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校新闻 | 北京大学科幻协会“我的三体”主题分享会全程回顾

2021-11-11 22:54 作者:高校科幻  | 我要投稿

当三体舰队跨越4光年抵达太阳系的时候,它们迟疑了。不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而是因为在它们面前的竟然不是一个方形的世界。在降临派不断地呼唤中,它们迟滞不前。虽然一再减速,但是在惯性的作用下,舰队不断向地球靠近。为了打消心中的疑虑,舰队特别邀请到了《我的三体》全系列主编剧“咩上校”。

Part1 我三的发展历程

成都科幻大会合影:从左依次为神游八方、大刘、咩上校

咩上校透露,他与科幻结缘于集市上的一本世界科幻小说集。在他看来,科幻小说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理性的逻辑推演与瑰丽的幻想的结合。例如,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短篇中的《环舞》,从三个简单的定理出发,推导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给咩上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逐渐开启了他科幻创作之路。

创作之路的开始是艰辛的。在《我的三体》第一部中,创作团队直接在Minecraft中搭建场景和模型,在现在看来十分地粗糙,算得上一段“黑历史”。而随着人员的加入和技术力的升级,创作条件也愈发成熟。从第一季第八话(S1E8)开始,创作团队转为用软件实录,模型重新建模,剧本创作也逐渐标准化,例如剧本的格式都采用了好莱坞的模板。咩上校强调,工业化体系对影视创作,尤其是对科幻影视创作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流浪地球》的拍摄过程中,导演郭帆就坚持要求编剧们放弃word,统一使用专业软件。虽然一开始编剧们不太愿意改变,但后来事实证明,专业软件极大地提升了创作的效率。

技术爆炸前

技术爆炸后

在第一季完成后,创作团队也在圈中获得了不小的口碑。于是他们找到了后来的投资人。咩上校还清晰地记得,那天他进入总裁办公室,拿着第二季的计划书拉赞助。当他描述完预计所需资金后,总裁说:“好便宜啊。”于是这支同人创作团队正式加入三体宇宙项目,开始拉低全公司的工资水平。虽然累,但团队成员的热情十分高涨,制作的质量也大幅提高。比如第三季的红岸基地就比第一季精细不少。

第一季红岸基地 

第三季红岸基地

在创作中,咩上校坦言,最有趣的是“夹带私货“环节。且不论第一季中团队为了抒发被催更和资金紧张的压力,在画面中埋下了许许多多的彩蛋;在后续故事中,咩上校也经常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场景的搭建中。例如,在山衫惠子对希恩斯讲解人类大脑工作原理的场景,具有专业医学背景的咩上校就细致地还原了大脑的结构;又例如,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世的第四季中,云天明取脑手术这段故事,咩上校因为有现实的取脑操作经历,所以能补充很详细的科学细节。他认为,影视化作品中的科学细节,对整个作品的质感非常重要。正是这些细节,能带领观众真正身临其境,进入科幻小说中的世界。

超级计算机模拟山衫惠子大脑的浪漫场景

 Part2 科学知识与科幻创作

在分享了《我的三体》创作过程后,咩上校又分享了关于科幻创作的心得。

首先,咩上校认为不同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专属的语言体系。这些语言体系构建出了类型化小说的独特质感。即使是故事中相似的结果,在不同语言体系里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和展示过程。例如,死者苏生,在神话幻想小说中可能是通过裹尸布和各类法宝实现的,而在科幻小说中就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比如是否是指记忆的转移和继承,又或是细胞学意义上的再生等等。咩上校强调,科学文学的创作者要尊重科幻自身的语言体系。【可参考文献:史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系列,坎贝尔《神话学》系列】。

其次,咩上校提到了科幻小说中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科幻的质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观、细节是否有真实感,能否带来沉浸感。这方面,咩上校推崇《平面国》这本小说,通过作者扎实的数学功底,构建出了一个能被推敲的平面世界。

虽然科幻小说会带有未来式的幻想色彩,但这种幻想不能过分超脱于现实。比如一些科幻元素的设计应符合专业的背景知识细节,或至少符合现有认知。比如《我的三体》中章北海的手枪、未来太空城、次声波氢弹等设计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又例如,在《流浪地球》中,创作者通过地下城中张贴的各类海报潜移默化间丰富了场景的真实性,增加了代入感。

接着,咩上校构建了一个概念“科幻动力学“,即,基于科学和幻想,符合知识体系的发展,有自己的容错性和延展性。例如,在作品的设定上可以区分为近未来和远未来,近未来的背景就必须能以现有的知识来推演,而远未来的作品就需要能在建构的技术路径下有可行性和逻辑性。在咩上校眼中,可推演性和自洽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对此,咩上校强调了世界观对于科幻作品的重要性。世界观能“合理完形“,使得剧情的推演合理化;能“规定体系”,保证作品的内容展开不超越其本身的体系;能“统一质感”,保证科幻的质感和作者的审美体现;能“逻辑自洽”,保证人物、时间线、剧情逻辑是自洽的。但很遗憾,现在许多影视从业者,在着手创作科幻作品时对于世界观过于忽视。

Part3 问答环节

在提问环节,咩上校委婉解答了地球人和三体文明最关心的问题——《三体》何时影视化?我三第四季还有吗?关注最新消息的朋友想必已经知道,有不止一个国家的电视剧正在如火如荼制作中。由于版权分割比较彻底,从选角到剧情可能都会有一些差异,相信很我们快就能看到其上映。电影和我三第四季则因一些较复杂的原因,仍在推进、协商中,我们仍需静候佳音。此外,作为《全频带阻塞干扰》的送审编剧,咩上校同与会者分享、肯定了审查标准的合理、公正和睿智,并鼓励大家耐心等待,对中国科幻影视行业保有信心。

欢乐的问答环节

提到媒体产业,他还补充,中国目前仍极度缺乏专业的科幻创作者,在领域上游戏行业的专业创作者稍微多些,但影视行业数量就有些少。咩上校认为,一个专业的创作者必需的技能包括:

学会学习、尊重知识(例如作家汤姆·克兰西,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就能掌握美军的核心科技,让人误以为其是退役的业内专家。);

要知道目前人类知识的边界在哪里;

唯物主义、实证精神,要尊重科学和科幻本身的美感,审美首先要服从事物发展规律;

接受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合作与高效运转。

在听完咩上校一下午精彩的分享后,三体舰队为地球文明的高水平而感到震惊。在一阵“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的欢呼中,本次分享会圆满落下了帷幕。期待下次水滴与三体舰队的到来。


·End·

高校新闻 | 北京大学科幻协会“我的三体”主题分享会全程回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