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因为太空,就在那里——《王立宇宙军》观后感

2018-12-22 16:36 作者:EdwardGLiu  | 我要投稿


Well,spece is there.

是的,太空就在那里。

——约翰·肯尼迪,《我们选择登月》,1962

 

这篇稿子,其实是我的选修课,动画鉴赏的作业。既然要写一篇动画的观后感,那就干脆也作专栏稿发出来好了。

原本嘛,选修课,看看动画拿学分,多愉快,对吧。课上放了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嗯,老师眼光不错嘛;放了今敏的《盗梦侦探》和《千年女优》,恩,好选择,虽然我更喜欢《东京教父》;放了《我的邻居山田君》,恩,有趣的选择,但我认为这部动画做TV动画可能更合适,但是吉卜力不做TV动画。

这个学期看的这些片子里,有一部片子的选择让我最为感到惊讶,感到这个老师着实有水平,同时也是课上看的所有动画里最不合适的一部:

1987年上映,GAINAX制作的《王立宇宙军》。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请酌情阅读】


之所以说《王立宇宙军》不合适,是因为这个片子太硬核了,看过很多动画的老炮儿们啃起来都吃力,更别说是拿来这种非专业的选修课上来放。那天放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整个人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随手举几个例子,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山田尚子的《玉子爱情故事》、汤浅政明的《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细田守的《穿越时空的少女》,都很适合拿来选修课上放,为啥偏偏选了个这么硬核的《王立宇宙军》?别说放在今天硬核,放在30年前也是一样的硬,GAINAX烧了万代8亿日元,结果票房只有3亿4千万,本想着做完《王立宇宙军》就解散的GAINAX欠了一屁股债,为了还钱被迫继续经营。要是《王立宇宙军》没赔钱,我们也看不到《EVA》的诞生,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我也算看过了不少动画,自认为也算是个老油条了。在上选修课之前,我就看过《王立宇宙军》,只是了看一眼庵野秀明传说中的火箭升空作画。太硬核了,实在是太硬了,连我都有点受不住。



现在的日本动画,或者说整个日本社会都给人一种过于拘泥于细节的感觉。但是30年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广场协议还没有展现獠牙,日本的泡沫经济还没有破裂,当时不少日本动画作品的格局和眼界就像他们的经济一样——豪迈、自信、广博,比如《宇宙战舰大和号》、《银河英雄传说》、《风之谷》,以及今天说的《王立宇宙军》。

《王立宇宙军》的剧情结构上是一部叙述英雄的史诗。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提出的各文明的神话所共通的模板,我们都能在《王立宇宙军》的主人公希洛兹古身上看到。约瑟夫·坎贝尔的提出的神话基本模板,与剧本通常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相吻合。在《王立宇宙军》中,希洛兹古一开始混日子,在遇到莉可妮之后踏上了英雄的旅程,在遭遇挫折后也曾内心动摇,但最终坚定决心飞上了太空。这是一个架构标准而完整的英雄史诗,辅以窥斑见豹的世界观和细致精巧的作画,表现得更为豪情万丈。

但是,《王立宇宙军》的剧本架构无可指责,但在演出节奏上有很大的问题,这也正是我所言这部片子“硬核”的原因。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前50分钟非常无聊沉闷,就像是在记流水账一样,缺少铺垫、叙事线索和衔接。连我这种老油条都得硬逼着自己,抱着一颗“为了庵野秀明的火箭发射作画,再无聊也要看下去”的心才算是熬了过来。当年的观众可不知道庵野痞子的神级作画,口碑不佳票房暴死也是毫不奇怪。但是影片过半,节奏突然开始快了起来,直到最后战争爆发、火箭发射的那一段名场景,坚持下来的观众便会打心底里感叹一句“啊,扛到现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年做《王立宇宙军》的这帮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平均年龄只有24岁,万代又投资了这么大笔钱,他们哪见过这么多钱啊,于是可劲地烧,想做什么全部一股脑地全往里面加。结果就是《王立宇宙军》的画面在赛璐珞动画时代可谓无出其右,世界观和背景设定全靠海量的细节呈现,但是节奏失衡、成本失控,最终酿成了票房惨败。



站在商业的角度,《王立宇宙军》无疑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但若站在一个动画观众的角度而言,这是一部让人极为震撼的作品。

看一看《王立宇宙军》的主创团队,导演和编剧山贺博之、分镜和机设樋口真嗣、背景设定田中精美、人设贞本义行、作监庵野秀明,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成了后来日本动画届的金字招牌,再看他们年轻时制作的《王立宇宙军》,便毫不奇怪他们今天在动画界能有如此高的名望了。

王立宇宙军的世界是一个架空的世界,而GAINAX这群疯子,我只能用疯子来形容。对背景设定事无巨细,又不特别强调,还得硬塞进一部两小时的动画电影内,全靠观众不经意从细节中发掘和感受这个世界。小到陈设、文字、货币、机械运动、衣着风格,大到社会风气、国家运行和这个架空世界的国际关系,都在这部两个小时的动画电影中被展现出来,而且没有靠大段大段的说明性旁白,而是被恰到好处地被安置穿插到画面细节和剧情台词中,整个世界饱满而自圆其说,给观众一种这片子是“拍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

《王立宇宙军》却在事无巨细的架空世界中,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故事:一群被排挤和轻视的宇宙军,克服万难,最终成功飞上太空。然后,就这样就结束了。在80年代一众世界观宏大、剧情雄浑瑰丽、故事展开天马行空的动画作品中,《王立宇宙军》就是个同类中的异类。

整部电影中,我们能很明确地梳理主人公希洛兹古的成长脉络,一开始满怀抱负却被分进宇宙军里混吃等死,与莉可妮邂逅后主动请缨成为宇航员,随后因为自己一拍脑袋的冲动和外界的质疑声中产生动摇,在实验失败爆炸、莉可妮家被强拆和遇遭遇刺杀后,希洛兹古再度坚定了决心,转场后就算是大军压境、违抗命令也要飞上宇宙。这种从一时冲动到执行计划中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是一个常用而且好用的剧情架构,配合上征服宇宙这个宏大的叙事主题,却能顿时就凸显出了故事的史诗感。



故事很简单却也很动人,主人公成长的脉络也非常清晰,却对人物的性格刻画上却略逊一筹。由于转折时缺乏足够的铺垫,显得有些突兀,这使得观众初看电影时难以解读和代入希洛兹古心理和行为、也感到莉可妮仿佛是个神棍大忽悠。本身作为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却对希洛兹古的行为动机描述得不甚清晰,主动成为宇航员也不是为了什么民族大义人类进步,只不过是为了讨得莉可妮的欢心而已。这增添了人物的现实感,却也造成了人物的刻画相对于宏大的叙事而言,显得有些德不配位、不够饱满。考虑到《王立宇宙军》是一群20来岁的新手制作的作品,这样的结果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实际上,电影长度已达两个小时,若是再着笔墨去完善人物性格,只会显得更加拖沓与冗长,而且会让原本就是灾难的预算更是雪上加霜。考虑大局,便在“叙事完整充实”和“人物个性饱满”之间选择了前者。



我对老动画没什么特殊的感情,而专门跑去看《王立宇宙军》就是为了看一看30年前痞子神一般的作画,赛璐珞动画时代的巅峰之作。

看完《王立宇宙军》之后,真的觉得这部片子生不逢时,太过于超前了。放到今天用3D、CG或者电脑绘图,那个画面效果轻轻松松,省钱还省力。但是当年的GAINAX就是不信邪,就是硬要打破时代与技术的限制,所以就造就了《王立宇宙军》极为优秀的画面和爆表的成本。

现在很多作品喜欢采用写实系作画,强调光影和人物动作的真实性,不过这都是数字化时代以后的事了,赛璐珞时代的动画相对不那么强调写实性,动画的张数也比较少,这也没办法,为了压缩成本只能如此。《王立宇宙军》却在赛璐珞时代大胆地采用了写实系作画,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成本与低效率。但GAINAX这帮发烧级疯子才不管这些,既然要做就要把最好的东西呈现在观众面前,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王立宇宙军》里所有人物灵活自然还从不走形,场景细节也刻画得认真而精细。而在运动镜头时,物体的运动轨迹、光影变化、透视,爆炸后每一片碎片都具有独立的运动轨迹、烟尘有自己的光影和扩散方向,都符合现实中的样子。今天运用新技术,这些效果都很容易达到,但《王立宇宙军》可是30多年前的作品,每一条管线、仪表盘、铆钉、每一片爆炸碎片和爆炸烟尘,都是纯人工一笔一笔地画出来的。火箭升空时脱落的隔热瓦,在那个没有CG的年代,八万片隔热瓦碎片都是庵野秀明一块一块全部纯手绘出来的,每一块碎片的运动轨迹和透视都符合运动逻辑。而且,高潮部分的战争场面,更是采用了远超同期赛璐珞片张数超豪华配置,确保了镜头的流畅与运动的张力。而制作组更是到NASA学习和观摩火箭发射时的场面,于是才有了希洛兹古升空时那段经典的发射场景。这都是成本啊,满屏都是福泽谕吉在燃烧。

对于细节和画面的极致苛求,既是《王立宇宙军》在商业上大失败的原因,同时也是被后人赞扬与传颂,奉为一代经典的原因吧。



肯尼迪的登月演讲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那句“我们选择月球,非因易,只缘艰。”但谈起《王立宇宙军》,我却更能想到同出此次演讲的另一句话:“因为太空,就在那里。”

1986年的世界,冷战末期,苏联颓势已现,中国日渐崛起,新思潮与迷思将带领人类文明走向何方?1986年的日本,战后婴儿潮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前夕。那个时候的日本,因为经济奇迹而自信与骄傲;那个时候的日本动画,富于浪漫与胸怀。我想,当年GAINAX的那帮年轻人,在《王立宇宙军》里除了满怀浪漫与抱负之外,也添加了年轻人对当时的日本和世界格局的思考吧。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美国和苏联的飞船在太空中对接。世界两大阵营仍是相互对立,却有逐渐缓和的迹象,人们开始对冷战进行反思,和平与反战的思潮在全世界蔓延。那个时代成长的少年们,便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倾注到《王立宇宙军》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我们能在《王立宇宙军》中看到诸多关于那个架空世界的大局的描述。比如宇宙军被当做引诱宣战的牺牲品,邻国为了争夺火箭而悍然开战,比如身为宇航员的希洛兹古在看到路有冻死骨时产生的动摇,在遭到讥讽、抵制甚至是刺杀时对航天事业的自我怀疑,对于王国粉饰太平的感触,对于自身存在目的思考……《王立宇宙军》只有可能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被创作出来,并镶嵌着彼时还是愣头青的动画大师们对于一个时代的思考与回忆,并穿越时空,被今人所看到。

征服与探索未知,是人类的本能。山贺博之、樋口真嗣、田中精美、贞本义行、庵野秀明、冈田斗司夫,这些今天的动画圈大佬,当年不过是一群20多岁,初次制作大项目的毛头小子罢了,却像片中的宇宙军一样,怀抱着对未来与梦想的憧憬,充满了对动画人生涯的意气风发。



希洛兹古在片中大部分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上太空,但是当大军压境,上级下令撤回时,他们却拒绝了撤回的命令;

现实中,今天时常有人问道,为什么要浪费钱去太空探索,而不是用这些钱去扶贫赈灾;

希洛兹古和现实中的航天人都会说同样一句话吧:

 

“因为太空,就在那里!”

 

EdwardGLiu

2018.12.21


因为太空,就在那里——《王立宇宙军》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