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读懂了新海诚和他的《铃芽之旅》——关于灾难、成长和爱 深度解读 第一期!
和同学们看完《铃芽之旅》走出影院,耳边传来这样的声音——"感觉情节好乱""那只猫到底想要干什么,动机是啥啊""没看懂""男女主恋爱关系也太勉强了""没有新海诚味"……
作为新海诚2023年最新上映的动画电影,《铃芽之旅》在中国大陆的除了收获了作画、音乐等方面一如既往的广泛赞扬外,也在情节发展、人物动机、叙事风格和线索安排上连续遭到了质疑。
比较神奇的是,可能和人生经历与性格特点相关,我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却似乎对这部影片的内容有着更多的认同;看着大家一片不理解的样子,光有这样的想法而不写出来点什么估计是不大可能了,于是半夜十二点,我被这种想法激励着,开始奋笔疾书。
先挖个坑,本专栏可能呈系列分期发表,尽量讲清楚我心中对《铃芽之旅》的看法,期待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启发。本系列作品全部为我一人所写,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指出谬误,欢迎简单明确的批评。
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新海诚的动画,开启属于我们的「铃芽之旅」吧。
——————本作属于影评和解读,前方有少量剧透在所难免,现在走还来得及———————
好了,现在来不及了,那就看下去吧
第一条线索——灾难与成长:仅一线之隔,划生死之间
“因为是日本才能诞生的故事。”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正上方的岛国日本,千百年来,深受这一自然灾害的困扰。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到2011年引发了福岛核灾难的日本东北部大地震,无数的自然灾害肆虐于这片土地上,它们夺走了生命,制造了废墟,毁灭了美好,留下了伤痕。
不难理解这是新海诚口中「自己为大地震而创作的作品」。女主走遍日本各大城市奔向的“关门”地点,都发生过震灾——2016年,九州熊本大地震,对应铃芽的居住地九州;2014年,爱媛大地震,铃芽在这里遇到了橙子农场的同龄人;1995年,神户阪神大地震,是铃芽游乐场遇险的地方;2011,日本东部3.11大地震,则是东京铁道口下左大臣要石被彻底拔出的主战场……二十余年来日本最严重的地震灾区,在铃芽之旅的“关门之路”上被一一述说。
让我们从古日本神话说起,沿着《铃芽之旅》的第一条线索——「灾难与成长」看下去。
……
日本神话中,流传下来的关于地震的解释,最流行的就是「鲶鱼」了。从日本现存的浮世绘中可以看出(大量的浮世绘以鲶鱼和镇压鲶鱼作为基础,甚至独立成了一种“鲶绘”),传说中一条巨大的鲶鱼背负着日本岛,它想掀翻压在身上的重负,因此一动身子就会引发地震。按照日本神话的解释,是鹿岛神用镇地石——「要石」分别压住了鲶鱼的头和尾巴,防止它在地下乱闹,鹿岛神宫也因镇住地震而闻名。

《铃芽之旅》则化用了这一经典的古日本传说,把神话中的鲶鱼变成形态相似、居住在「往门」另一侧的「蚓厄」,意指寄居在地下的能带来厄运的力量,这种力量在高压之下被压迫着,但只要「往门」一打开,它就会高高扬起又缓缓砸向地面,带来地震和海啸的灾难。火山地震带板块的迁移在这里被看成是蚓厄不受控制的活动、怨愤邪恶的力量释放而引起的灾难,这种灾难又要由「关门师」来予以封印——如此一来,通过化用关于地震灾害的古老神话,把鲶鱼化为更可操作、更有视觉冲击力、更强烈地暗示了“地下”“火山”“怨愤”“悲哀”和“黑暗”的蚓厄,又引入了“关门师”的角色,从而将铃芽这位幼年因地震失去了母亲的女孩,随着偶遇关门师草太和意外拔出要石,卷入了这趟奇幻而危险的旅途之中。
……

这样一看,鲶鱼就是地震发生的罪魁祸首,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但这绝不是事实的全部。
令人惊叹的是,日本神话中,竟然有着关于这位巨大鲶鱼全然不同的另一面,而它背后揭示的精神,又恰恰和这部电影中铃芽「成长」的主线不谋而合。
虽然鲶能以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震,俨然是破坏者的形象,但在日本神话中,人们却又认为鲶能在一连串的混乱之中作为“复兴的回音”,使社会充满活力。「鲶」不只是一位邪恶的破坏者,还是日本人民的「福神」,是“改造社会之鲶”,带来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
灾害和复兴,破坏和活力,生命和死亡……这些看似激烈交锋的的矛盾融汇在「大鲶」的身上,明确地映射出古代日本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所拥有的豁达的心境和世界观——
这是一种“落花终入土,春来又重生”的往复不息的循环;是一种面对突如其来的毁灭与破坏时“抖落灰尘,大步向前,于废墟之上造吾辈城邦”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是一种经受沉重的打击和伤害后“伤痕终可愈,未来在手中”的勇敢而坦然的意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灾难中成长起来的文化氛围,不再让我们去怀念过去,对逝去与丢失耿耿于怀;不再让我们停下脚步舔舐伤口,窝进黑暗的角落抱紧自己,困顿于痛苦和绝渴的泥沼;更不再让我们每天生活在“我的房子在明天或许就会倒塌”“下一次灾难什么时候到来”的无限的焦虑和恐惧之中;而是告诉你「trouble is an old friend」,困难从未走远,灾难总会到来,但是我们不仅不害怕,不担心,更不会因此而停下不断前行的脚步。
“——太阳就要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当然不害怕。她知道,太阳明天还会再升起来的。”
……
哪怕是一个人小时候简单的经历,也会对他的未来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何况是如此之大又如此突然的灾难与变故。而这种灾难与变故,在日本历史上发生的次数之多,影响之大,恐怕令人难以想象。
女主铃芽,也是这些受害人中成长起来的那些「迷惘的孩子」之一。
“请问你看见我妈妈了吗?请问你看见我妈妈了吗?请问你……”大地震时,铃芽的母亲还在医院上班,于地震之中不幸丧生。短短几十秒内,小铃芽失去了母亲,只留下母亲为自己做的儿童椅。从那以后,她就一直活在寻找妈妈的的世界中,即使后来有姨妈的抚养,即使童年看似已经远去,成长为一名高中生的她在提起往事时,也只是在说自己「忘记了」小时候发生的事情。但在内心深处,就好像那只页面被完全涂黑,埋进土里的日记本,她在努力地去忘记、去淡化、去逃避那些伤害,但伤痕实际存在,也从未得到弥补。在游乐场的往门前,她为什么那样急切的要踏进去,即使那里是她最害怕的死亡之地?她内心深处仍然有渴求和无助,一直没有离开「地震永远带走了妈妈,我找不到她,找不到……」的阴影,也就一直没有打开属于自己未来的大门。时光就能抚平一切伤痕吗?时光的流逝可以带来遗忘,而遗忘只能埋葬,并不能抚平。自己的心结,最后还要自己来打开。
电影里面,蝴蝶飞舞的画面多次出现。蝴蝶美好而脆弱,一如生命易逝;每年冬天蝴蝶都会死去,但每个春日,新的蝴蝶都会再次出现在碧草地上,鲜花从中,一如生生不息。

而对铃芽来说,这正是她最重要的人生课题。旅途终将结束,在她阻止了一场场无人知晓的灾难,回归正常生活后,这场旅途带给铃芽自己的,除了闭门师草太,是否还有更珍贵和更重要的东西?命运的考验将令她得到的,可谓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她能否直面内心深处关于「失去」的伤害,抛开惊惧、疑虑、彷徨无措和无尽的痛苦,在灾难面前挥起名为「未来」的旗帜,插入「重生」之钥,真正成长为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坚强的「大人」?她是否能够放下过去,破茧成蝶,从父辈手中接过这种让自己的家乡和民族得以世世代代传承不息的、顽强不灭的精神力量,和千千万万曾经寄居在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样,以这样的心境和态度面对未来的一切,或是灾难,抑或是美好?
「迷惘的孩子」最终会长大,童年的伤口一定会愈合,从地震和灾区里走出来的她们,怀着民族的信念带来的坚强的精神,放下失去的痛苦,走向世界各地,建立着属于自己和家乡的新的明天。铃芽之旅,不只是铃芽一个人在奇幻世界中的旅途,也是那些曾经因灾难和变故受到伤害的无数孩子们的旅途,更是我们每一个人放下过去与苦楚,接受失去与失败,以「新生」的态度直面未来的,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完成自我救赎」的旅途。它不仅描述着铃芽从九州遍历日本最终回到家乡的过程,更是映射着我们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必经的成长之路。
……
影片的最后,铃芽的桌子上有一本《成为护士》,她的未来似乎已经确定。
铃芽之旅,是关门救灾之旅,是对抗蚓厄之旅,更是寻己寻心之旅。
……
“人死会有葬礼,可是城市死了,却没有。”
倾听他们的声音—— “思而复思,呼唤日不见之神,祖祖代代之土地神,此山此河,承恩甚久……”草太在「往门」前的咒语,仿佛有了在阴阳之门前念出悼词的缅怀意味,而铃芽倾听土地上人们快乐的回忆,又有了些面对摄魂怪时喊出「呼神护卫」的味道。
土地承载了曾经生活于其上的人们,承载了诸多的欢声笑语,而如今却因为种种意外,地震、塌方、经济危机——变成了「废墟」。灾难、荒废、冷寂,这些字眼浓缩在「废墟」之上,充满苦涩和怨愤。但尽管一切已然逝去,如果土地记载的声音没有人倾听,曾经发生过的的美好没有人记得,如果人们只能从「废墟」中看到荒凉和疮痍,土地的伤痕就不会愈合;如果只有遗忘作为最后的墓志铭,那逝去的怨愤就会在这里再次联通蚓厄,打开往门释放力量,带来更大的灾难。集聚的情感不是强行关上往门就能顶住的,更重要的是,倾听他们的声音,让咒语抚慰逝者的灵魂,倾听带上欢笑的力量。
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些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地震的地点,「关门」的仪式对于日本观众而言,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铃芽一路上遇到的都那么顺利,都那么的友好而善良,仿佛有些过于理想,仿佛是一种奇幻而不现实的手法——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说。
……
东京城上,巨大的蚯蚓盘旋着下落,威胁着要摧毁地面的一切;可在普通人的眼中,东京仍沐浴在夕阳之中,和平常一样,安详和睦——这是全电影最有张力的画面之一。
灾难,总是这样突然而然地发生的,在微风的吹拂中,湿润的空气里,夕阳的余晖下;就像落石撕开寂寞的潭水,利箭穿透静止的纱窗,灾难匆匆的踏入,又匆匆地带走,往家庭里温馨欢乐的故事里,向普通人平凡美好的生活中。这样的灾难,让人如何面对,如何接受?

新海诚曾经自问,在经历了3.11东部大地震后,作为一位幸存者(地震没有影响到他)和一位动画创作者的他,要以何种心境,继续创造自己的「娱乐动画」?
或许,在铃芽安慰幼小的自己时,答案的一角已然揭晓——
纵然灾难可以在一瞬之间划开生死永恒,纵然灾难的到来好像是神灵毫无征兆地发了脾气,纵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也不必生活在恐惧之中,更不必置身于忧虑之下:因为所谓灾难,不仅意味着毁灭,更意味着新生。我们可以慰逝者而记欢笑,铭过去而思未来;我们终将摆脱阴霾,放下失去的执念,带走快乐的回忆;我们坚信能做到生生不息,这次要比之前走的更高更远。对生活在地震带上的民族来说,这是最残酷的话题,更是最有力量的回应,也正是新海诚在《铃芽之旅》中想要传达给灾区人民的意念。
如果说这部作品也是「灾难片」,那么它的立意角度和精神高度无疑远远超过了许多过分强调“破坏一切、毁灭一切的灾难不知何时就会到来,所以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所谓灾难大片——这种想法,恐怕已经带给了我们不少的焦虑。
这的确是「因为是日本才能诞生的故事」。
第二条线索:「爱」
童稚而可爱,说悲也遗憾——小猫大臣
“铃芽,好棒,你,碍事”
「要石」,“要”取重要、关键之意,和鲶同样来源于日本神话传说,位于茨城县鹿岛郡鹿岛神宫,要石镇住了鲶鱼,因而鹿岛少有地震发生。
不难想到,要石猫(大臣)一开始的情感,应该有着自己的怨愤和孤独——被封印了几十年的大臣,对闭门师也好,对其他人也好,很难没有怨气和恶意,尤其是那个闭门师草太,凭什么是我在这里当石头,你过自己的快乐生活——大臣不乏嘲讽地把他扔进了那只儿童椅里面,仿佛是说“我的位置给你了”。
……
“你要成为我家的小孩吗?”听到这句话,瘦弱的小猫大臣马上精神饱满,开口说话。无意间释放了大臣,内心善良的铃芽喂了它一些小鱼干,还说让大臣成为“自己的小孩”——轻易地赢得了大臣的依恋。铃芽的话好像是思想钢印,给了长期只知道被封印的作为工具猫的大臣一缕仿佛可以抓住的温暖。
小而可爱的白猫大臣更像是一只想法简单稚嫩,天真任性有些淘气的幼崽。
……
但是对大臣来说,它以最简单、最直线条甚至有些扭曲的思维方式爱着铃芽,它对铃芽的爱,这种最为简单而粗暴的爱,引发了不少麻烦。作为要石的自己,为了获得自由,成为铃芽家的小孩,不顾一切地去各地开门制造麻烦,让草太一路追到东京,最后释放左大臣,顺便把这个碍事的、自己最讨厌的、搞得自己石化了几十年的闭门师好好尝尝做要石的滋味;把他从铃芽身边赶走,这样铃芽就只喜欢自己了——对于大臣来说,它是神仙,是猫神,不需要像人类一样沉重地思考,也没能理解铃芽对于草太的感情。“铃芽,好棒!”只以最直白简单的话说出三言两语的它,或许对人类的灾难并不在意,它只是单纯的想让铃芽草太跟过来,坑掉想抓回自己的草太让他尝尝做要石的滋味,然后获得铃芽的爱。
在追逐大臣的路上,草太解释过:“它是神,神的行为是无定数的。”这是因为他只把大臣当作一块要石,一个到处乱跑的工具来看,却从来没有理解大臣的内心,也是大臣把他变进儿童椅里之后为何三番五次地嘲笑他说:“你还不明白吗?”——到处制造破坏的大臣爱恋着铃芽,同时也怨恨着草太,或许,还渴望着自由。
……
“——你难道不喜欢我吗?”草太变成了要石,大臣很满意——可惜,对于大臣来说,这样的误解让铃芽失去了草太,而自己本以为这回可以和铃芽在一起,却遭到了铃芽悲愤的回绝,在东京的地下门前她对大臣发火:“——怎么可能喜欢你!”
大臣眼里的光暗淡下去,默默的离开了。或许从那时起,它知道了自己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得到铃芽的喜爱,却招致了愤恨。再也不可能和铃芽在一起了——它心中是否是仍然有放不下的情感?在见过草太爷爷之后,大臣明知想要草太再回来,自己就只有失去一切,重新变回要石这一条死路;又明知只有牺牲自己变回要石,才能为铃芽救回自己并不喜欢的草太,重新完全封印住已经被释放的蚓厄的力量——这才是铃芽小姐想要的,而自己,在这一路上,已经变成了「破坏者」。或许是为了铃芽,或许是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或许是彻底心灰意冷之后仅剩残留的意念——它仍选择守护着她,踏上了封印蚯蚓营救草太的旅程。
铃芽有两次从高空坠落,大臣都保护了她——变成一只更大的黑猫包裹着铃芽。最后关门压制蚓厄时,大臣为保护铃芽摔到地上,早就知道这就是结局的它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我不能成为铃芽家的小孩了。”

你没看错,至始至终,大臣的心中想的最多的,就是这一件事。
——事后回看,铃芽又何曾真心想过让大臣成为自己的小孩呢?她们家是不能养猫的呀!
……
是始作俑者,又合情合理;是幼稚简单,又令人遗憾。单纯可爱的猫神大臣相信了铃芽小姐纯粹是出于不经意甚至是不走心的(姨妈:“我们家是不能养猫的”)一句话,制造了这样一场又一场险情。
明灯已熄,莫不如悬崖勒马;天职难变,终叹息无可挣扎。大臣的努力无疑是一场失败,或是南辕北辙;抛弃职责的它从九州到东京并没有收获铃芽的爱,回到尘世的大臣仍然没有得到自己缺失和向往的东西——那我折腾这一通,究竟是为了什么?因而,或是心灰意冷,或是难改痴心,或是出于叹息与感慨,在老人的窗前,它最终又做出了选择,去帮助铃芽。为所爱之人付出一次,付出一切;牺牲自己变回封印蚓厄的要石,保护铃芽,保护大家;让一切又归于尘土,回到以往,回到从前。
大臣的石化,不禁让人觉得惋惜,而无奈的是,又确在情理之中;这是它与生俱来的责任,更是难以改变的结局。
……
这部电影的第二条线索「爱」甚至比「灾难」更加深层,也更加繁复。大臣对铃芽简单幼稚的依恋,姨妈对铃芽复杂矛盾的亲情,铃芽母亲对她深沉的母爱,草太的爷爷和朋友对他的关爱,铃芽路上遇到的好人对她善良的帮助,铃芽对草太莫名的情愫……这些「以爱为名」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贯穿剧情始终。
——未完待续~
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3级(预科班)学生 张润恒
声明:关于日本神话的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预告片截屏。转载请联系账号,文案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