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早期重要的盟友张邈和陈宫为何会背叛他?(下)

陈宫是曹操早期的重要谋士,当时曹操还是势单力薄的时候,陈宫就已经跟随他了。《三国演义》中说陈宫对曹操有救命之恩,历史上并没有。不过陈宫的功劳同样不小。陈宫是东郡人,曹操击败黑山军,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应该是在这段时间,曹操将陈宫吸收进来。没过多久,青州、徐州黄巾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战死,陈宫用自己出色的外交能力,说服兖州州吏,迎接曹操为兖州牧。因此,曹操对陈宫也是非常的信任。
随后曹操击败黄巾军,组建青州兵,如果不是之后的“兖州之变”打断了发展的进程,曹操与袁绍之间孰强孰弱还是未知数。但自从曹操占据兖州后,就开始有意的打压兖州本地的势力,而陈宫就是兖州本土势力的代表人物,曹操的打压,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缝。
致使陈宫背叛曹操真正的原因,在《为袁绍檄豫州文》中有所体现,曹操杀了兖州名士边让,陈宫也是名士,曹操杀边让让陈宫很愤怒,也很没有安全感,包括其他脱离曹操控制的兖州州吏和地方官员,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当然陈宫不打算一个人反叛曹操,他是一个谋士,最擅长的就是游说,功于心计。因此,他找到了张邈。
陈宫对张邈说道,“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并起,您有着宽广的土地和众多士兵,如今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您也算得上是人中豪杰,现在却受制于人,不是有损身份吗?现在兖州的军队随曹操东征,城内正是兵力空虚的时刻,而吕布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如果将他迎来,一同占据兖州,在此静观其变,见机行事,也许这样可以做出一番大业呢!”
张邈虽然和曹操是情同手足的至交好友,但是因为时局的转变,张邈对曹操也心中存疑,毕竟自己多次得罪袁绍,而袁绍又多次派曹操来杀自己,时间久了,张邈对此心存芥蒂,成了张邈的心病了,而对曹操也没有那么相信了,他害怕曹操有朝一日会杀了自己。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不如直接反击。
而且在诸侯讨董的时候,张邈也是一路诸侯势力,和袁绍,曹操也是平起平坐的。可现如今也是有了利益的冲突,张邈也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曹操入主兖州,而张邈以陈留郡作为资本。张邈也深知曹操的野心两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根本利益冲突,自己早晚成为曹操吞并的对象。
三、“兖州之变”
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在陈宫的游说下,张邈动心了,趁着曹操第二次进攻陶谦的时候,不顾与曹操的情义,联合陈宫、王楷、许汜等人背叛曹操,并将吕布迎进兖州。其他郡县长吏也脱离曹操的控制,在荀彧、程昱、夏侯惇等人的防备下,只有东阿、鄄城、范三县保存下来,可兖州大半都失手了,落到了吕布等人的手中。这就是“兖州之变”。
“兖州之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挫折,和刘备丢徐州是一样的。刘备丢徐州后可以说是穷途末路,不得已向吕布投降,再投靠曹操。而曹操与刘备相比有一个优势,就是他有袁绍的支持。即便如此,曹操也是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彻底收复兖州,浪费了很多时间。
兖州是曹操的老巢,如今失去了大半,曹操的兵马有的也随张邈、陈宫等人一起投奔了吕布,这对原本形势大好的曹操是毁灭性的打击,还好荀彧及时谋划,曹操才有机会东山再起。之后又夺回了兖州,打败了吕布,而陈宫,张邈最后也因此被杀,而张邈更是被株连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