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轻人的第一次套牢”!小米敲钟四周年,细看小米股价艰辛历程!

2022-07-11 00:03 作者:科技观察官  | 我要投稿

2018年7月9日,雷军在香港联交所敲锣,正式宣布小米上市,小米开盘价报16.6港元,较17港元的发行价下跌2.35%。对此有网友调侃道,这是“年轻人的第一次套牢”。虽然首日破发,但雷军向投资者表示:“要让上市当日买入小米的投资者股价翻倍。”后续几天内累计涨幅达到26.76%,股价达到22.2港元。

当投资者沉浸于赚钱的喜悦中时,光大证券来了记“当头棒喝”。光大证券指出,小米手机及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有望快速成长,平台优势也存在中长期变现潜力。但就现阶段来看,公司互联网变现能力仍待提升,智能家居变现模式亦未成形,给予“减持”评级。小米股价应声下跌,行情走势持续下行。

是互联网公司还是手机公司?

光大证券所指出的,就是小米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小米是互联网公司,抑或只是手机公司?小米2018年中报显示,智能手机收入由2017年第二季度192.19亿元增长58.7%至2018年第二季度305.01亿元,占总收入百分比由71.5%下降至67.4%。

同时,智能家居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103.79亿元,同比增长18.9%。互联网服务收入39.58亿元,同比增长8.8%。两者收入合计,所占百分比由27.9%提升至31.7%。

由此可见,当时小米的主要收入来源依旧是智能手机业务。虽然其互联网收入有所增长,但是距离小米“互联网公司”的定位依旧相差甚远。同时,小米的毛利率也在下滑。

财报显示,小米公司毛利率由2017年同期的14.3%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12.5%。手机、智能家居分别是小米营收占比最高的两大业务,二者毛利率双双出现下滑。

摩根大通认为,在5G技术正式被采纳及广泛应用前,内地智能手机需求增长会持续疲弱。另外,小米零售销售市场及网络游戏商业化能力转差,拖慢未来数季互联网服务收入增长。

因此,多家机构下调小米目标价,给予“减持”评级。并有业内人士直言,小米根本圆不了它的故事,雷军说自己是互联网企业,结果整体数据表示,它就是个制造业企业,出货量最大的产品是低端产品,利润极低。此后,小米股价不断创新低,于2019年9月2日达到小米股价历史最低价8.28港元。

小米乘5G开始“起飞”

2020年初,小米发布重要公告,称雷军非常看好智能家居未来发展。在2019年初曾表示要在未来五年内持续投入100亿,如今更是加码投资额,在“5G+智能家居”发展战略上加码升级,表示未来五年将至少投入500亿元。该消息一出,小米的股价瞬间大涨,半个多月后小米总市值再次回到3000亿港元大关。

2020年是5G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5G的时代浪潮,小米反应迅速,率先在2019年12月10日推出年度爆款5G手机Redmi K30 5G,首发价格竟低至1999元!从配置来看,索尼IMX686相机+120Hz屏幕是非常亮眼,其中搭载的骁龙765G集成骁龙X52基带芯片,支持SA/NSA双模5G网络,使用当时最先进的7nm EUV工艺制程。

同时,小米2019年三季报业绩喜人,智能家居业绩前三季度增速超过40%,智能家居连接设备数达到2.13亿台。面对5G通信技术加持的智能家居万亿风口,小米的先发优势和投入增速形成良好的预期。

此外,小米手机2020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42%至4650万部,超越苹果跃居全球第三,市占率达到13.1%。这也是继2014年后,时隔六年重回全球智能手机排行榜的前三。

更让人惊讶的是,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增83%、市场份额上升至17% ,仅次于三星的19%并超越苹果的14%,首次升至全球第二位,仅次于三星。与此同时,雷军还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三年内取得世界第一。

小米在多重利好的加持下,多家券商看好小米公司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先发优势。随着小米“5G+智能家居”战略的持续发力,智能手机业务有望实现份额稳步上升,并给予小米“买入”评级。

随着市场资金的不断买入,于2021年1月5日,小米股价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价35.9港元。也算是把雷军敲钟时,给投资者做出的翻倍承诺兑现了。

2021年8月10日,在年度演讲上,雷军说:“在去年7月10日终于回到17港元的时候,我们可以抬头挺胸重新做人了。今年1月涨到34港元的时候,破发给我造成的心理阴影终于烟消云散,我再也不用关心股价了,炒股软件对我来说没用了,统统删掉,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阴差阳错被美国“拉黑”

可惜好景不长,在小米股价不断创新高,市场投资者们欢欣鼓舞之际,却没想到小米飞来横祸。2021年年初,任期即将结束的特朗普政府上演了“最后的疯狂”,美国国防部赶在政府换届前夕,再将9家中企拉入所谓的“涉军黑名单”,其中就包括小米集团。

时隔近两月,《华尔街日报》在2021年3月6日的报道中披露,美国国防部的一份法律文件显示,美国之所以将小米集团列入黑名单,部分原因竟是该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2019年曾受到中国政府的表彰。美国国防部在这份文件中声称,考虑到这份表彰,以及小米在5G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美国国防部有充分的理由将小米集团列入“涉军黑名单”。

收到美国的这份“大礼”后,小米股价开始暴跌,足足跌掉了3000亿的市值。直到3月11日晚间,小米集团抛出百亿港元股份回购计划,受此消息影响,小米股价开盘大涨近10%,市值一度重回6000亿港元。

与此同时,小米11 Ultra的成功发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国际上的科技博主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这款产品的发布也是在向市场表明小米向高端迈进的承诺是真实的,至少取得了一定成效。此消息一出,也算是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

而对于老美的制裁,雷军也是气的不行。小米发布公告表示,坚决反对美国的无理制裁,并最后决定起诉美国政府,堂堂正正维护合法权益。

经过多轮交锋之后,最终在2021年5月25日,小米宣布赢得了对美国政府的诉讼,小米被移出美国制裁清单。小米面对以上利好的加持,股价也是开启了反弹。可惜好景不长,到2021年6月4日反弹结束,小米股价持续下跌直到现在。

小米股价为何跌跌不休?

从最高点跌到现在,小米股价下跌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资本市场认为小米的估值太高,需要用下跌来使其估值合理。无论是小米已经实现的业绩还是正在讲的故事,投资者们好像还是不太愿意买单。

据小米2021年三季度报显示,小米手机业务总营收为478亿元,同比仅增长0.5%。由于核心零部件供应短缺等因素,手机业务的高增长在本季度“戛然而止”,出货量为4390万部,同比下降了5.8%。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为11.6%,同比下降了2.6%,环比亦下滑了1.6%,呈现连续三个季度下降的态势。

此外,根据2022年4月份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销量数据显示,小米在大陆市场出货1060万部,同比下降22%,市场份额从2021年同期的第三滑落到第五。

手机业务疲软,市占率持续降低,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下降,再加上2022年开年,美股、A股大跌,2021年一整年港股表现也是不佳,整个行业涨势都不好。进而导致投资者对于小米信心缺失,小米股价持续走低。

除此以外,造车也有可能是使得小米股价下跌的“真凶”之一。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公告,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十年投资额100亿美元,本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小米在官宣造车之后,投入不可谓不大,但却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实质性进展。相对于智能手机,造车难度更大,需要搭建更长的供应链,更需要公司长期投入,这就有可能会拉低当前公司的账面盈利数据,进而导致公司股价下跌。

如今,小米在智能手机行业差不多走到了天花板,短期内难以有大突破。在智能家居上伴随业务体量持续扩大以及产品布局的逐步完善,该业务的增速也逐渐放缓。兴许雷军的这最后一次创业将给小米带来新的动力,助力小米再登巅峰。

值得一提的是,7月4日小米与徕卡首度合作的小米12S系列已正式发布。在此之前,2016年华为宣布与徕卡合作,之后华为在2016年和2017年的手机销量大幅增加。据GfK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华为手机卖了1.03亿部,拿下23%市占比。此次小米和徕卡强强联手,势必会给小米的业绩带来积极的影响。最后,你觉得小米手机能成功冲击高端市场吗?

“年轻人的第一次套牢”!小米敲钟四周年,细看小米股价艰辛历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