基金将带你分析“固收+”的另两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