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克萨斯:后宫王的最高境界【隔热服·叙拉古人】

2022-11-12 00:27 作者:Giraffowl_隔热服  | 我要投稿

简明摘要其一

承接上一篇,本文将以问答对话的形式,讨论四个关键话题:

  • 德克萨斯待人接物的特点;

  • 以“德-能”“拉-德”德关系具体解释上一点;

  • 几段德克萨斯的人际关系在这次剧情得到升华的关系;

  • 解释阿格尼尔提出的“岁月”的概念。

    【这部分有点抽象,但有讨论的价值】

希望以此可以完整展示我对德克萨斯的理解,以及整理我对“岁月”、对“伙伴”关系的认识。


止水明镜其二

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答:"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Q:
上一次我就有一个问题了,这次正好一块问了:

我们上次聊到,拉普兰德是思考型的,这是源于萨卢佐家的家庭教育。那德克萨斯的直觉型是从哪里来的?

A:
上一次我们说到,拉普兰德和德克萨斯通过各自的方法,放下了对“逃避”的执着。但要知道,她们放下“家族”的时间是不同的。

Q:
德克萨斯是火烧家宅的时候,拉普兰德是和父亲道别的时候。

A:
是的。

有读者担心拉普兰德如今的状态,似乎陷入了虚无,然而她并不虚无,她目前正是顺从自己的本心而行动——摧毁叙拉古。

所以拉普兰德接下来会很充实。一路上她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带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她成不成功,她都不会迷茫。


而真正值得担心的是当年的德克萨斯。

她扔掉了几乎一切,但并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走,而这段时间里,甚至来了一位非人的存在,扎罗,来和她谈交易。

大帝也许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而担心德克萨斯,继而和她成立了企鹅物流。


Q:

你是说,德克萨斯破除执着所仰仗的直觉,早在火烧家宅时就有所体现了?

A:

差不多。

德克萨斯破除执的直觉是一个副产物——“因为厌倦而放弃家族”这件事的副产物。这份厌倦则是因为,生于家族的德克萨斯眼中所见,并没有值得追求的东西。


爷爷提出的道德带血,尽管有美好的部分,但背后的恶也无法忽视。父亲不加限制地追求利益的丑恶更甚,让人难以直视。


看一看那场弑父的下克上。德克萨斯的父亲用铳而不用刀,谈不上勇敢和担当;用铳还炸膛,也就谈不上计划周全。拔出刀冲上去,第一刀偏了,之后更是变成扭打、咒骂。

诚然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生代对旧秩序的挑战无可避免,这次故事里,我们也见了很多。但这实在太难看了。

无论是乔万娜和瓦拉赫之间的交替,还是伺夜对父亲的超越、众狼对西西里夫人的挑战,比起这场刺杀都更有魅力。

即便是瓦拉赫,他对乔万娜的尊敬也是有目共睹的,只不过家族的未来对他来说更重要,所以他即便“问心有愧”也要接受乔万娜的命令,亲手完成这次“背叛”。这是一场能看见“人心”、看得见“觉悟”的背叛。而德克萨斯父亲的刺杀,在德克萨斯眼中只有丑陋。

正是这场丑陋的刺杀,让德克萨斯的厌倦达到了顶峰。

Q:

德克萨斯的生活里也不止父亲和爷爷。那其他人就没有给她带来别的看世界的视角吗?

A:

当然还有很多黑帮成员,但并没有什么区别。

叙拉古黑帮和哥伦比亚黑帮互相瞧不上,而德克萨斯在两边都生活过之后,并感觉不到任何区别,那他们互相的谩骂又算是什么呢?五十步笑百步耳。

而且,两边的人都对德克萨斯评价极高,而德克萨斯明明什么都没改变。那么,他们各自推崇的究竟是某种真实存在的东西,还是各自的党同伐异的幻想呢?

说到底,哥伦比亚黑帮和叙拉古黑帮都是同一种东西,他们追求的东西在德克萨斯看来,并不难做到——杀一些重要的人,然后杀一些不重要的人——然而却没有意义。


不同于“教父”贝纳尔多,德克萨斯只有家族里的生活经验。而人只能由自己的所见所闻建立对世界的认识。所以,德克萨斯从家族中学会了“否认”——无论是谁提出的观念,好像都站不住脚。无论是谁追求的东西,都没有任何吸引力。

就像是一个选择躺平的当代年轻人,德克萨斯得到了一个对世界直观的印象: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目的和意义。


再加上德克萨斯有没有什么生活压力,因此,很多东西对她来说就没什么所谓了。她也就不会被那些事情束缚。少了这样那样的顾虑,德克萨斯的直觉就更加符合本心。


Q:

那她一早就跳出三界烦恼了?

A:

当然不是。德克萨斯的平静是有前提的,也就是和她真正关注的事物无关的。躲在淋不到雨的房子里的平静不算平静,是真正被雨淋湿后的反应才是真心。

德克萨斯有两件在乎的事情。一是叙拉古的呼唤,那是她扔不掉的过去;二是企鹅物流的朋友们,这是她新捡起的宝物。除此之外的,她都不会很在意。

相反,只要是有关的,她的心就会乱。所以,在故事的最开始,她才无法在坦坦荡荡地和朋友们讲清楚、告别、再离开。

德克萨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Q:

至此,我们搞清楚了德克萨斯的基本心态、也明白了为什么她会走到这一步。

那么,她的平常心是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呢?她和其他人是如何维持住关系,因而允许“岁月”在她们之间沉淀呢?

A:

这就是接下来的内容。



中和随心其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


Q:

网上有过一个挺有道理的论调:故事需要讲逻辑,现实不需要。

虽然说原意是在感叹生活中那些看上去很离谱的事情,但也可以理解成,在绝大多数的故事中,我们总能找到解释。

A:

大概可以这么说。

Q:

那么,德克萨斯的“无所谓”在她的几段关系中有没有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呢?

A:

从能天使说起?

Q:

就从能天使说起吧。她们的相遇是在……我看看……

A:

能天使和德克萨斯的相遇和至今的关系在同一个地方有记录,就是能天使的第二密录。

能天使和德克萨斯的相遇挺偶然的,能天使来企鹅物流就是为了找莫斯提玛,然后工作中,德克萨斯主动出面带后辈,由此,她们成为了搭档。

这个开头也体现出一点点德克萨斯的性格。

Q:

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世事没什么所谓的话,不应该就不会主动挑起带后辈的担子的吗?而且根据密录里的说法,能天使那时候不是因为轻易信人,所以惹下很多麻烦吗?为什么德克萨斯愿意额外付出努力去陪她收拾残局、手把手教她物流行业的规矩呢?

A:

倒不如说,正是因为没什么所谓,所以看到力所能及能帮的忙,就帮了。就是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Q:

为什么生活中似乎并非总是如此呢?

A:

因为生活中太多有所谓的东西蒙蔽了人心——展开来说就是哲学课了,有机会再说吧,不然就根据参考书目读一读(《传习录》)。


而回到故事中,更能体现德克萨斯的心态的,是她们之后的交往。

Q:

这是怎么说呢?

A:

能天使第二密录中也直接指出了:

能天使密录《改变中的不变》

她们能维持这段关系的原因很直白,就是两个人都不过脑——不是,换一个更准确的表述,她们都很直率。没有什么弯弯绕绕、患得患失的。

朋友需要帮忙,就去帮;需要朋友帮忙,也不客气。一方面自己不会以“朋友”为借口要挟对方,同时也信任对方不会以“朋友”这个词伤害自己。而且,她们都认为对方是这么想的。

也可以用这次《叙拉古人》的具体例子来说。可颂、能天使和空她们来到叙拉古,她们都愿意帮助德克萨斯,无论德克萨斯是要逃离还是要留下,无论事情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无论德克萨斯愿不愿意接受这份帮助,她们都尊重德克萨斯的选择。

Q:

hmmm,有更直接的说法吗?

A:

简要地说,她们帮德克萨斯是真的为了德克萨斯,而不是为了自己,或者某些别的东西。

不是为了把德克萨斯留在身边,不是为了把“自己”的帮助强加给德克萨斯,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多么好的“朋友”。更不是为了牺牲自己来实现某种“更伟大”的“友情”。而是真的为了德克萨斯。


这就是“发而中节”,她们的情感就是想要帮助德克萨斯、帮助朋友的心情,而她们的表达是“中节”的,不多不少:既没有因为吝啬而不足,也没有过多而强迫自己。

虽有企鹅物流的三人在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态度时,台词算不上简洁,但这友情的“中和”我十分喜欢、欣赏、向往。

Q:

为什么她们的关系能这么美好?也是同样的原因?

A:

是的,因为没什么所谓,没那么多计较,所以发自本心而非欲望,所以如此美好。

【不要问“本心”和“欲望”的区别,我解释不了,写了删、删了写,怕误人子弟。可以翻翻参考书目,先哲们有更好的表述。浓缩成两个字就是“良心”】

Q:

怎么聊着聊着,就聊到企鹅物流其他人上了?不是说德克萨斯和能天使吗?

A:

因为人和人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我愿意认为,企鹅物流的气氛就是德克萨斯和能天使营造起来的。

根据能天使第二密录中,空的自述:

空   我的职业是偶像,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偶像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就是揣摩人心。

空   我一直相信,一个人如果对谁都敞开心扉,那么,这个人心里一定不止一扇门。

空   那些貌似对谁都好的人,心里一定都藏着一些什么。

……

空   我当时是真的觉得,天哪,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空   说来好笑,我后来真的花了一段时间想要去找出她的破绽揭穿她。

空   但找得越久,我就越是发现,能天使真的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成了她的好朋友。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所以思考习惯都不同。能天使和德克萨斯,一个是被光环共感宠坏的萨科塔,一个是被丑陋的现实破除了肤浅的幻想的孤狼,她们显然更单纯一些。空虽然作为偶像,心思是复杂一点的,但在两人的影响下,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所以,虽然企鹅物流这4人的关系各有特点,但在谈及某种共性的时候,也不是不能混在一起理解。

在这次活动中,也有很明确的细节表明她们在这方面的一致:

能天使  可颂,你在想德克萨斯的事,对吧。

可颂  ......很明显吗?

能天使  很明显哦。因为我也在想一样的事情。

能天使  我当然知道空的想法,如果德克萨斯想要留下来,她会尊重德克萨斯的意见。

能天使  我也一样。但是——

能天使  我还想让姐姐也见一见我的几个伙伴呢。

能天使  至少,如果有办法能让德克萨斯安全离开叙拉古,你想找到这种方法,不是吗?

可颂  唉......瞒不过你。

能天使  肯定也没有瞒过她们两个。

能天使  就像我们会尊重空的想法一样,她们也能理解我们的想法的啦。

(我day到rua.jpg)


Q:

那拉普兰德呢?那有怎么算?拉普兰德算是机关算尽的类型吧。她和德克萨斯的关系又该如何理解?她的“死缠烂打”是同一种朋友关系吗?

A:

拉普兰德那算死缠烂打吗?严谨地说,排除二创的影响,似乎并不算。

拉普兰德想要德克萨斯承认“逃避不是出路”,由此逼德克萨斯直视叙拉古,再一次展示新的可能性。而拉普兰德也亲自解释了,为了这个目的,她不会挡在德克萨斯面前,她甚至要帮德克萨斯,让德克萨斯意识到,就算被全力帮助,她也逃不出叙拉古。

德克萨斯不想见到自己,那也没必要总是站在她面前。拉普兰德只需要时不时地出现,德克萨斯就必然会想到叙拉古。所以她只是加入罗德岛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刻意走得更近,干涉德克萨斯的生活。


也就是说,拉普兰德机关算尽之后,殊途同归地走到了同样的结论——尊重、支持德克萨斯。这也可以抽象地理解为,“理性”和“良知”之间也是殊途同归的关系。

如果不同,要不就是理性不够彻底,盲信了某些不必要的假设;要不就是“良知”未到极致,仍被自己的欲望所蒙蔽。



更上层楼其四

叙拉古每一座移动城市每年死在小巷子的身份不明的人多不多?

多。

假设现在叙拉古掌握的移动城市数量等于每座移动城市每年平均死在小巷子里的人的人数,那么每年死掉的人数多不多?

多。

如果海嗣上岸了,一天死的人就比这个数多。

【但大地之上有这么多人吗?

——别打岔,我只是在模仿佛经中的比喻,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修辞手法。】


Q:

为什么这一节的用典这么怪?

A:

一次尴尬的尝试……但还是有意义的!

主要是想说,这次对人物关系的塑造,尤其是对德克萨斯周围一圈的人物关系的塑造,到这里已经很精彩了,但还有一点更让我惊喜的地方。

那就是每一段关系都得到升华了——她们至今的关系你觉得已经很美好了吗?她们之间还可以更进一步!


Q:

能天使和德克萨斯怎么升华了呢?

A:

能天使虽然之前可能没有怀疑过德克萨斯,但这次德克萨斯的不辞而别确实是一次对她的考验,不然她就不会去找阿格尼尔讨教人生经验了。

未经历过烦恼不意味着看破烦恼。只有真正经历过,并走出来了,才算是真正的看破。关于能天使和阿格尼尔的对话,在最后一节会有更深入的讨论。

经过这次考验,消去了迷茫,德-能之间的关系更上一层楼了。

Q:

德克萨斯和拉普兰德呢?

A:

她们明确了关系:“既是朋友、又是敌人”。

虽然这依然只是一个粗糙的近似表述,但她们之间——尤其是拉普兰德,放下了对德克萨斯的种种幻想。如今她只是把德克萨斯看作“德克萨斯”来对待,对自己也只是当作“拉普兰德”来和德克萨斯交往。

这难道不算突破吗?

Q:
确实。


那还有谁?空?乔万娜?

A:

空、乔万娜和德克萨斯显然是对照乔万娜的奶奶,薇薇安,和德克萨斯爷爷,萨尔瓦多雷。

空从《德克萨斯之死》中了解薇薇安,乔万娜从自己的个人经历中了解自己的奶奶,但她们都比前人多走出了一步。

Q:

应该如何理解这个“多走一步”的标准呢?

A:

薇薇安和萨尔瓦多雷的矛盾在于一种不对等,空、乔万娜和德克萨斯也一样。这不同于能天使-德克萨斯和拉普兰德-德克萨斯的对等的关系。

剧本上的台词是这么写的:

他会用拳头保护自己,再用秩序约束拳头,这还不够吗?

萨尔瓦多雷用秩序约束自己的暴力,他也可以选择不约束;他可以选择和薇薇安在一起,也可以选择离开。而乔万娜的奶奶则没有这个主动权。

文  你无数次告诉自己,他是你生命中的过客,错过他,你能寻得无数更好的。

文  你明知如果追上他,你的生命将会如同沙尘中的陆舰一般看不清航向。

文  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 

空  你在我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你吗?你看上去明明那么优雅,那么得体......

空  可是,我也看见过你挥拳的样子,指缝间流淌下鲜血,你的对手再也无法发出一声詈骂。

空  哪一边是真正的你,萨尔瓦多雷?

空  会不会有一天,你最终意识到这两者无法相容?会不会有一天,你身后的血迹终将追上你?

空  到那时,你会做何选择?

空  到那时......你还会留在我的身边吗?

这就是爱情和友情的区别,动情的人天然地处于弱势地位。正所谓“告白就等于输了”。

虽然,不同标准的强弱可以同时存在,强弱之间可以在其中不断转换。但总的来说,爱上一个人,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弱点。怀着弱点而挣扎,便是爱情在故事中的美。

薇薇安在这种强弱差异中,选择了离开。


Q:

虽然美,但挣扎就是挣扎,是困难的。薇薇安因为放不下父亲的仇,所以离开了萨尔瓦多雷,可以理解。

那年轻一辈又是怎么选择的呢?

A:
空在得知德克萨斯被逮捕之后,去找贝纳尔多时,立场是企鹅物流朋友的立场。这在上文已经分析过了。但空并没有止步于此。

无论是在刺杀两家联合乔万娜之后,跟德克萨斯一起去面对贝纳尔多,还是在贝纳尔多解除对德克萨斯的庇护后,向德克萨斯暗示企鹅物流的大家不会急着走,放手去救乔万娜,两点都表明了空的决心——她接受德克萨斯走自己的路,但这并非放手,她要站在德克萨斯的身边。

Q:

乔万娜呢?

A:

原文就有答案:

乔万娜  现在想想,我就像我奶奶一样。

乔万娜  实际上,她这一生都在等待着萨尔瓦多雷爷爷能够回心转意。

乔万娜  却从未尝试过去问一问,去争取一下。

乔万娜  我也是,我总是理所当然地以为,曾经的美好时光将会永远延续。

乔万娜  现在看来,我是多么傲慢。

乔万娜  你一定不会介意我留在你身边,我也很想再和空多聊一聊。

乔万娜  然而,现在的我,还没有这个资格。


乔万娜  所以至少,此时此刻,让我为《德克萨斯之死》第三幕,关于切利尼娜·德克萨斯的结局,画上句号吧。

乔万娜  你是如此自由,切利尼娜。

乔万娜  没有人能够定义你。 

如果跟着企鹅物流回龙门,那只是被拯救的公主,乔万娜依然会处于被动弱势地位。而如今,她要追上去,追求更对等的资格了——尽管我们不知道她有什么打算,但不论目的地,向前迈步的姿态,本身就有美感。

Q:

然而,德克萨斯的性格在这两段关系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A:

因为德克萨斯清晰自己重视的是什么,心如明镜,所以才不会在家族斗争中随波逐流。

既然念旧情,那刺杀行动就终止吧,不能为了逃离叙拉古就杀掉乔万娜;既然朋友们支持自己留在叙拉古处理完这件事,那也不执着于逃离叙拉古、回到龙门。

跟随本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不这么做,而急着逃离叙拉古,反而良心会不安,反而更加无法逃离。

Q:

这样看来,大家都有成长呢。无论是德克萨斯,还是她身边的人,还是她们之间的关系。

A:

是的。

“这就是我想看的命运的舞台。”(长颈鹿脸.jpg)



岁月交情其五

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对“意识”的讨论是如此总结的,我们对“友谊”的讨论也可以遵循这一点。

也就是说,从具体的生活点滴来定义“友谊”,而不是抽象的应该和不应该来定义“友谊”。

按照我的理解,阿格尼尔则把“现实生活”表述为“岁月”;阿丽娜则把“现实生活”表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可靠的”。】

【下面内容可能有点超出我的掌控能力,但我仍值得讨论。如有错漏、如有误读、如解释不清,还请多多包涵。】


Q:

最后要抽象到哲学层面吗?

A:

是的。阿格尼尔既然提出了“岁月”二字,如此精炼准确,我们就应当消化这个新词汇。就像我们之前消化掉“苦暗”、“跋涉”、“翻动土地”、“光与火”、“看得见摸得着”、“希望与存续”那样。

Q:

那么,阿格尼尔提出的“岁月”应如何理解?

A:

“岁月”是阿格尼尔对能天使问题的回答。一方面,适用范围有限,作为人生经验方面的建议只适用于对能天使这次提问的回答,我们不宜过多引申。

但于此同时,他道出了某种很朴素、却很本质的东西,这是我们作为读者可以掌握运用的。

我们要先看能天使的问题是什么。

Q:

能天使的原台词是:“那您是怎么跟西西里夫人相处了几十年的?”是这个吗?

A:

这是能天使说出来的话,但不是她真正的烦恼,至少不完整。

Q:

为什么说不完整呢?

A:

重要的不是角色说了什么,而是角色为什么要说。

能天使和德克萨斯已经很好很好的朋友的,所以她并非空泛地问如何和朋友相处,而是带着一个很明确的问题。

Q:

我猜是和德克萨斯的不告而别有关的。

具体是什么呢?应该不是要长久地保持在龙门的生活,而是一些更细腻的心理活动。

A:

是的。

能天使在第二密录中已经说过:“好朋友的定义似乎并不是我们身处同一种生活之中不分彼此,而是即使我们身处不同的环境,也依然会记挂彼此。”

正如同阿格尼尔在后面补充的:“或许你们各自的故事并无太多相交之处。然而,只要你们在某时某刻共享着同一种生活。那么,你就无需为此担忧。”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对于未来的分别,能天使并不担忧。

Q:

那能天使在担忧什么呢?

A:

能天使的担忧并非关于留下德克萨斯,而是在目前的关系中,她有一点不自在的地方,她不知道如何面对,担心这种不自在会成为关系的裂痕。阿格尼尔对能天使的困惑作出了更清晰的归纳:

阿格尼尔  共感让你对人毫无保留,但是,在与无法共感的人的相处过程中,你终究还是会产生怀疑。

阿格尼尔  而且,你害怕的不是遭到欺骗,而是这种怀疑本身。

阿格尼尔  当你被报以真诚时,你对这种怀疑感到羞耻。

阿格尼尔  但同时,你又害怕,如果有一天这份怀疑成真,你将如何自处。

能天使担忧的,是不知道如何把握朋友之间的尺度:一方面,对朋友的不信任让人羞耻,但另一方面,外族终究没有共感,即便是99%的信任也不是共感。而且这一点点的不信任并不是空想,最近的例子就是德克萨斯的不辞而别。

能天使想要知道的是,作为萨科塔的老前辈阿格尼尔,在和非萨科塔朋友相处时,是如何把握这个信任的尺度的——能天使的这个疑问道出了“朋友”这个关系的某种关键。


不同于有血脉相连的父母和子女、兄弟和姐妹,不同于由信念或事业团结起来的君臣,也不同于经济、生活、一切都纠缠在一起夫妇,五伦之中,“朋友”是有着其特点的:人与人的爱情(还没结婚就仍算朋友)、友情可以无比真挚,比天高、比海深,但我们无法否认,任何朋友终究是萍水相逢,似乎没有任何天然的、可靠的纽带。

朋友之间互相尊重对方的秘密,所以当对方因为隐藏的秘密不告而别的时候,你又如何知道她的真心?之前一起度过的时光、自己所寄托的信任,难道全部失去意义了吗?如何避免这怀疑伤害这段关系?

Q:

所以阿格尼尔的意思是:不用担心,共同度过的岁月,就是那个天然的、可靠的、不可否认的纽带。是这样吗?

A:

是的


Q:

hmmm,那岁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两个人一起经历的事情足够多之后,即便说不出原因,两个人之间的牵绊也可以变得很强、难以分离。这样子?

但这样说不就跟没说一样嘛。

A:

嗯哼,为什么这么说呢。

Q:

因为无论是例子还是反例,都很容易找到啊。

我外婆和外公就是纯媒人介绍的,结婚前根本没见过面,但一直以来都非常恩爱。这是正面例子。

但是,如果把两个人关在一个房子里住,并不意味着他们关系能自然随时间变好,甚至还会积攒矛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学宿舍的室友,会有变好的例子,也有反目成仇的例子。

更甚者,恋爱中,死缠烂打未必总能换取对方的欢心,甚至惹人生烦。追求的过程算不算“岁月”呢?

A:

如果时间足够长,也许算。但一般来说,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人很难长时间一起生活。

大学四年,最多也只是被规章制度束缚的四年而已。之后会各奔东西,永不相见。痴情的追求者也是,只是躲不过而已,如果能躲过,这段关系也算不上持久。


另一方面,这讨论有点咬文嚼字了。“强行把两个人关在一个房子里能不能培养感情?”这种实验和这个关系并不大,可以深入(比如:他们既可能会培养出仇恨,也可能培养出某种互相回避默契),但不想在这里展开。

Q: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我关注点、思考的方向偏了吗?

A:

因为阿格尼尔的“岁月”不是在回答“如何建立一段无法分离的关系”,而是在于归纳他和西西里夫人之间的关系能保持的原因。

他不是在教读者如何和室友相处,或者如何追求心爱之人,而是在给能天使解惑:不用担心你和德克萨斯之间的友情,你们共同度过的岁月会使得这段关系无比坚韧。

并非教导人如何从零建立一段牢固的关系,而是让已经拥有这段关系的人不要太瞻前顾后——虽然的德克萨斯确实不告而别了,虽然你无法和德克萨斯共感,但也没必要担心,因为你们共同搭档的日子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继续你们现在的样子就好了。

阿格尼尔  你们还会是好搭档,是吗?

能天使  当然,我们会一直是好搭档。

阿格尼尔  那么,往前走就是了。

阿格尼尔  你会经历许多事情,她也将经历许多事情。

阿格尼尔  或许你们各自的故事并无太多相交之处。

阿格尼尔  然而,只要你们在某时某刻共享着同一种生活。

阿格尼尔  那么,你就无需为此担忧。 


这也是为什么剧情里并没有讨论你所描述的“反面例子”,毕竟,德克萨斯和能天使目前的关系就是很好。这是在讨论具体的、现实中的关系,而不是抽象的、想象出来的情景。

如果能天使和德克萨斯关系不好,阿格尼尔或许就会给出不同的建议,而不是说“岁月”、不是自信地保持现在的状态。


Q:

所以就是说给能天使听的。那我们读者呢?那理解“岁月”二字,对我们读者又有什么意义呢?

A:

我们作为读者,当然可以当作人生经验来听,但我们并不全然是来学道理的,而是来品味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

“岁月”二字提供了一个很凝练的框架,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两个人的“一辈子”会纠缠在一起。而不是那些表面的东西:立场、形势、利益、性格、外貌、才华、身体、快乐或刺激。

破除掉这些表面的特征后,这个解释更准确、更简练:是共同经历的岁月。

Q: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快乐的岁月”不也是“岁月”吗?

A:

前者是暂时的,后者是长久的。

前者是因、契机,后者是果。

阿格尼尔:只要你们在某时某刻共享着同一种生活,那么,你就无需为此担忧。

我们因前者而有机会而分享一段共同的时光,而因为共同的经历的时光而建立深厚的友谊。

应当注意朋友的定义:

好朋友的定义似乎并不是我们身处同一种生活之中不分彼此。

而是即使我们身处不同的环境,也依然会记挂彼此。

即便是空间上的分别,这份联系也不见得会消失。中国古诗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次剧情中的例子也有。拉普兰德和德克萨斯预感她们会再次相遇,薇薇安离开了老德克萨斯也一辈子忘不掉他,乔万娜久久地忘不了德克萨斯。

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

“岁月”。


Q:

你说要接受“能天使和德克萨斯的关系就是很好”的这个前提,但我还是忍不住会想,我们生活中为什么又那么多不同的例子:

一方面是如同感情不好的夫妻,有着更长的共同生活的经历,却只意味着更长的互相折磨;

另一方面是十年不见的以前的同学,无论当年多要好,现在也没有想要见ta的想法,一段时间没联系,感情就淡了。

章节标题下,你说朋友不应该抽象地定义,而应该从生活体验中归纳。那这些矛盾如何解释呢?“岁月”这个框架真的好用吗?

A:

“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

在我的理解里,这就是岁月这个框架的根本。

我们不能脱离具体关系来谈分析,要么是现实中具体的人、要么是小说里具体的角色。

这个框架不在于解释为什么任意一对朋友、任意一对恋人的关系为什么那么好,而在意提醒我们,在解释这个原因的时候,应当从他们共同经历的“岁月”中找,从具体的事情中找,而不是从抽象的思辨中找。

Q:

什么是“思辨”、“抽象的思辨”?

A:

脱离实际地讨论朋友应该怎么样、恋人应该怎么做。

其实,上一条分割线以下的问答也算是思辨、也有点脱离具体情节、脱离现实。既没有引用剧情,也没有在说具体的人和事。只是在泛泛而谈。所以,打住吧。


Q:

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

A:

没讲明白就算了。毕竟这只是单纯的思辨而已。价值不大。

正文在上面的分割线处就结束了。


参考书目:

《大学·中庸》钱逊;中华书局。

《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丁福保(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传习录》[明] 王阳明(撰),黎业明(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卡·马克思,弗·恩格斯,[中]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注)【只参考了第一部分《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参考视频(课程):


德克萨斯:后宫王的最高境界【隔热服·叙拉古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