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2023年重庆一诊

2022-12-27 00:24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结 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本节内容有两大难题:

① 如何有效学习科学探究史?若是仅由教师简单叙述,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难以从旧知中扩展获得新知,课堂枯燥而低效。

② 如何直观生动地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结构微观而抽象,现有的教具无法展示其“流动性”,学生难以形成具体的认知。

2.教学目标

①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体会细胞膜结 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② 通过学习科学史,培养运用模型与建模法解决 问题的思维方式。

③ 根据科学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小组合作的 方式探究、表达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小组 合作活动的水平。

④ 运用结构与功能观,对事物作出科学解释和判 断;将结构与功能观与自身发展联系起来,培养主动 承担与解决问题的个性品质。

3.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出现为什么是生命形成的关键一步?”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联想到“细胞膜拥有丰富的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细胞膜的功能有哪些?”紧接着,教师追问:“细胞膜为什么可以拥有这些功能?”

学生思考后,难以说出准确的答案。

此时,教师提示:“生物学中有种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学生据此联想到细胞膜的功能与结构有关。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细胞膜的结构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 “细胞膜应具备怎样的结构才能实现它的功能”,使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产生好奇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根据旧知——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来推测新知——细胞膜的结构,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2023年重庆一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