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口译跨考上岸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
我是日语高考,本科在西外读的意大利语,大三本来计划出国读一整年,但是由于疫情原因20年3月份就回国了,但是恰巧给了我充足的复习时间,所以准备时间上还算充裕。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建议大家尽早想好规划,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择校历程分析】
一开始我在纠结本地的重点综合类高校和外地的外语类院校,但是八九月份没有认真学习,所以开学后因为没有信心就还是选择考了本科的学校。
其实综合类大学和外语类大学都各有各的长处,一开始我的本科老师时建议我读综合类院校,她认为那里有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优秀的师资资源和科研力量。
按照她的原话来讲就是在研究生阶段,基础的学习已经退居其次,最重要的是开拓思维,掌握研究方法;但是外语类院校专业性更强,同时西外的日语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考虑。
虽然根据初试所考学校不同成绩结果也会不同,但我的建议是如果有心仪的学校并且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建议还是将第一志愿报成心仪的院校,大胆尝试,不要让没有勇气成为自己怪罪现在就读学校的原因。
【复习经验】
我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日程表,把每天需要学习各科目的时长进行分配,然后每个月也会给自己划分阶段性任务,比如3-8月结束第一轮的基础学习,9-10月进行第二轮复习,同时比第一轮复习要更快且更针对于考点和重点,11-12月反复刷真题,政治就专注于肖四肖八。单词是一直要背的,要重视点滴的积累。每天的任务细化以及清楚自己阶段性目标以后就不会太迷茫,自己备考的同学可以试试。
【政治】
跟着徐涛听课再和肖秀荣刷题就完了!我是文科生,强化班的课程没有看完,徐涛的背诵冲刺笔记马马虎虎跟着背了一遍,一千题和肖八过了两遍,考前疯狂背肖四分析题,考了69。关于做题,我认为在精不在多,至于真题只刷选择题就够了。建议关注两位老师的微博和公众号,以及推荐一个小程序叫政治刷刷刷,里面有各位老师的题和历年真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做一下,巩固记忆。
【翻译硕士日语】
我背单词用了anki(一个自己输入生词和词义然后会根据记忆曲线提醒你复习的软件)和沪江日语,参考书用的是N1的词汇和语法,N1真题,专八真题,还问了学姐借了12到16年(大概是)的考研真题的打印版,还有自己整理的19年真题的回忆版,不过现在能在网上找到的真题(非回忆版)基本上年份都比较久了,近几年的基本上找不到。所以如果有人和你说他有18.19.20年的真题,还是非正规平台交易(如QQ、微信)基本就是骗子!
记得买题的时候要求看对方的学生证校园卡之类。备考已经很累了,希望大家不会因为上当而有这些多余的烦恼。213主要考察内容就是词汇、语法、阅读、作文。作文的题目是请用一种方式宣传你的家乡。这门考试的题型往年基本上不会变,但是我考试的那年稍微有变动,和N1的形式很类似。
【日语翻译基础】
这门考试主要考察内容有词汇、谚语翻译,文章翻译,但是去年突然增加了40分翻译理论的内容。(听老师说好像是因为学校去年对题目重复率要求很严格)复习资料我用了官网的参考书,往年真题,还买了网课听了几节。
参考书的复习方法最好是先练一遍日译汉(或者汉译日),然后第二天再将同样的题目反过来练习汉译日(或者日译汉),可以巩固记忆,亲测有效。同时也要把握好时间,以及工整书写的习惯,每道翻译尽量不要超过8分钟。以前还会经常考参考书上的原题,但是也不保证一定会出,所以还是勤加练习的同时掌握翻译方法,不要忘了手感。
有时间的同学也可以看一下《中日同声传译技巧训练下册》后面的文章翻译,以前的真题考过好多里面的内容。(记得要买学习辅导用书,也就是教师版,带参考答案的)。
去年的词汇翻译出了好多热词,而且和我平时跟着人民中国背过的词一个重复的都没有
有考到冷链コールドチェーン,咖啡拉花ラテアート等等。
文章翻译有考西安失恋博物馆相关的新闻,还有一个古代官宦制度相关的超难翻译,还有前几年的新闻等等,范围很广。
翻译理论部分前面是名词解释,比如隐喻、起点言語、目標言語这种让你解释,然后还有让你写直译和意译的例子以及你对其使用基准的看法。
最后还有20分的大题让说明一个你所了解的翻译技巧并且举出例子。不保证以后的年份会不会出翻译理论的内容,所以建议看参考书的时候也别忘了看理论的部分。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这门考察内容主要有名词解释、应用文写作和大作文。
其实参考书不一定非要买,当然买了更好,但重点还是背整理出来的词条。按比重来讲中国文化读本比自然科学史十二讲的占比更大,我后面那本的词条都没背完,但是前面那本背了四五遍。前几个月最好多听多读,先不着急着背,但是脑子里要有整体印象,到时候再背,就不会那么容易忘。
去年学校没有出很多参考书的词条,但是出了以前考过的内容,我当时就疏忽了以前出过的非参考书上的词条,结果考试的时候就吃了亏。
应用文西外还是偏向于考新闻类的内容,去年出的题目是总书记关于疫情后发展贸易的举措之类的内容。
大作文出的是医学相关的题目。(大概是古代中国医学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相关性?)这科倒不会不及格,但是要考高分也很难。毕竟是专业课,大家还是要重视起来。
【复试】
最后公示结果的时候,我复试成绩第一,总成绩从第六提到第三,完全是被复试拉上去的,所以一定不要忽视面试的准备!关于需不需要联系老师这件事,可以发邮件,但是老师基本不会回你,不过这和复试的成绩并不挂钩,还是好好学习最要紧。寒假时间也要利用起来,就算不学习也可以抓紧找个短期实习或者赶快准备论文,不然复试的时候压力会很大。
【复试形式】
去年复试都是线下,专硕只有综合面试,一共120分,100分的专业面+20分的听说面。口译面试一共十五分钟,感觉一进去就像一顿暴风雨然后瞬间结束。
听说面就是老师先会给你一个话题让你讲,后面随机提问问题。感觉听说面的个性化很强,问到我的除了第一个常规话题>最感谢的人是谁以及为什么,后面全都十分随机,有问学意大利语的理由、学意大利语和日语的难点、向中国人介绍意大利的话最想介绍什么等等。
专业面就是视译,然后老师再随机提问问题。专业面我抽到的汉译日内容是香港女性在超级富豪中的占比更大之类的一则新闻报道,还有一篇文学类的日译汉。问到的问题有口译所需要的能力和我所缺乏的能力、如果去日本留学或者旅行我想去哪等等。
开始翻译之前会给20秒左右的时间让大体浏览一下内容,汉译日的部分需要大声朗读以后再进行翻译。整体难度适中,只要翻译过程中没有特别久的停顿和空白基本上就没问题。老师们都超级温柔,我回答问题和翻译的时候会一直嗯嗯嗯点头,有被安慰到555
【复习方法】
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影子跟读,手头有什么材料就用什么,带原文和听力的那种,还有录音复述,逼着自己用那些不常用的说法。以及视译是真的要多练,平时看到单词或者句子就试着出声翻译,一定要出声,虽然练着很痛苦也还是要练。
我用的材料就是N1的听力真题和上面提到过的《中日同声传译技巧训练》,大家也不一定非要用一样的口译材料,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以及老师有可能会问到的常规类问题准备了20个左右,有的人面试的时候老师会让自我介绍,有的人不会,所以最好也是准备一下。
面试重要的还是模拟,录视频或者和同学老师模拟都可以。因为我身边没有一起备考的同学,也都不会日语,所以我当时就是和语言学习软件上认识的日本人打电话、视频,让她陪我一起模拟面试。模拟的时候和自己背书的状态十分不一样,哪怕不能背得完全一致,也可以锻炼自己措辞以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以及录视频也是个很好的自我检测方式,我录视频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经常会有眼神飘忽、手势过多的问题,还有あの、その之类的口头禅,发现以后说日语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注意,虽然都是一些细节的问题,但是可以调整仪态,不仅给老师留下的印象不同,日后做口译也是很重要的。
【个人体会】
专业面的考察侧重并不完全是视译的准确性,还有你的逻辑能力、综合知识面等等,其中准确性只占30分,所以大家哪怕视译的时候没有发挥好也不用过于紧张或者灰心。
【总结】
多利用碎片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就算没有研友或者认识的老师也不要害怕,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学习。
最后借垫底辣妹里的一句话结尾吧:
“为宏大目标而拼搏过的这段经历,将来一定会成为你的力量,请继续挺起胸膛充满自信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