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篇!最难一章开更啦!

Hi,欢迎来到 恋蝶雨萌
大气的组成成分
干洁空气:低层大气(25km以下)中除去水汽(白无常)和杂质(黑无常)以外的混合气体
所以去了黑白,干洁空气很纯洁
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内向同学78%)
氧气: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物质(外向同学21%)
太阳老师:①知识(红外线)②能量(紫外线)
①CO2是学霸,吸收老师传递的知识(红外线),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 ,班级氛围好(气温升高),这卷王一多,咱就说气氛爆棚(温室效应),卷王中不乏有乐于奉献讲题的同学(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②O3与老师关系爆棚,吸收老师传递的能量(紫外线),班级氛围好了(大气增温)。同时他保护承受不了老师连环问的同学们,特别是地球两极的同学,因为两极O3同学空洞,人类冰箱制冷剂含氟所致,🐟啊虾啊都失明了(旁白:呜呜呜,好想他,没人替我们回答问题了,这个坏F同学,兄弟们上啊doge)
水汽:小捣蛋分子,干扰卷王苦心营造的班级氛围(产生云,雨,雾等天气现象,伴随热量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大气温度释放)
杂质:头号捣蛋分子,聚集小弟(充当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
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雾霾)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①对流层气温特征
高处不胜寒!海拔越高越冷,对流层热量来源于大地,远离了大地就冷(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对流层大气上冷下热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杰哥很冷很重下去,喵喵很暖很轻上去)
②对流层天气特征
近地面水汽杂质,对流运动向上输送,产生各种天气现象,风霜雨雪都在这层
③对流层厚度

平流层:

22-27km臭氧层,吸收太阳中紫外线(短波辐射),海拔越高,温度越高。
平流层下层气温变化小,30km以上温度随海拔升高而上升
平流层大气上热下冷,平流运动为主
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机飞行
互不干扰,平流运动为主
厚度:对流层顶---12-55km
平流层顶:

无O3,温度逐渐下降,冰鸽诞生,由于吸收更短波长紫外线(啊,知识来救他了),温度又持续上升
厚度:平流层顶2000---3000
流星现象:80---120
电离层,能反射,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80---500
注意:高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你所在位置头顶的空气,站的越高,头顶的空气越少)(铁齿铜牙纪晓岚hhh);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密度减小
BYE,BYE手好累,喜欢的记得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