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也失误?曾犯下2个大错:放了该杀的小人,杀了该放的大将
在众人的心中,诸葛亮被视为华夏历史中,极为高明的谋士,甚至有时会被后世许多人“神化”,尤其在之中,诸葛亮更被描绘成神人一般。

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确实是极具才能,不然也不会被委以重用。可是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哪怕诸葛亮再怎么才智无双,他也有犯错的时候,而在他一生之中,就曾犯下了两个大的错误。
他先是放过了一个该杀的小人,而后又杀了一个本该放过的大将。后世许多人认为,如果诸葛亮没有犯下这两个错误,留下败笔,那么蜀国的最后命也不会如此凄惨。
一、卧龙出山惊天下
相传诸葛亮从小就聪慧无双,读百家书、学百家技,尤其对奇门遁甲、周易八卦之术颇有研究。

他自小便随其叔父生活,后来他的叔父去世,他才隐居茅庐。
当然,虽是隐居,但诸葛亮并不避世,也结交了几名好友,其中便有徐庶一个,徐庶深知诸葛亮的大才,对其佩服不已。
彼时的诸葛亮并不想出世,是以他的好友们都在外成为官吏有了作为,而他仍然在草庐之中,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建安十二年,刘备听徐庶的推荐,知道了身怀不世之才的诸葛亮,不惜亲自前往拜访。
前两次都因为诸葛亮的故意安排,刘备并没有见到他,而刘备第三次的拜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的本人,经过一番详谈之后,才请得诸葛亮出山。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很多人眼中是诸葛亮本不愿意出世,所以一而再地拒绝刘备,也有人认为是诸葛亮在考察刘备的心性以及诚意。
这两个观点并没有错,但是难以保证的是,这其中未免还有诸葛亮的别的想法。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如果太容易就让刘备请出山了,难免让刘备对其不重视,更何况当时的刘备麾下,并没有谋士。因此就不得不怀疑,诸葛亮此举,有故意提高自己身份的嫌疑。
不过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能否认的是,诸葛亮确实是身怀大才。

在他出山辅佐刘备之后,刘备的势力确实是越来越大。而且利用他无双的智谋,为刘备解决了诸多难题,甚至还有许多“发明”,都成为了蜀军打胜仗的关键。
草船借箭、赤壁斗志、大摆空城计等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述说着诸葛亮的智谋,不仅如此,木牛流马、八卦阵的等一系列的发明也证明了他的才智。
有道是“卧龙一出,天下惊。”诸葛亮的出山确实改变了当时天下各大势力的格局,他的才智也让无数人为之惊叹!
纵使诸葛亮智谋无双,才智过人,但他终究还是一介凡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文已经说过,“神人”诸葛亮也曾犯下的这两个错误,那么,究竟是哪两个错误呢?

二、放错一人,杀错一将
要说诸葛亮犯下的这两大错误,都是在诸葛亮晚年,身患重病之时。
当时的诸葛亮手下有两名干将,一个是杨仪,另一个就是魏延了。
杨仪此人能力一般,却好大喜功,而且生性乖张。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对诸葛亮是服服帖帖,表现得极为忠顺,但是在诸葛亮死后不久,就开始将他原本的性情表现得无疑。
他不仅经常瞧不起同僚,甚至总是标榜自己的功绩,惹得蜀汉大军中其他的臣子对他尤为不喜。

在他奉命诛杀魏延之后,更是以蜀汉最大的功臣自居,常常对他人指手画脚。
如果仅是如此,那也只能说他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算不上什么大恶之人,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当他看到蜀军失势,甚至毫不避讳地流露出他想要投靠魏国的异心。
这可是叛逆之罪,蜀汉的群臣们当然不能容忍,于是将其诛杀。
诸葛亮一生最痛恨不忠之人,因魏延生反骨,就处处对魏延不喜,而真正怀有二心的人,却是他一直百般忍让的杨仪。

不得不说,诸葛亮对杨仪的纵容,对杨仪的屡次放纵忍耐,致使杨仪做出了许多有伤蜀汉的事情,是诸葛亮一生中的大错之一。
要说诸葛亮最大的错误,那就是逼死魏延这件事了。
自从魏延杀自己上将,投靠刘备大军开始,诸葛亮就对天生反骨的魏延极为不喜,要不是刘备以权压人,没准诸葛亮早就把魏延给斩了。
在诸葛亮晚年时,当年的蜀国五虎上将的雄风早已不在。而蜀国的最高战力,只有一个姜维,其次能征善战的武将,就要数魏延了。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是毫不顾忌地下达命令,只要魏延有一丝叛变的迹象,就让杨仪等人,将其斩杀。
最后魏延是不得不起兵自保。但是无论如何,魏延对待蜀国那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的。相较于杨仪,魏延可是绝对的忠臣,可还是被杨仪所杀。

魏延死后,本就战力不足的蜀国大军,更加地雪上加霜,这更加速了蜀国的灭亡。不得不说,诸葛亮下令斩杀魏延的这个决定,可能是诸葛亮一生之中最大的败笔。
三、英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英明一世,晚年时却糊涂一时。如果不是诸葛亮一时心软,放过了一个奸诈的叛逆小人,如果不是诸葛亮对魏延心生偏见,百般不喜,或许蜀国的结局,也并不一定会如此凄惨。
不过,虽然诸葛亮晚年犯下了大错,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诸葛亮立下的汗马功劳,以及许多足以影响后世的功绩。
况且人无完人,诸葛亮虽然怀有大才,但是在识人用人方面,他可能确实略有欠缺。
比如马谡之事,就是诸葛亮用人方面的一个污点,当年刘备那么警告他,他都不听,不还是没有看透马谡的本质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自出茅庐、惊天下之后,他穷极一生都在为蜀国的大业而忙碌,鞠躬尽瘁,而蜀汉的没落、甚至是灭亡,都不能说是诸葛亮的错,或许只能说是时运不济,天命所归吧!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