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也谈龙马姻缘与梨花记

2023-08-29 20:31 作者:云屏梦里人  | 我要投稿

最近好友向我推荐了一位b站上的up主凝律馆主,他夸赞这位馆主文笔清竣,对程派史料去伪存真,考证严明,更披露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令人可敬可喜。我的这位朋友对文字十分挑剔,很少这么称赞别人,这般一反常态令人好奇。于是我特意去找到这位up主的文章,一读之下惊为天人,实在有遇到知音之感,更有无穷回味之意趣。尤其是馆主对于新艳秋、李世济两位程派前辈的不实传闻考证令人感动。 一天,我刷到他谈金针刺红蟒这一剧目的文章。手痒之下,在文章底下评论了此剧的词目,却没料到这其中还有别的关窍,当即被馆主指出错误。本想卖弄一二,反而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令我更加敬重馆主老师。馆主老师私下里也很平易近人,在他的鼓励下,我也斗胆写写文字,聊聊我所知道的程派。写什么好呢?前几日与馆主聊到了玉京道人中的一个典故,本来想着就写一写程派戏词里不易理解的典故与文化常识吧,比如梅子心煎、谏果回甘、黍谷生春、奠雁礼成、春秋报赛、祈祝东皇、郢匠运斤、人柳三眠、蔡邕五弄等等,可转念一想,一是太无聊了,二是把这些优美的文字当成了语文题,舍本逐末了,不如好读书不知甚解来的痛快,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刚好又刷到馆主谈龙马姻缘,真是好文,故而斗胆顺着往下写,谈谈我所了解的龙马姻缘和梨花记😀 龙马姻缘有几个名字,分别是龙马姻缘、南安关、极乐世界。这几个名字叫法不同,都是有原由的。道光年间,有一位叫做观剧道人,又名隋园主人的人,写了极乐世界传奇话本,这个本子内容很多,主要以一位叫柳青(青)的角色展开故事。后来光绪中叶,一位叫李钟豫的部曹截取了其中一折,取名龙马姻缘,时人竞演。王瑶青(即王老夫子)是最早演出这一剧目的人,起码是最早的一批中的突出的一位。这位李钟豫,就是大家熟悉的李毓如,毓如是他的字,号江淮散人。他本来是扬州江都人,因为患有目疾,眇一目,故而自号了然先生,当时的人都叫他的浑名李五瞎子。由此看来,他是行五。他工书善画,旧京尘世匾额多出其手,官至兵部司员。但他狂傲自恃,放浪形骸,就被皇帝褫职了。他性喜戏曲,与名伶交游,曾经为同春、福寿等伶班编制剧本,龙马姻缘就是其中的一个。至于南安关这个名字,出现的就比较晚了,这是程先生于民国十一年三月十日(一说十二日)于华乐首演此剧时所易之名,码列压轴,程先生饰龙珠,王又荃的马骏,荣蝶仙龙凤,马连昆萧敬,张文斌何为仁。情节场次安排如下:南安关娇妻迎马骏,楼凤山贤妇让龙珠,萧太师定计除马骏,马龙媒被陷入监牢,龙珠修书求救兵,龙凤劫牢脱马骏,弑国主萧敬僭位,逃大难龙珠出奔,假威风龙凤吓龙珠,凭舌辨龙珠骂龙凤,起义师龙珠参军幕,战东安龙凤立奇功,马骏间道破京师,龙凤争功念怨意,开家宴二美费调停,庆功成夫妻大和会。 这个戏对程先生的表演锻炼是全方位的,好多演出的手法,都与后面程先生的精彩创作和表演习惯有联系。比如龙珠公主出场,她生于深宫,极为贵倨。这里程先生借用了龙凤呈祥之孙尚香的表演技巧,诀窍在一“端”字,让自己显得派头十足,就是俗称“份儿大”。难点是面目冷若冰霜之中,须流露小女儿的娇蛮情态,为后面她坠入爱河、斥责龙凤、深明大义做出铺垫。因为龙珠公主身份使然,仪态矜贵。但她本心仍很善良,所受的教育熏陶,又使她极为识大体。这二者看似矛盾,实为合理。程先生薛湘灵一角的塑造,不也是这样的吗?所以龙珠出场若是一个面瘫,那这个戏算是完蛋了,用现在时兴的话说,后面的人设就崩了,转折就显得突兀了。 在龙珠逃到楼凤山后,为求发兵,向龙凤跪下。这一细节的处理技巧,在能仁寺,金锁记,英台抗婚中都有体现。龙珠不是屈于龙凤的威慑而下跪的,而是为了国家,请求龙凤出兵。龙凤为首领,龙珠为公主;龙凤又是龙珠的情敌。复国还需求助这样身份的“敌人”,龙珠心理是复杂的。程先生在这里的处理堪称精妙,大体跟金锁记类似,但是面部神情不同:程先生先是绷着脸,眼角透露出淡淡的哀戚恳求的神色。面对着龙凤的紧逼,龙珠的腿先缓缓弯下,内心在大义与情绪中不断摇曳,最后忽然一放,眼中悲情肆意而出,嘴角鼻孔都抑制不住的翕动,跪至地面。这样的表情只是一瞬,真是犹如江海凝光,刹那间的点缀,把龙珠复杂的心理活动演活了,更是时刻贴合身份,犹为出彩。后面起立斥责龙凤,神态务必娇憨居多;逃亡时的跑台,姿势仍为庄严,宫装易为轻倩之结束,种种精彩不再赘述。 如果说,龙马姻缘的精彩主要在于国家之兴亡,战阵之胜败,穿插之奇巧,梨花记的叙述视角则始终在骆惜春一人身上,它的主要情节是花园订婚,骆父悔婚,修书传书,花园夜会,张郎入狱,状元荣归,倒是跟赵荣琛,王吟秋二位先生创排的火焰驹情节有些相似之处,是典型的才子佳人题材,却不落窠臼,很是难得。订婚一段二六,沁人心脾:对此情不由得心中如醉。低下头来自沉思。他本是才郎世无比。风神好似玉交枝……修书时的慢板二黄,听前辈们讲,可与刺汤媲美:提起了霜毫笔心中悲惨,自别后终日里愁锁眉山。花笺纸写不尽柔肠百转,又谁知起风波拆散娇鸾……到了张郎入狱时,这里的表演技巧借鉴了御碑亭,有气倒散板数句。状元荣归之后,唱的则是原板。表演时有几处细节,令人称赞:张生强拉惜春盟誓,处理细节也借鉴了能仁寺。王又荃念在天愿为比翼鸟,已是音耸入云,程先生接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奇峰顿生,俏丽绝伦,不但接得住,更是打得远,每每念及此处,必有彩声。张生夜入花园相会,惜春向其解释误会,这时的神色也是庄重严肃的。这倒不是自持身份或是女孩的矜持,而是问题严肃,涉及人格,程先生这么表演,更显得坚贞无比,令人尊敬。状元荣归后,丫鬟飞英打抱不平,说道:此时老爷夫人无颜再见张相公了。听到这句话,惜春马上对她说明:这话不是你应该讲的。然后骆仁卿求惜春说情,惜春却背过脸去。原来,父亲陷丈夫入狱,是她一处心病,为悲;此时丈夫荣归,为喜。悲喜交加,她也不知道如何面对父亲,轻轻的一个背脸,便把这处情态描摹的肖似传神,足以彰显出年轻的程先生对人物塑造不俗的功力。这个戏倒也很有王宝钏痕迹呢。程先生关注婚姻自由的肇始便是此剧,程先生第一出本戏;而程先生最后一出本戏抗婚,也是关注婚姻自由。这也算是有始有终了。我还曾经读到过刘迎秋先生谈到此戏片段的文章,真是精彩绝伦,栩栩如生。 这就是我对这两出程先生最早的本戏的一些了解。到与不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也谈龙马姻缘与梨花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