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浮生若梦--记沙盘模拟的六年

2023-05-02 21:38 作者:糖几颗  | 我要投稿

    模糊的印象里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但论经验那是一点没有。打印了一百页ERP操作指南,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回去好好看,规则要记牢。工作日的数个晚上翻着厚厚一沓A4纸,心里抱着没有人能够做到的侥幸,对各个规则混了个眼熟。

    游戏很快开场。

“多借高利贷吧,熬过这六年就可以。”

    沙盘模拟我们一共做六年。第一年因为大家规则都不熟悉,所以我们组很侥幸地抢到了本地市场的龙头。接订单时因为不熟悉规则,又迅速地在第二年丢了这个优势(市场龙头每年在该市场的订单总额必须最大,否则下一年开始市场没有龙头)。同学提议多借高利贷,虽然我觉得利息太高,但是并没有说服她。为什么很多时候会主动放弃和人争论,这样到底对吗?

    难道一开始大家都抱着能熬过去就好的念头吗?还是也想要尽量地做好一点、再做得好一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原来是最开始就要考虑好的问题。计划都有准备期,比如一条产线需要三个季度才能开始使用,那么提前计划这条产线的时间就必须大于准备期,也就是说至少要提前三个季度开始计划这条产线到底要不要用。 突然想到,伟人能够展望百年,普通人常说三年、五年计划,唯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做到一些久久为功的事情,而我竟连一年也看不到,混沌。

“不能再接订单了。”

    后几年接订单时我们总是盘算着产能,不敢多接哪怕一个订单。但是到最后几年几乎每一组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各组的营销人员流动起来,开始推销自家的产品,等到了下一年,大家又开始对照着产能接订单。后来我才想明白,之所以实际产能会比计算的更多是因为前几年几乎每年我们都在扩充产线,但都没把扩充的情况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实际情况是动态的,但是我们在考量未来时,往往参考的是已有的静态数据。我站在这里看以后,并不会预估现在到以后这段时间里的变化,而是以现在这个时间节点的情况去考虑未来,狭隘了。

“不要太较真,只是个游戏”。

    第三年其实还处于优化和扩充产线的阶段,但是我错误地提议租小厂房增加一条产线,导致后几年我们的现金流一度非常窘迫。我们组最终排名并不好,虽然老师说过期末成绩不参考,但是总归让人有些恹恹。也许被看出来了这种不安的感觉,同学说这只是个小游戏,而且我们重新站起来了,要是再多几年,我们就是市场下一个奇迹。所以不要太当真啦,玩得开心比较重要。

    “总想着以前就没法进步,但是还是很想大家。”


浮生若梦--记沙盘模拟的六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