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7.2 运动与静止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同物质一样是永恒的,世界上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根据科学已达到的认识,物质运动有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五种基本形式。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是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量变状态。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运动就没有静止,静止在运动中存在;没有静止也无所谓运动,绝对运动包含着相对静止。绝对的运动使物质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相对静止使物质世界显现了多样性。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结合构成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教员说:“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i]
唯心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属性,认为运动是离开物质的某种精神活动或“神”的作用。形而上学或者把静止绝对化,否认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或者否认静止,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东西。机械唯物论否认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这些观点歪曲了运动和静止的真实情况,因而是错误的。
注:
[i] 《毛泽东选集》第 - 卷,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