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FT:新潮流?还是新型韭菜收割机?

2021-08-23 15:19 作者:金融系船长  | 我要投稿

今年3月份。

一家美国区块链公司花费9.5万美元,在拍卖会上买下了一幅由著名街头涂鸦艺术家Banksy所创作的画。

然后他们开了一场直播。

正当我们以为,他们可能是因为当地疫情问题,只能采用直播的方式把这幅画向人们展出,顺便给参观者讲讲这幅画的作者、意义、表现形式等内容的时候……

主持人掏出一个打火机,给画烧了

烧得一干二净。

众人哗然。这是什么另类行为艺术吗?

还是什么别样的炒作?

又或者……

这家公司是借Banksy之手在xi钱?

然后,更令人吃惊的行为来了。

这家公司宣布,他们通过区块链技术,将这幅画作保存为了数字版,并将利用NFT出售这幅画的唯一数字版权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他们的意思是……

烧了原版纸质画,出售一张.jpg的图片吗?

无独有偶。

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Jack Dorsey,在2006年3月份,Twitter项目刚刚完成、还没有正式上线运行的时候,发布了整个推特平台的一条推文"just setting up my twttr"。

今年3月份,Jack也把这条推文保存为了.jpg,并同样通过NFT出售。

一幅被烧掉的画、一条仅有20个英文字母的推文……

真的能卖得出去吗?

说句实话,以上这些我都不怎么关心,因为我只觉得它们是纯粹的噱头罢了;

更重要的是……

我根本没有几十万几百万,我也不可能参与到这些交易和拍卖会当中去。

有空儿看这个,我还不如多吃点儿娱乐圈的瓜呢。

但如果我告诉你:

这些行为早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身边,你可以在最常用的手机app上找到它们的身影,有的只需要花几块钱,甚至有可能你在无意当中就参与过它们的交易呢?

如果我再告诉你,目前人们对这个市场的了解可以说还是知之甚少,或许在几年内就能发展成下一个百亿甚至千亿级别的市场呢?

说不准什么时候这个玩意儿就能被区块链界金牌带货大师马斯克带火了,能卖出几百倍几千倍的价格呢?

01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NFT,先别着急。

或许你听说过、甚至收集过一种东西——球星卡。

一张图、一个名字、或许还有一段介绍:

把它们都印在一张卡片上,就构成了我们的童年。 

十几年前二十年前的球星卡到今天依旧有人在做,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收藏一张小小的卡片了。 

把球星的图片换成他们的精彩瞬间,做成视频;

再加上比赛日期、对阵双方、比赛结果等信息,打包上传到网上,它就变成了一个“电子版球星卡”。 

NBA Top Shot这个网站,就专门卖这种“电子版球星卡”的收藏品。 

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购买球星卡。

第一种就是Pacts,像是炉石传说似的卡包,或者也可以说是盲盒。

普通卡包每个9美元,包含3个随机球星卡。

官方也会不定期地售卖一些限量版卡包。

比如这个显示已售罄的2021年NBA总决赛的球星卡卡包,售价就达到了799美元一个。 

当然,跟炉石一样,球星卡也是分为很多级别的:

目前最贵的叫做Legendary,也就相当于是金色传说。

在限量版卡包里,必定能开出1张Legendary级别的球星卡。 

第二种方式就是直接在Market Place购买特定球员的特定瞬间。

比如这个杜兰特打板空接扣篮的精彩瞬间,由于仅发行了499张,卖得就比较贵,截止至发文日当天——最低价1769美元一张。

当然也有相对没那么出名的、且发行量比较大的其他NBA球星卡。

价格就比较低了,便宜的有几美元一张的。 

Legendary的卡里也有高低之分,最贵的像詹姆斯2019-20湖人夺冠赛季的隔人暴扣。

已经被炒到了100万美元,网站上也仅有2张在售。 

整个交易流程就是:买卡包-开卡包-开出稀有卡-交易给别人-赚钱。 

而这些电子版球星卡每一张都是一个NFT。

02

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

你可能有点儿懵。

不是说一张球星卡是一个NFT么?

怎么又成了代币了? 

实际上这个非同质化代币只是相对于同质化代币的一个概念。 

比特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就是同质化代币。

你的1个比特币,和我的1个比特币,价值是一样的,咱俩可以平换,谁都不吃亏。

再广义一点来讲,你的编号为123456的百元大钞,和我的编号为114514的百元大钞,市面流通价值都是100元,也是一样的。 

而非同质化代币,也就是NFT,你大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电子版权或者电子证书,就像每颗钻石都要配一个证书一样,每个NFT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杜兰特那张电子球星卡发行了499张。

即使视频都是这一段视频,即使比赛虽然都是这一场比赛,但是从编号#001到编号#499,每张的价值都不一样。 

另外,同质化代币可以分割:

1个比特币可以分割成100个0.01比特币,百元大钞也可以换成10个10块。

但是NFT不行。

1个就是1个,你不可能把1张球星卡拆了,你也不可能把2段精彩瞬间塞到1张球星卡里。 

这就是NFT最重要的两个特性:不可替换、不可分割。

也正因如此,NFT才能拥有独特的运用价值。

03

那幅被烧掉的画,最终卖出了38万美元,整整是原价的4倍;

那条推特平台的历史第一条推文,更是卖出了将近300万美元。

而这些,不过是NFT市场交易当中的冰山一角。 

如果你对名画、推文、球星卡都没什么兴趣的话……

不知道你是不是听说过上原亚衣、波多野结衣、三上悠亚、大槻响等著名“老师”的名字?

日本方面已经成立了AVWT平台,签约这些“老师”。

开始在NFT市场大显拳脚,售卖自己的写真,以后说不定还有作品。 

除了这些,现在NFT运用更多的场景就是在数字收藏品上。

你也可以在OpenSea这个号称“NFT界的淘宝”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无论是一幅图画、一个视频、还是一段音乐,都被NFT赋予了独一无二的价值。 

与此同时,NFT似乎也在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未来的认知。 

对于名画、或者是书法作品,保存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

温度、湿度、相框材质,都会对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同样的一幅画,比如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不同的光影、角度、滤镜下,蒙娜丽莎似乎看起来也都有细微的差别。 

而数字版画作,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它只是一个.jpg的图片。

无论我在电脑上怎么拖动、怎么放大,都不会对这幅画——或者说这张.jpg图片,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并且,可能很多人都看过鉴宝一类的节目。

对于赝品、仿造品而言,人的因素影响很大。

鉴定工作者说它是假的就是假的,说它是真的就是真的。

且不说需要耗费人力——如果专家打了眼,王刚老师护宝锤一下去,这东西可就再也拼不回来了。 

但是数字版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只要作品以NFT形式呈现,那么它一定就是唯一的,不会有赝品的可能。

NFT会记录一段信息,包括这个文件的创造者、创建时间、交易信息、版权拥有者等等。

这段信息被储存在区块链的数字账本上,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但没有任何人可以修改或篡改。 

即使这张.jpg是可以ctrl+C、ctrl+V的,但复制品的NFT信息跟真品一定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NFT唯一性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NFT的发展,将来一定会有一些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东西可以被NFT赋予相应的价值。

04

今年6月份,国内开始有人尝试吃螃蟹。

支付宝联合敦煌美术研究院共同推出了两款NFT付款皮肤。

每款限量8000份,售价9.9元+10个支付宝积分。

结果一上线就被一抢而空;

就在前几天,蚂蚁链又推出了青蛇劫起的付款码皮肤。

也是非常抢手。 

不知道有没有人参与抢购了这些皮肤,又或者有人已经抢到了? 

无论你知不知道这些是跟NFT相关,你都已经在无意间参与其中了。 

阿里也不是唯一一家吃螃蟹的公司。 

国内搭建了一个叫做“NFT中国”的网站专门扶持一些不知名的创作者。

让他们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通过NFT进行出售。

要知道,对于那些不知名的艺术家、或者默默无闻的创作者、插画师,甚至可以是艺术创作爱好者。
这些人想把自己的作品进行拍卖或者贩卖,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

但NFT,正在让这一切都变得更简单、更能被触碰到。 

(对自己作品有信心,或者想要去看看自己水平高低的,可以去这个网站试试。网站有一定的费用可以自行了解,我就不多介绍了,免得被说是恰饭) 

我个人认为NFT以后是一定会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的。

马斯克女友Grimes就已经通过NFT出售了十余件作品,有歌曲、有视频;

作为男朋友的区块链顶流带货大师马斯克,随即也售卖了自己的NFT电音单曲。 

你看出点儿眉目了吗? 

但就现在的市场而言,究竟是不是炒作……

至少在国内,很多大企业背书的NFT(比如阿里)为了避免过多的负面舆论,还是做出了一定的限制的。

比如禁止二次交易,或者限制转让次数等等。 

但在国外,基本上NFT的买卖都是自由的。 

NFT市场上,NBA Top Shot的总成交量将近7亿美元。

如果说球星卡还算有点收藏价值,交易量还在它之上的,是一堆24*24像素的动画头像CryptoPunks。 

就这堆长得还不如上古时期QQ头像好看的小人,限量发行1万个,两两之间绝无重复,拥有者可以随意交易。

目前市场的最低价,同样截止至发文日当天,一个头像是14万美元。 

包括像素头像、名画、推特推文在内。

你说这里没有炒作,我个人是绝对不信的。 

NFT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并且这条路,随时有可能出现泡沫。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期待,NFT在未来给予我们的更多惊喜。

我是金融系船长,一名基金主理人。我们团队从2009年开始协助家庭做资产配置,在2012-13年,2018-19年A股估值中枢以下的位置都成功帮助很多家庭将足够比例的资金配置到股票型基金中,在2015年泡沫前后进行了大幅减仓,保留了收益,并在2016、17年暂别A股,进行港股配置,收获了港股周期的收益。
2020年开始,我设立家庭理财账户【超越哥伦布】和【陪伴哥伦布】,帮助更多投资者更简单地资产配置。

NFT:新潮流?还是新型韭菜收割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