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12.23 道德规范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3、道德规范
指一定的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行为和道德标准。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训练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人们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权力和义务等道德标准,来评价和约束每个人的行为,从而调整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彼此间的关系。
任何道德规范都具有历史的性质,在有阶级的社会里,道德规范具有阶级性。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阶级的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荣誉和耻辱等道德规范,是根本不存在的。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以自己的道德规范来评价和调整人们的行为。但是,道德不是没有客观标准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历史上,人们的行为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就是合乎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马克思主义肯定道德规范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并不否认道德本身的继承和发展。先进的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他们的道德规范总包含有一定的积极内容,这些内容被以后的先进阶级所继承和发展。劳动人民的道德规范和他们所表现的优秀道德品质,是他们世世代代的劳动和解放斗争中培养起来的,是人类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