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与展望(附下载)

2023-07-20 20:15 作者:bili_11409945426  | 我要投稿

今天分享的是新型电力系统深度研究报告:《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与展望》。(报告出品方:北京大学能源研究所 )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2021年3月 15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实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婴意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重塑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将促进我国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速建成能源强国;将驱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助力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新能源为主的我国能源系统的主体,将根本改变目前我国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格局,实现能源消费的电气化和电力消费的清洁化,月有全面支撑性、系统平衡性、统合高效雳慈陌出铂泊尘菜蹈都傍焉铭郎怨科技创新性以及回际引领性等主要特征。全面支撑性指我国电气化程度高,全面实现电代煤、电代油、电代气。包括氢鲍、碳捕捉与封存利用(CCUS)、生物质能等在内的清洁技术能有效支撑全社会难以电气化领域的深度脱碳;系统平衡性指我国能突破能源系统的“不可能三角”,实现电力消费以清洁能源为主,具备安全稳定的电力供给能力和遇到突发事件的灵活调节能力,电力价格长期稳定且终端用户可承受,电力服务普率经济民生,综合高效性指我国能源练合使用效率高,以服务需求侧为导向,废弃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水平高。拥有高效运转的市场机制(有效市场)和科学健全的监管体系(有为政府),与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广泛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性指我国电力全产业街各个环节能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持世界领先的科技研究、开发和示范水平,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国际引领性指我国在电力投资贸易与标准制定、国际能源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等事务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够为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积极贡就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成后,我国电能在终端用能的比重在 70% 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在 95% 以上,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即我国电力系统趋近于能源系统。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 2035年,称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 1.0 阶段;第二阶段为 2036 年到 200 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 2.0 阶段。

在新型电力系统 1.0 阶段,电力在我国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得到持续加强,增量能源消费主要以电力消费为主,但总体来看电力仍然不是我国终端用能的主要形式。新增电力斋求在“十四五”时期绝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在1.0 阶段,我国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光伏、光热、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总装机到 2025 年和 2035 年分别达 11.2亿千瓦和 26.8 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分别达 43%和 61%。与之对应的是煤电装机的加速下降,2025 年我国煤电装机达到峰值 11.7 亿千瓦,随后进入峰值平台期,缓慢下降到2035 年的10.6亿干瓦,其中约一半为利用小时数只有 3000 多小时的调峰机组。


今天分享的是系列深度研究报告:《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与展望》。(报告出品方:北京大学能源研究所  )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公众号:【储能研究社】

储能研究社专注于分享储能产业领域:碳中和、储能、新能源、电力、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充电桩、换电站、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电池等上游产业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与展望(附下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