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后,他们还是决定离婚
《非诚勿扰2》里,有一段“离婚典礼”。
黑婚纱、黑玫瑰、黑马车,两位“旧人”入场。
剪喜字、读誓言、还戒指,夫妻正式变熟人。

当初风风光光娶你回家,现在体体面面送你回人海。
离婚证一到手,两个人散买卖、不散交情。
再看这个片段,觉得既幽默又讽刺。
最后离婚的两个人都喝多了,分别被搀扶上车。
前夫说:以后你要是想我了,随时给我打电话。
前妻说:以后你别给新认识的人花太多钱。
他们拥抱在一起,难舍难分,分明是有爱的。
但情绪是冲动的,日子是清醒的;
他们也都觉得,分开以后会对各自都好一些。
这两天,“离婚冷静期”一直备受讨论。
简单来说就是,离婚步骤变多了,时间线也拉长了。
如果有一个人反悔,那么这个婚就不好离了。

有人说,冷静期可以有效降低离婚率,挺好;
也有人觉得,人家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离婚了,干嘛这样阻挠。
其实在我看来,离婚冷静期根本不是最重要的。
从拿上结婚证和户口本,踏入民政局准备离婚开始;
这对夫妻的关系,就已经心生嫌隙了。
30天,治好感冒容易,治好感情难。
根本过不下去的两个人,再看一眼都是厌烦。
与其争吵,离婚能不能像删好友一样简单。
如何避免走到这一步,才是降低离婚率的关键。

我见过很多夫妻,并非离婚的时候太冲动;
而是结婚的时候,不够冷静。
寻着了一个还不错的人,看着几项优点,就忍不住想共度余生。
前阵子朋友的房子交付,叫我陪他去看看验收。
到了地方,他先是仔仔细细地把墙体看了个遍;
又拿着小榔头,叮叮当当地敲瓷砖。
我边帮他检查门窗,边夸他:“没想到你够仔细的。”
他头都没抬,回了我一句:
“搞不好就是一辈子的事,不仔细点能行吗。”
说起来,这买房子和谈恋爱结婚是一样的。
谈恋爱就是选房子,你要找位置、价格合适的、采光朝向好的;
优点够多了,你才觉得暂且能定下来。
而结婚就是验收,你非得一丝不苟地,把这房子的缺点都检查明白了;
才能有问题赶紧解决,省得住进来以后糟心。

认识一个做室内设计的姑娘,曾有过两段婚姻。
第一个很老实会做家务,第二个有趣又会赚钱。
她当时只凭着这两个人的优点,匆匆进入婚姻里。
却又在逐渐鸡毛的生活里,节节败退:
老实的那个没有一点主见,对自己的事业也没有规划;
会赚钱的那个实在太忙,她在他心里只有30%的比重。
下过雪的平原一望无垠,确实很美;
但唯有雪化了,地表显现出来,你才能看到其中的深坑。
不是说有缺点的人不能结婚,而是起码你应该是冷静而清醒的。
在携手走过人生的路上,才能避免踩到这些坑里去。
爱情充其量是婚姻的半成品,而且是最好看的、包装的那层。
优点、承诺、物质给的安全感,大多是虚的;
脾气秉性、底线和人品,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看,我反而不希望,离婚像分手那么简单。
因为当你不抱退路、胸有成竹地进入一段婚姻;
这段结合对你们两人而言,都可以更笃定幸福一点。

《非诚勿扰2》里有句话说:
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意思是:任何一个结婚对象,都是有瑕疵的;
在结婚这个事情上,悲观一点是明智的。
50集的电视剧,起码要20集,男女主才能走到一起。
然后甜蜜不了几集,就会发生矛盾、误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然电视剧不是真正的生活,可它来源于生活。
现实中的夫妻,如果能在一起50年;
很可能甜蜜的时光,也是屈指可数的。
初见的欣喜、热恋的激动、新鲜感的浪漫;
都掰碎了揉到50年里,必然平淡。
像我邻居家的老夫妻,到现在出门遛弯还牵手;
可指尖触碰时,两人还会有恋爱时的心动吗,早没了。
“左手牵右手”总被贬低成乏味和厌倦。
可对于熬过几十年的夫妻来说,这叫搀扶。
婚姻本就是日复一日的、甚至是很无趣的生活。
很多人婚后发现,对方和恋爱的时候不一样了:
有趣的变乏味了,精致的变邋遢了;
耐心的变暴躁了,可爱的变不可爱了。
但我们不能总是拿着恋爱的标准,去要求婚姻。
婚姻的考验,比上面这些变化难多了。
它难的是,两个人吵架之后还能拥抱;
无论日子多苦,都没想过离开;
在无话可说的日子里,给各自空间。
那些过不下去的人,很多不是最开始找错了结婚对象。
而是没有能经营好婚姻的本事。
换100个泳池,旱鸭子也学不会游泳;
换100个厨子,不吃辣的人也享受不了川菜。
如果你压根没有想好,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劝你不要急着碰婚姻。
不是因为有了“离婚冷静期”,不好离了。
而是人到迟暮,当你的轮椅后面需要一双手,推着你去看夕阳时;
我希望那是你一开始爱上,就没有后悔过的人。
来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