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如何发展,最有见地是真极客
b站内有个up真极客,发过两个国产操作系统的视频,个人觉得最好
但是却没有配音,联系才发现对方不用必剪,是因为必剪没有linux平台的版本。
强烈建议b站的软件要兼容linux平台,国产操作系统发展这样好了,b站出的客户端建议兼容。
由于必剪没有linux平台的版本,真极客发的视频没有配音,他同意让我发,我发文字再转语音:
以下内容为真极客原创,写的极好的他原创评论,推荐了:
国产遥遥领先windows,在RISC-V架构上,国产操作系统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燃油车上,国产汽车仍落后丰田本田能老牌,但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国产弯道超车。
在国产操作系统上边,RISC-V架构就相当于汽车赛道上的新能源电动,一个可以让国产操作系统弯道超越的机遇。
得益于linux的完善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在在RISC-V架构上的兼容和优化,确实上遥遥领先于windows。
国产操作系统上边,华为鸿蒙,华为欧拉,银河麒麟,优麒麟,星光麒麟,微器人veket都已经早就开始RISC-V架构上测试适配。
RISC-V架构芯片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但是预计到2025年可以达到28%,该架构的芯片也将突破800亿颗。
倪光南院士也为RISC-V发声,称是我国CPU领域最受欢迎的架构,希望更多的企业能积极布局RISC-V。
在RISC-V时代到来的时候,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即将迎来大的爆发!
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崛起指日可待!
有很多网友误解国产操作系统崛起必然要超越windows才行?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像Android有打败windows了吗?其实没。
x86电脑桌面领域windows仍然是近乎垄断的存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Android的成功。
同样道理,在x86领域国产操作系统亦难以彻底超越windows。
所以国产操作系统应该学习Android一样,在新的领域超越windows就崛起。
有网友误解说国产操作系统生态——
在x86平台国产操作系统的确是弱势缺乏好的生态。
Linux在新架构上适配比windows有巨大的优势:就是windows下的软件没有源代码,没办法自行适配
但linux下边大部分软件都是开源的,可以自行去编译适配。
例如idm在windows的x86下能用,但在arm版本的windows上却没法使用,但是只在linux下边
例如fdm,它是开源的,即使官方未适配RISC-V架构,大家可以直接用源码去自行编译适配。
但是国产操作系统RISC-V架构上有先发优势,只要国产操作系统在RISC-V架构上做到第一的占有率。
那么生态自然就会起来,就是国产操作系统不能直接决定RISC-V架构芯片的发展,
但是好的操作系统适配必然能加速RISC-V架构芯片在国内的普及,
然后国产操作系统成为RISC-V架构最好的适配操作系统,若RISC-V架构芯片发展起来之后,生态自然发展起来。
例如在手机领域的Android系统。
既然国产操作系统在RISC-V架构上领先,是否必然能做到RISC-V架构上最好的适配操作系统?
在这里大胆断言,若能做好这一件事,国产操作系统在RISC-V架构芯片上必然崛起——
就是国产操作系统华为欧拉,阿里龙蜥系统,银河麒麟,优麒麟,开放麒麟,微器人veket……要建立兼容的统一生态平台。
才能扫清发展障碍。
如果国产操作系统能做好这件事,在RISC-V架构芯片上,国产操作系统必然能像Android一样成为主流。
很多人对linux碎片化问题认识不足:
以软件包为例好了,若你开发了个软件,打包给win平台只需要提供一个exe就够了,但是给linux平台打包:
你得要提供rpm,pkg,deb,zip……这还不算可怕,可怕的是即使你提供了deb,
一个在veket运行良好的deb,但却不能保证在优麒麟和银河麒麟上运行起来,甚至于即使你提供的是类似于:
flatpak或AppImage这样的近乎绿色的软件包,也有很多兼容问题,很多AppImage的软件包在redhat这样的使用库比较旧的发行版
上也运行不起来……
所以不解决好碎片化问题,linux就是一盆散沙,这是linux发展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产操作系统崛起,必然要解决好这一个拦路虎才行,那么问题来了:
国产操作系统华为欧拉,阿里龙蜥系统,银河麒麟,优麒麟,开放麒麟,微器人veket……什么时候能建议统一的兼容生态平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