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16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2023-01-25 12:4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6、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事物的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矛盾的性质和斗争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矛盾的性质基本上可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类,矛盾斗争的形式也可分为对抗和非对抗两种。

  对抗性矛盾是指最后要采取外部冲突的形式去解决的矛盾。在阶级社会里,是指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矛盾。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都是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解决。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同本国人民群众的矛盾,也是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也必须通过本国人民群众的暴力革命去解决。马克思指出:“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必须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在党内,广大党员同混入党内的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蜕化变质分子、阶级异己分子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对这些人必须清除出党,并不准重新入党。

  非对抗性矛盾是指不需要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去解决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指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例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只能用无产阶级民主的方法,即说服、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加以解决。教员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2]人民内部在某些问题上看法不一致,应当通过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提高认识、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逐步地统一起来。即使某些认识一时统一不了,也应当从革命大局的利益出发,求大同,存小异,共同团结对敌。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3]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当,不是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我们的这个政策,那末民族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我党十次路线斗争的事实证明,党内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在开始的时候,或在个别的问题上,并不一定马上表现为对抗性的。但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就可能发展为对抗性的了。随着矛盾性质的转化,斗争的形式也要相应地加以改变。

  正确区别和处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阶级敌人及其在党内的代理人,总是竭力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利用人民内部的矛盾,挑拨离间,兴风作浪,企图实现他们的阴谋。因此,我们必须在斗争中努力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提高识别能力,按照教员提出的区别香花和毒草的六条政治标准,严格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斗争方法,以团结真正的朋友,打击真正的敌人,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104页。

[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 《矛盾论》。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16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