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以外的江湖武林秘闻二
二、神秘的华山派
在《笑傲江湖》中,华山的实力其实并不强,但是如果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华山派其实是个神秘的门派,他的存在甚至比日月神教还有趣。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华山派的由来,而讨论华山派的起源,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神雕》时期,在神雕结尾时,其实是没有华山派的,当杨过等人在华山上浏览时,曾提到两次华山论剑都没有少林的人出现,从这里也侧面印证了华山当时属于没有门派的存在,否则五绝在人家地盘比拼,主人家都不出现,这不正常。
而到了《倚天》时期,华山是当时的六大派之一,这也有了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情节。而小说有写,说华山鲜于通精通华山失传百年的绝艺——鹰蛇生死博,由此推论,华山大概是成立于神雕结束后不久。
而这华山派,其实和全真派有莫大的关联。全真派的创教祖师重阳真人原本是反金的义士,后来因为抗金失败,才在终南山建立全真教的。而作为《射雕》江湖中的道家第一高手,他的七个徒弟全真七子却没有继承他的武学,到了第三代更是后继无人,以至于全真派迅速衰落。而全真教的没落,却是华山派立派的原因。
且说全真教第三代传人尹志平和张志敬两人身亡,全真教失去了合格的继承人,最后选出了一名弟子,而此人继承了丘处机通好蒙古的作风,此后随着宋元之争,全真教彻底倒投蒙古,而有不满的全真弟子离开了终南山,来到了华山,建立了华山派。
华山派源自全真教,可惜全真教的武学精妙都随着全真教的没落而失传,但是华山派创派祖师毕竟是全真弟子,虽然没有学到全真最顶层的武功,但是全真正统的道家内功心法却得到了传承,后移居华山,感悟华山山势风貌,创出了华山武功,其中就有华山立派内功——紫霞功。
而就在这时,蒙古攻宋越发激烈,而全真派的彻底倒投蒙古,以及襄阳郭靖夫妇再次派人到终南山活死人墓邀请杨过出世协助大宋,而此时距离襄阳大战已过十余年。杨过早已看破红尘,不想再出世,可却因为全真派的倒戈而心生感慨。他与全真的恩怨纠葛,随着当年重阳宫一役而了结,但却因为全真派与古墓派的渊源,还有郭靖的缘故,使得他不满全真投元,但他又不愿意重出江湖,就在他迟疑之际,华山有弟子上全真教劝导全真反元,杨过见此,感慨之下,便传了两门功夫给这个华山弟子,这便是鹰蛇生死博和独孤九剑。
鹰蛇生死博这门功夫是杨过为了纪念当初初次遇到神雕搏杀巨蟒所创的功夫,这门功夫适合生死搏杀,而独孤九剑更是他这十几年来将自己生平所学武功结合剑魔独孤求败剑冢中所留下的剑意后所成,只是这门剑法繁复之极,若是没有极高明的天资很难领悟。这名华山弟子得到杨过所传的的武功,于是返回华山,在将这两门武功留下后,他便匆忙赶去协助郭靖夫妇,最终战死沙场。
而这鹰蛇生死博在《倚天》时期被华山的掌门鲜于通练成了,却又随着鲜于通的死而失传,至于独孤九剑则到了《笑傲》时期,被风清扬和令狐冲所继承,却又因为两人的退隐而失传。
以上是我对华山派的杜撰,但是有两点却不是乱说,那就是关于华山派道家传承,以及独孤九剑是华山派武功。
这两点很重要,首先是华山派道家的传承,《倚天》时期,华山派除了掌门外,还有两位老者,这两人精通反两仪刀法,所谓的两仪,正是道家所特有的,而作为一个成立不到百年的门派,就能和少林、武当、峨眉这样的门派并称,可见也是有来历的,结合华山和终南山都是陕西境内,而自古以来华山就有道家名山之称,所以说华山与全真教有渊源,也是合理的推测。
而在《倚天》中,郭靖夫妇战死,但是却在倚天剑和屠龙刀中留下了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以及武穆遗书,而作为杨过后人的黄衣女出场时说过,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表明了自杨过和小龙女在《神雕》结束后退隐就再未踏足江湖,那么这独孤九剑又是如何传世的?而《倚天》到《笑傲》原本叱咤风云的《九阴真经》就此失传,反而是神秘的独孤九剑现世,而原本杨过在剑冢中即使有神雕的指引,也没有见过剑谱,反而是之后出现剑谱和口诀,这实在不合理。
《笑傲》中曾经说独孤九剑传自独孤求败,其实这说法不尽然。当初杨过在剑冢只见过独孤求败留下的剑境,没有武功招式或者名字,但到了风清扬口中,却有了剑诀和繁复的招式,如果说这是独孤求败留下的武功,那么又是谁从哪里发现的?当初杨过还有神雕协助练剑,所以如果是杨过整理出来的,后来传给了华山派,这样就说得通了。而杨过传招不传功,也符合金庸在“神雕三部曲”中对九阴真经带给江湖的危害,而导致杨过没有将九阴真经外传。
说来可惜,经过杨过整理修改的《独孤九剑》繁杂无比,究竟有多繁杂,当世号称学会独孤九剑的风清扬,对令狐冲说,自己当初学独孤九剑第一剑的时候,足足学了三个月,而独孤九剑的总剑诀就有三千多字,彼此之间毫无关联,到了风清扬传正式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的时候,更是一边教口诀,一边拆解。
而风清扬传一共传了令狐冲十余日的独孤九剑,才算彻底传完这套武功,这还是令狐冲天资聪颖的前提下(只花了一个晚上就能记住独孤九剑的总剑诀和第三招破刀式)。教会了令狐冲,风清扬提醒令狐冲说,只要他苦练二十年,便可以和天下高手争一长短,可见独孤九剑何其博大精深,只是初入门的令狐冲,在这之后先后败了剑宗的高手、少林的方生大师、梅庄的三位庄主、武当的冲虚道长,最后更是和东方不败大战一场,只是剑法初成的令狐冲能有这样的战绩,可见独孤九剑的厉害。
至此,我们也对独孤九剑的一些争议做出以下的结论:
第一,独孤九剑是不是华山派的武功,如果是,为什么这么久以来只要风清扬学会?如果不会,那风清扬的剑法又是哪里学来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独孤九剑是华山的武功,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杨过将独孤九剑整理后传给了华山,但是因为剑法太过复杂,一直就没有人能学会。可到了风清扬的这一代,机缘巧合之下,风清扬遇到了杨过的后人,因为华山弟子的身份得到了指点,这才彻底的学会整套的剑法(如果没有人教,这样复杂的武功很难传承)。
如果你不喜欢这套解释,那么你可以听听我的第二种解释,那就是独孤九剑不是华山派的剑法,当年剑气两宗争斗到最关键的时候,本来是剑宗支柱的风清扬因缘巧合之下,得到学习剑法的机会,正是为了学习独孤九剑,才错过了剑气之争,最后气宗夺得华山大权,风清扬这才隐居华山后山不再现身。
不知道各位支持哪种,我个人其实偏向前者,原因有二,首先风清扬教令狐冲的时候明确提过,说岳不群虽然没见过独孤九剑,但是是知道独孤九剑的存在的,但是因为他下死令,不许令狐冲泄露他的信息,加上令狐冲是当世唯一知道辟邪剑法下落的人,所以岳不群根本就没想过令狐冲居然从一个死人那里学到了华山派的绝世剑法。其次就是令狐冲当初和方生大师教手的时候,方生大师一眼就认出了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更直接点出令狐冲是风清扬的传人,可见风清扬曾经依仗独孤九剑在江湖闯荡,若是他的独孤九剑不是华山的武功,只怕未必能容身于华山剑派。
第二,风清扬的独孤九剑能不能对付东方不败的葵花宝典,如果仅仅只是评价风清扬和东方不败,个人认为东方不败略胜一筹,并不是独孤九剑不能破葵花宝典,而是风清扬似乎没练成独孤九剑最后的破气势,这点在风清扬教令狐冲的时候就有表现,书中有说,独孤九剑虽一剑一式,却是变化无穷,学到后来,前后式融汇贯通,更是威力大增。而最后三剑更是难学。到了第九剑“破气式”风清扬只是传以口诀和练法,并告诫令狐冲说,破气式是为了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等云云。所以,如果风清扬学会了最后的一式,那么自然能胜过练成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如果没有练成,那自然敌不过。
而说起华山的剑宗,在岳不群面壁崖教育华山众人时讲解过,剑宗向来认为武功要点在于“剑”,剑术一成,纵然内功平平,也能克敌制胜。而紧接着,岳灵珊就说出自己的看法,说内功修炼固然重要,但是剑法也不能不重视,最好是两者并重,结果被岳不群驳斥,说两者都是主,那便是说两者都不是主。所谓“纲举目张”,什么是纲,什么是目,务必分得清清楚楚。
聪明的人自然看得出,所谓的剑气之争不过是两方人马关于华山权势的争斗,究竟是以气为本,还是气辅剑招,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而至于内功,剑宗自然也是修炼的,只不过比起剑法来,剑宗的人则是更注重,所以剑宗并没有华山最高明的内功修炼法门,这点从剑宗传人再次抢夺华山掌门之位就可以看出。不过最让人唏嘘的,或许是关于剑宗的修炼要点上,剑宗强调剑法重过内功,那么剑宗如何靠剑法胜过内功呢,就在一个快字,同时又要攻敌的要害,让对手来不及反应就败北,这在小说中有多次提及,没有内功的令狐冲依靠精妙的剑法打败了对手,毕竟金庸的小说内功修炼再深厚也是不能躲避刀剑所带来的物理伤害。说到这里,其实辟邪剑法更偏向于剑宗的路数,而葵花宝典则多了炼气的法门,所以东方不败除了拥有鬼魅的身法外,内功也是独步天下。至于坚持光大华山派的岳不群,因为修炼辟邪剑法最终走上了剑宗的道路,并以失败告终,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
最后,再补充一点,剑气两宗的争斗,固然包含了政治方面的原因,但是也存在两宗之间武功分歧的巨大矛盾,简单说就是招式与内功之间的天然矛盾。剑宗推崇招式为先,而招式讲究的是变化随心,可以推陈出新,但是内功的修炼却是首重循序渐进,稍有急进便有走火入魔的风险,这点在岳不群对令狐冲的管教可见一斑。再者,岳不群为人偏儒,而明朝以后,因八股文的限制,儒学对个人的思想限制很大,而岳不群作为气宗仅剩的传人,延续了气宗的传统,使得天资有限的岳不群以中庸的方式传授徒弟武功,这也造就了令狐冲被压抑的天性,而后期一经爆发,令狐冲并没有像林平之那样屈服于世俗,而是保留了自己率性、自由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