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霜降)一场游戏一场梦

2022-10-23 18:22 作者:弱水三分  | 我要投稿

游戏大概是人类的天性。

玩打仗游戏、弹玻璃球、拍卡片、扔沙包,都是开心的童年回忆。扔沙包大概可以算作体育类,长大点开始打乒乓球、踢足球、打篮球,都是凑个热闹,我还是喜欢不太需要运动量的,简而言之,从小就是宅。

我学象棋很早,是小时候爷爷带的时候启蒙的,入门也算快,跟爷爷学了不少“着子”,差不多就是“杀着”的意思。初学如此有趣的游戏,自然又菜又爱玩,到处找人下棋,跟二叔学到的五六炮后来成为自己先手常用布局。后来有了CCTV5,午间会播一段棋牌节目,正好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看。国际象棋也学了规则,围棋找来了几本书自学,不过直到中学才有人可以一起下。五子棋相比之下就简单了,知道了禁手和五手两打,但不感兴趣。桥牌则是没看明白规则,特别是叫牌是什么,后来上大学专门选修了桥牌课,但说实话还是没有完全搞懂,不过知道了计分体系的复杂完备,不是抓起就打——那就更难成局了。

不过扑克牌还是一直玩的,毕竟是人民群众这么喜闻乐见的项目。小时候和爸妈一起打跑得快,也叫争上游,是永远温馨的记忆。上大学后打牌就多了,升级/80分/炒地皮成为主要娱乐项目,各地规则细微区别衍生出的不同玩法都有尝试,周末基本固定组局,还打过通宵——是青春的回忆。后来出现了玩法更大众的掼蛋,就只是合群的娱乐了。

说到卡牌游戏不得不提三国杀,我是某年寒假朋友集体聚会的时候接触到的,基本算是最早一批玩家,第一次玩甚至没有卡牌,是作东的朋友打印出来的纸片,游戏也是他推荐给我们的。一群人在规则将牌都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玩得不亦乐乎,回到学校就去买了卡牌,读研期间经常组局。后来OnLine上将越出越多也越来越离谱,慢慢就退坑了,现在这游戏已经阴间得快认不出了,居然还没凉,也是不容易。

 

现在说游戏一般就是指电子游戏了。其实也不是新鲜玩意,小时候就有游戏厅/街机厅,用游戏币玩的,游戏在那年头本身就被人看成不务正业,电子游戏提供的感官刺激又远非当时其他娱乐能比,被称为“电子海洛因”,但我从没去玩过。红白机上的魂斗罗、沙罗曼蛇、超级玛丽、冒险岛、小蜜蜂、炸弹人、台球等经典游戏自然是不可能错过,有时和父亲一起玩,有时和堂表亲一起玩,还是有点上瘾的,还好家里管教得严。

有个小学同学家境很好,早早买了电脑,上面还有电脑游戏,这可太新鲜了,我在他家围观了绝代双骄、英雄无敌3和仙剑奇侠传,还把仙剑借了回去,从此开始了在虚拟世界的漫游之旅。

最早玩的电脑游戏除了纸牌、扫雷,大概是仙剑还有大富翁2和三国志英杰传——这游戏我到现在还在玩,后来就是经典的大富翁4、金庸群侠传,跟舅舅和表弟一起玩的红警2,以及个人觉得最为有趣的RPG阿猫阿狗。当时国产RPG正是井喷的黄金时代,不过还在上中学的我自然是没条件体验,即便家里很开明,盗版盘也不贵。同一时期大致还玩过仙剑二和红警2(包括尤里的复仇)、魔兽争霸3、三国志9,还有一款叫剑灵的冷门游戏BUG巨多但很有特色可惜没玩完,当时大火的星际一直没能上手,也就算了。另外就是上网打牌和下四国军棋——那时候上网“冲浪”就算潮了,当时联众平台的玩家素质可比后来普及的QQ等若干游戏平台用户高得多了。

上大学后变得自由许多,而且有了手机。当时手机还是像素点的,游戏自然很简陋,只有贪吃蛇之类的,倒是不少人用的电子词典/文曲星上有MUD游戏。网吧我大概只去过一两次,固然是囊中羞涩,也确实不觉得有什么好玩。后来有了笔记本电脑,就玩开了。上铺的兄弟喜欢玩街机复刻的拳皇97,每晚熄灯后把外接键盘敲得噼啪响。我和同学们玩魔兽对战或单机、玩三国志11、玩大富翁5、玩剑仙三但是一直没玩外传、还有仙剑四和五,对传奇等网游一直不感兴趣,也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乐此不疲。但是一算账,网游是真赚钱啊,哪怕是个没名气、画面一般又完全不知道进去玩啥的网游,那玩家数量都让人眼晕。单机游戏特别是RPG再怎么强化剧情美工3D引擎,也卖不出多少正版——当时没有STEAM也没有如今的版权意识——果然被网游逼得没活路了。

网游我只是不玩MMORPG,哪怕优秀如魔兽世界也没玩,可能没钱还是重要因素。不过Dota类游戏很上头,澄海3C不算,先是接触到信长之野望,然后是真三,是被隔壁宿舍的朋友带的,基本也是和他一起开黑,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霜降冬至”的ID名,到大四玩起Dota就一发不可收拾,学校里直接能组起战网BN,也去浩方、11等平台打,甚至工作后有段时间还和同事中午一起开黑,但是越打越菜,环境也越来越差,常有开挂的,再加上没时间,就撂下了,也不会去玩Dota2或者王者荣耀之类的了,偶尔重温一下仙剑、天河传说等等。

 

父亲一直不反对我玩游戏,也时常提醒我不可玩物丧志。记得父亲曾问我游戏有什么好处,我举了几个自认为比较上档次的游戏,说这个可以学到什么、那个可以锻炼什么,父亲则从普遍意义上说了他对游戏的看法和认为的益处,具体我已记不太清,但深感教益,后来总的来说没有掉进这个坑里,还是让游戏发挥了有效的调剂作用。

父亲曾为我编程做过一个弹板游戏,很简陋但确实可以玩,可惜也没激发出我对编程的兴趣。大三时我曾想用RPGMaker自己做个游戏,剧本大纲和设定都差不多了,也陆续做了二十几张地图的剧情,后来数据丢失,也就没了热情。前两年为女儿做了个以她为主角的小游戏,希望将来她试玩的时候会喜欢。

现在手游和网游的质量,特别是画面比以前要强得多,但我既没时间也没兴趣去体验了。隔三五年翻出DotaAI、冰封王座兽族战役、仙剑一或四来打一打,平时还在玩的都是老游戏,文明4、三国志英杰传、英雄无敌3,一两个星期玩个几轮或者一关,节奏慢到神经只受半小时刺激,大富翁4电脑已经不支持了也懒得去找怎么能玩起来。就像魔兽世界怀旧服开服挤爆一样,我们的游戏时光或许就停留在了时光的游戏里。


(霜降)一场游戏一场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