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经验 | DIY申请日本博士项目的这一年

前言
前段时间终于收到了京都大学博士考试的结果。在学院网站上公开的合格名单中,我的考试编号正列于其中。同时,我未来的指导老师也发来了邮件,祝贺我通过考试,并且欢迎我加入他们的研究室。至此我终于放下心来,一边及时关注着留学政策的变化,一边开始为未来3年的日本留学生活做准备。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硕士就读于国内一所一本学校的海洋学专业,这是个相对小众的专业,因此在决定留学时,供我选择的学校数量本身就比较少。因此在认真了解过各个大学的官网之后,我把目标定在东京大学以及京都大学两所学校上。
(一)东京大学篇
东京大学针对留学生有着非常完善的政策,分为两个不同的项目。
第一种是“外国人特别选考”,每一年有两次报名机会。第一次在秋季10-11月,这一次报名针对第二年秋季入学的申请国费留学,即MEXT奖学金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在报名时除了提交出愿之外,也要同时提交奖学金的申请材料),以及第二年春季入学的自费留学生。第二次在春季4-5月,针对同一年秋季入学的自费留学生。

第二种是“外国人特别选考(GSGC)”全称是“Global Science Graduate Course”项目。这个项目对于学生的要求远比前一个项目要高,竞争更加激烈。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自带奖学金的项目,只要入学考试合格,每个月都可以得到一笔补助。
需要注意的是,东京大学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仅对于托福成绩有要求,部分专业还需要提供GRE General或者Subject的成绩。我所要申请的专业——地球科学专业要求提供任意一门GRE Subject的成绩。国内的GRE Subject考试每年只有一次,一般在10月,需要去ETS官网上报名。想要报考东京大学的朋友们一定要及时关注,早做准备,避免错过难得的机会。

出愿材料合格之后,就要开始为面试做准备。一般面试流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内容的介绍,第二部分是未来的研究计划,最后是面试老师们的提问环节。可惜我最终并没有通过东京大学的考查。总结我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英语,并且要在仔细地多次修改研究计划书。这一点可以请你联系的导师帮助你提出修改意见。
(二)京都大学篇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准备京都大学的申请。
与东京大学完全不同,京都大学并没有专为外国人留学生设置的申请项目,而是与本国学生一同报名、参加考试。此外,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在与你心仪的老师交流之前,还要完成一个重要的步骤——AAO。
1. AAO
AAO是面向来自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各大学的毕业生的申请手续,在这个过程中,AAO系统将对你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与目标导师联系,包括之后的出愿、参加考试,都要在AAO申请材料审核合格的情况下才能继续进行。在AAO系统中提交的并不仅是你的毕业证明、成绩单,当然也包括了研究计划书,京都大学的老师们将根据以上的材料判断你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2. 意向邮件
我在去年12月份通过了AAO的审核,然后开始和自己想去的实验室的老师发邮件。在邮件里,我大致地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技能等,并附上了自己的简历。很快,我就收到了研究室老师的回信,表示了对我的欢迎,并希望我能够介绍一下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他们将通过我的硕士阶段研究成果以及博士研究计划来决定我是否具有足够的学习和科研实力。由此可见,比起学校的排名与在校成绩,京都大学的老师们更加看重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潜力。当时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还未全部完成,我将自己已经完成的部分以及接下来将要完成的内容以及预期的结果写成了英文的研究报告,通过邮件发给了实验室的老师们。
3. 视频会议
在今年5月收到了回复,希望进行一场视频会议,进一步对我的意愿等方面进行了解。这个时候我已经收到了东京大学的拒信,因此我开始专心地把全部精力放在京都大学这边。现在回忆起来,我与京都大学的交流就像经历一轮又一轮的面试一样。从第一步的AAO审核,到后来的提交科研成果,视频会议上的交流,直到最后正式的出愿和面试,我仿佛小游戏里不断闯关的勇士,每当我闯过一关,就能离最终的目标更近一些,对自己的信心也更加重组一些。
在那次视频会议中,我们主要交流了一些生活方面的话题,包括了我个人的兴趣爱好、为什么选择京都大学、对留学期间以及留学结束之后的安排和计划等。在这之前,我和老师们的邮件交流都使用英语,而视频会议中,我是用日语和老师们交流的。因为在博士阶段,除了学校的学习、研究任务,参加学术会议也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流利的英语和日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4. 准备相关文件
之后,距离7月初出愿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于是接下来我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准备出愿材料,准备好的材料可以提前扫描或者提交电子版给所在学院的事务室,这样一来申请表中或者材料中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及时补充,以免正式出愿时材料不合格;
二是修改研究计划。在修改研究计划的过程中,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给予我很耐心的帮助。他前前后后帮助我修改过很多次,也提供了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供我参考。一般情况下研究计划只有1-2页,一定要语言精炼、逻辑清晰。
以我最终修改完成的研究计划为例,整体的思路分为3部分:
1)第一部分是研究目的,在这一部分可以简单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以及完成这项研究具有怎样的科学、社会意义;
2)第二部分是对研究现状的综述,写过论文的同学大概都对这部分比较熟练了,尽可能多参考最新的结果,更有利于自己的研究内容;
3)第三部分是最为重要的,对于自己研究的具体计划,包括具体要研究的问题,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独创性,并且要对留学期间的时间规划做出一个大致的安排,比如第一年要上课、阅读文献,第二年要做什么、第三年要做什么。
5. 最终考试
出愿之后,就要等待最终的考试。不同专业的考试安排不同,我所在的专业只需要进行专业以及英语的面试,当然也有一些专业也有笔试的要求。面试全程用英语进行,与东京大学的面试过程类似,有毕业论文、研究计划的发表和提问环节,前后大概需要1个小时左右。由于今年的疫情原因,我的面试是通过网络视频完成的。


6 等待结果
面试结束后不久,研究室的老师们就发来邮件,说我的面试成绩不错,接下来就看学校对我的综合评价是否合格。但是已经度过了最重要的一关,我也觉得放心不少,接下来就是等待考试结果的正式发布了。
现在我已经收到了合格通知,接下来正在准备申请在留等入学手续。总结自己独立申请日本留学的这一年经历,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1. 你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如果参与过科研项目或者在期刊上发表过文章,这些都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2. 积极交流。遇到问题时与老师、与学校都要主动交流,特别是与老师一定要定期联系,交流你目前做了些什么,让老师对你有充分且全面的印象在申请到考核的过程中是非常有利的。
3. 耐心。因为比起欧美国家留学,日本的大学申请包括合格都相对较晚,看着周围同学们一个个晒出自己的offer,我也一度很难过,这时一定要不急不躁,专心为自己做准备。
最后,希望我的个人经历能够给希望去日本读书的朋友们一些有用的参考,祝愿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作者|Lynne
排版|阿枝
校对|吉川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微信号:VIP7claire)
初心翻硕百科448公益讲座群(CCtalk课程群号:8806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