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译裴注】蜀书十四·姜维(5)
【1】阅读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史学要籍丛刊”(2016年1版,2018年3印)《三国志》
【2】《三国志》本传,市面上有不少翻译,裴注翻译较少,于是安记自力更生。该系列的出品,纯凭Up不靠谱的中文水平,故不存在任何权威性,请带着批评的眼光浏览。

P948

(接上一篇,从“臣松之以为”始)
我裴松之认为孙盛对姜维的嘲讽,不妥当。其时钟会大军已经到了剑阁,姜维和诸位将领扎营守卫险要之处,钟会不能够进军,已经(到了)商议回军计划(的地步),保全蜀国的功勋,就要达成了。但邓艾从捷径旁入,出现在姜维后方,到了诸葛瞻败亡时,成都自然崩溃。
姜维如果调转军队去解救国内,那么钟会就乘机袭击他的后方。当时的形势,哪里能够两头解救?责备姜维不能奋战绵竹(“节”怎么翻译?奋力将敌人节制在绵竹???),保护蜀主,不合道理啊。
钟会想要尽数坑杀魏国将领来造反,授予姜维重兵,令姜维作先锋。倘若魏国将领都死了,兵权在姜维手上,他杀了钟会,复兴蜀国,不是难事。
不合常理的事情成功了,(人们)就感到惊奇,不能因为事情出现偏差,就说不是这样。(我大概能意会,但是翻译不出来。应该就是说:姜维的设计无论成不成功都是奇谋,不能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导致事情失败,就不认可他的谋略——不以成败论英雄。)
假设田单的计策(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单,诈降后伺机反攻燕军而成功),不期遭遇不好的时机,也能说他是糊涂的啊!(反正你们得长颗心呐!不能可着姜维哥哥骂啊!)
③《世语》记载:姜维死时被解剖,(人们发现)他的胆如同斗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