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典伴读《宋诗选注》第九讲:约饭

2023-03-01 19:56 作者:文勇图书馆  | 我要投稿

亲爱的小同学们,大家好

本讲我的备课笔记如下。我显然课程越讲越随意了,本讲的主题居然是“约饭”,我们描述了

9.1 约饭不想去的《平甫见招不欲往》by姜夔

9.2 约饭约不来的《约客》by赵师秀

9.3 没人约饭吃的《醉眠》by唐庚 以及9.4 《春日即事》by李弥逊

9.5 吃饭真开心的《惠崇春江小景》by苏轼以及9.6《戏答元珍》by欧阳修


9.1 平甫见招不欲往

引:亲爱的朋友们,咱们昨天讲了一首作者主动“想要约饭局”的诗,来自赵师秀的《约客》;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作者姜夔“就是不想赴饭局”的诗,叫做《平甫见招不欲往》。对照着读,可是很有意思。

宋-姜夔[1]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昨天讲了一首“就是想约饭局”的诗,今天读一首“就是不赴饭局”的诗。主题是什么?标题“平甫见招不欲往”讲得很清楚,就是有钱人平甫想要约我吃饭,我就是不想去,哼。

可不去总要找个理由啊。姜夔一开始就说了,我都这么老了,就不想再听管弦之类的靡靡之音啦。所谓:

老去无心听管弦。

而且啊我最近生病了,喝酒也对身体不好。

病来杯酒不相便。

前两句,一句说自己年老,一句说自己生病,反正就是说自己的状态不适合去和朋友聚餐。那留在家中做什么呢?姜夔开始在三、四句讲述他在家中的生活。现在啊,已经是夏末了,碰到下雨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儿,正好可以好好睡一觉。此所谓: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毫无疑问,最佳睡眠排行榜的第三名便是“秋前雨中眠”:夏日的炎热还在胳肢窝,秋雨的凉意就已经滴在脑门儿上。这时候的你,随手裹上一个夏天都没怎么用上的薄被子,变成蚕蛹的模样,只露出头。最佳睡眠排行榜第二名和第一名是谁?睡醒了再告诉大家吧。

一起再来读一遍吧。

平甫见招不欲往

姜夔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记得早点睡。

  • 总的来说,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睡觉更令人开心的了。

[1]夔kuí


9.2 约客

引: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如果约朋友聚会,但对方却迟到了,你会给他发点儿啥?希望读完今天的诗之后,你会有新的选择。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子将熟之际,天空时时刻刻都在下雨;青草围绕的池塘边上,蛙鸣纷纷扬扬;现在已过了半夜时分,约好的客人还没来;我悠闲得很啊,一边敲着棋子震落灯花。

这首诗我时常用:因为凡是朋友赴约迟到的时候,我都发这样一句话来显示自己的逼格: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兄弟要是再不来,让你喝到落泪花。哈哈,不闹啦,回来继续读诗。

其实这整首诗都与声音相关,读者已经被景色中的声音所包围,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黄梅时节家家雨”,这是背景音,来自淅淅沥沥的雨水。“青草池塘处处蛙”,蛙鸣算是低音声部了吧,类似于乐队中的贝斯。最后是“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棋子敲击棋盘的清脆声音,才算是主角。其实不少学下围棋的人都有这个坏毛病,常常被老师呵斥。

对了,诗中所提及的“黄梅季节”其实就是“梅雨季节”。江南下雨,淅淅沥沥,似乎没有尽头。另外,最后的“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灯花”,是指蜡烛烧到最后棉芯脱落的现象,就像花朵落下。古人晚上加班,工作累了,又不能玩儿手机刷抖音,又不能喝咖啡,只能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烛台。烛台上的灯芯闪烁,落下灰烬,也被想象成了忧伤的落花。开心的时候“夜阑犹剪灯花弄”(这是来自李清照《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中的名句),不开心的时候“黯淡灯花开又落”(这是来自王国维《蝶恋花·黯淡灯花开又落》中的名句)。

不过现在的孩子们应该不能理解灯花是什么,蜡烛都没见过呢,更别提灯花了。网上怕是都买不着能产生灯花的劣质蜡烛了吧。不过他们这一代人,自然有他们自己的乐趣。

一起再来读一遍这首被声音环绕的诗吧。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记得早点睡。


9.3 醉眠

引:可能大家都听说过一个叫做“太古”的商业圈的名字。可是你知道么?这个词其实在诗 歌里面也常常出现?譬如说下面这首诗。

唐庚[1]

山静似太古 [2] ,日长如小年。

馀 [3] 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 [4] 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5] 。

深山幽暗, 安静似太古之时, 时间过得很慢, 一天就像一年一般漫长。 现在啊, 还有些花在开放,我依旧可以赏花醉酒,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正好伴我入眠。我啊, 人情世故经历得越多,也就越想关起门来不与人打交道了,时光的流失使我觉得 还是躺在凉席上舒服啊;在睡梦中,我时常获得佳句,可是一拿起笔来,却又忘 了该怎么表达。

其实,由于几百年前没有精致的蒸馏技术,所以古人酿的酒,酒精度数上不去, 诗人们就算是喝了大酒后,也还能提得起笔。酒劲儿上头,万物寂静,时间静止, 所谓“ 山静似太古, 日长如小年 ”。 而喝酒的时候, 一定要有美景佳音作伴, 残 花也可做美景, 鸟鸣亦可比佳音, 所以才说“ 馀花犹可醉, 好鸟不妨眠 ”。 人情 世故经历得多了,就会发现, 与其被那些事儿叨扰,还不如关起门,躺在凉席上 睡大觉, 这便是“ 世味门常掩, 时光簟已便 ”。 喝过酒之后, 唐庚觉得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了。其实,原本按照科学家们的说法,酒精会使人的判断力和逻 辑能力都大幅度下降,可诗人们才不同意呢。谁想要逻辑?要写出名句名篇,非 得要天马行空不可。所以喝了大酒之后的样子,就应该是本诗的最后一句,叫做“ 梦 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

亲爱的朋友,要是给你一杯米酒,度数也与唐庚所喝的类似,你也能成诗人么?

哈哈 ,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这首《醉眠》,就假装自己喝过了吧。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记得早点睡。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 拈笔niān
  • 忘筌quan


9.4 春日即事

引: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让你描述春雨,你会怎么写?今天我们来看看诗人李弥逊是怎么写的,比比看是他写得好,还是你写得好?

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小雨如丝丝细线织成了网,想要留住春色;风雨吹落的花儿一片狼藉,天色已近黄昏;马车行走时带起来的灰尘,到不了这种冷僻的地方啊;晚归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庭院的门虚掩着。

小雨要下出如丝的感受,并不容易:大了,就是铜豆子,粒粒分明,打得手臂疼;小了,就是一片雾,闻得见摸不着,铺在眼镜儿上;只有不大不小的雨,才能层层叠叠,编织成网。唉,可如何才能留住春天呢?雨水啊,你说你着急什么?你不去网罗春天,说不定那花儿还能多开一两天,你这么一拉扯,花儿更是要落了,在地上狼藉一片。黄昏光弱,更显凄凉。感觉宋人的这种对细雨的怨恨会传染,李清照的《声声慢》也对细雨有这种情绪: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过我强烈地怀疑作者很享受这种落花狼藉的凄凉。这个世界太吵,车马嘈杂,有多少人有机会掩着门,听春声、下雨声、落花声、宿鸟声?凄凉倒是凄凉,但终究是世人遇不到的景象啊。

作者李弥逊显然在政治上不怎么成功,否则不会这么不出名,但他的政治上的对头是大名鼎鼎的秦桧,对,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秦桧。这样一说,是不是瞬间觉得刺激多了。人生啊,输赢不重要,要刺激,要跌宕起伏,才不枉一生。

一起再来读一遍这首诗吧。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记得早点睡。


9.5 惠崇春江晚景

新课标A55

引:今天我们来想一个奇怪的话题:如果苏轼去吃火锅的话会吃哪种锅底?放哪些材料?今天的这首诗,说不定会给你一些奇怪的思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已经开了,鸭子在水中嬉戏,最先觉察到了初春时江水的暖意。河边到处都是蒌蒿,芦笋也开始露出嫩芽,这时正是河豚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回江河的时候。

这是一首进入了小学课本的著名诗歌,是苏轼看到惠崇老和尚的画作之后,有感而发的作品。小学的老师们通常都会让学生去体会诗中的春意盎然,但如果是像我这种不小心想起苏轼是一个发明了“东坡肉”的纯种吃货,在读到这首诗中的“竹”,“鸭”,“蒌蒿”,“芦芽”和“河豚”时,心里想着:这就是经典的南方火锅锅底啊!

北方读者可能不太理解这个梗,让我解释一下:北方人吃火锅,热衷于在装满清汤的铜锅里涮肉,桌子上碟子垒着碟子,堆着厚切或者薄切的牛肉和羊肉,一股脑儿地往锅里倒,然后推杯换盏,豪爽大气。但我来自讲究喝汤的南方,普通老百姓吃猪肚鸡锅,味美价廉,图个热乎劲儿;略有些钱的就能吃得起花胶[1]鸡锅,鱼胶丰满弹牙,软糯香绵;最有钱的,吃的是河豚锅,去皮外翻,又韧又鲜。吃过主料之后,再加些青笋,蒌蒿之类的当季青菜,生脆爽口。最后的最后,还有用浓汤泡白米饭的环节。呀呀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再读一遍这首诗,准备去弄个港式花胶鸡火锅吃。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记得早点睡。

[1]花胶其实就是鱼胶。


9.6 戏答元珍

引:很多诗人喜欢描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可大家猜猜看,如果诗人是一个吃货,他会怎样描述这生机勃勃的自然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1]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我想,春风可能吹不到偏僻的地方,你看,现在已是二月了,山城里却还是没有看见花朵盛开。树枝上仍有积雪的时候,我还能吃到橘子,春雷阵阵,惊动了春笋,它们不久就要发芽。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听见了北归大雁的声音,这让我想起了故乡,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让人深有感触。我啊,曾经在洛阳看过美丽的花,这里看到的野花,虽然开得晚,也没有什么好叹息的。

本诗名为“戏答元珍”,标题中的元珍,是丁宝臣,字元珍,是欧阳修的朋友。 欧阳修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刚被贬到湖北峡州夷陵当县令,而这个时候的丁宝臣是峡州判官。简单的看,这首诗就是朋友之间的互相揶揄,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其实本诗还有另外一个题目,叫《花时久雨之什》,但感觉这个题目体现不出这种背景,还是《戏答元珍》更有趣。另外,如果你也是个成年人,就能理解“朋友之间的揶揄”有多珍贵。试着问问自己已经有多久没有认识新朋友了?更别说是那种能写写东西,戏弄一下的,那些不用正襟危坐的朋友。

对了,欧阳修明显是一个吃货。他在《居士集》中曾经提及,夷陵县的美好就 在于“风俗朴野,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橘柚茶笋”自然是指橘子、 柚子、茶叶和竹笋。所以,诗人心里想着什么,诗歌里就会出现什么。若是读者也是吃货,便能和欧阳修产生共鸣,能够感受到严寒中正在滋生的美味,所谓“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橘酸”而“笋脆”,这才是真正属于吃货的生机勃勃吧。

来,让我们一起再把这首属于吃货的生机勃勃的诗读一下吧。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 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

经典伴读《宋诗选注》第九讲:约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