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人大公管院行政管理考博解析、参考书、热点分析、研究方法

2021-09-25 14:02 作者:我爱学习kaoyankaobo  | 我要投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1年“申请-考核制” 博士生招生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建于2001年6月,目前下设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6个教学研究机构,其中行政管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院长为杨开峰教授。作为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高地,我院公共管理学科在2011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在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7年,我院MPA项目通过国际权威组织全球公共管理院校联盟(NASPAA)认证,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荣获A+。2019年以来,学院新增大数据公共治理二级学科、全球城市治理全英文硕士双学位、应急管理二级学科。

公共管理学院下设9个博士点:房地产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50人(含硕博直通14人、直博生3人)。

我校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直通)、本科直博类型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不低于5年。我院实行“申请-考核制”。自2021年起,除高校任课教师、研究机构专职研究人员和国家专项招生计划外,学院只接收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全日制)的考生报考。

1、报名时间  2020年12月20日10:00-2021年2月15日17:00。

2、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报名后须将申请材料纸质版于2021年3月15日前快递(建议选择顺丰或者EMS快递)至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109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请不要提交原件,只交复印件,注意:所有材料一律不退,材料包括:

(1)个人信息表(见附件一);

(2)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内容在学信网报名网站上下载,封面封底在“必读材料”下载,务必下载完整,这是重要的档案材料);

(3)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

(4)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证明外语能力的成绩单(如英语六级、托福、雅思等)、以及各种证书复印件;

(6)个人陈述: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总字数不超过5000字;

(7)两名相关学科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信(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请于网上报名并网上交费后,从网报系统中下载由专家在信封密封处签字);

(8)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究计划:(考生自行用A4纸打印,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间距,内容包含拟研究的问题、知识储备、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研究计划须由考生亲笔签名,字数不少于1万字。);

(9)《科研情况一览表》(附件二);

(10)学术代表作(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未发表论文均可);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

(11)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供由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4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12)其他《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需要提交的材料。

3、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包括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能力评价。

学院研究生教务部门负责审查申请材料,具体对申请者基本素质、外语水平、研究成果进行审查;各专业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负责评价科研能力,具体对申请者的个人陈述与推荐信、科研能力(研究计划书和研究经历)进行综合考核。该考核结论是申请者进入复试的最重要依据。

资格审查须如实记录,认真填写统一格式的审查记录,由学院研究生教务部门妥善保存备查。

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者名单,经由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最终确定参加复试考生名单(硕博连读生复试名单须报培养办复核),由学院统一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4、复试考核

(1)复试比例:参照报名申请情况,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

(2)复试名单将于每年4月初在我院网站上公布。

(3)复试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

(4)复试内容与形式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成绩加总为考生总成绩,各占50%。

笔试为闭卷考核,由学院组织,总分150分,其中专业知识100分(含专业知识70分,研究方法30分)、外语50分,考试时间为3.5小时,通过笔试的考生进入面试。

面试由各专业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负责,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部分(含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100分。

笔试时长:

第一部分:专业课笔试,自考试正式开始起,60分钟。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笔试,自考试正式开始起,30分钟。

第三部分:外语笔试,自考试正式开始起,30分钟。

(5)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

跨一级学科(含专业学位)报考原则上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管理学、经济学),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及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

5、确定录取

学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管理办法》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招生办,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的名单在中国人民大学研招网予以公示。

复试成绩计算:专业知识笔试42分及格,研究方法笔试18分及格,外语笔试30分及格、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及格,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60分及格,需加试者须加试合格,即为复试合格。


北京地区管理博士点招生学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政治学系-行政管理)

中央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一、关于专业课参考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

《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常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4版),威廉·N·邓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行策与公共事务》(第10版),尼古拉斯·亨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另外导师的论文 时事热点等这些都要关注收集


二、人大(公管学院)专业考博真题


三、招生信息:

各专业详细录取人数:(不含硕博连读人数)

120401行政管理 

2018年:12人(其中对口支援3人);

2017年:13人;

2016年:9人;

2015年:10人;

2014年:8人;

公管院历年招生录取人数分析:

2021年进入复试159人,实际录取57人(含统考37人)

2019年进入复试121人,实际录取63人;

2018年进入复试121人,实际录取53人(统考41人,硕博8人,对口2人,骨干2人);

2017年进入复试人数106人,实际录取56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人);

2016年进入复试63人,实际录取52人(统考44,骨干计划1,硕博连读7);

2015年进入复试74人,实际录取55人(统考48,骨干计划2,硕博连读5);

   解析:根据近两年数据可以简单分析出,每年统考生人数是在40人左右。每年报考人大公管学院的博士还很多的,竞争也是相对激烈的,报录比大约在8:1-7:1之间,进入复试的话被录取的机率还是很大的,这个比例约在1:1.5之间。   


2022年人大公管院行政管理考博解析、参考书、热点分析、研究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