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12.22 道统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2、道统
儒家传道的系统。《礼记·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战国时孟子又自命继承孔子正统。他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提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i]。唐代韩愈作《原道》篇以排斥佛、老,并仿照佛教的祖统,提出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的儒家道统说。认为“孟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表示失传之道,“由愈而初传,虽灭死万万无恨。”[ii]俨然以孟子继承人自居,开启了宋代道学的先声。韩愈的道统说目的在于论证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说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企图在三教并行的唐代争斗儒家独尊的地位。宋儒朱熹所建立的道统,以程颢、程颐直接继承孟子,“程夫子兄弟者出”,“续夫千载不传之绪”[iii];他自己则以继承二程而自诩。道统说为唐宋以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遵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思想渊源。
注:
[i] 《公孙丑·下》。
[ii] 《与孟尚书书》。
[iii] 《中庸章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