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观察 48:碳素纪元,皮切签名版,奔腾Max

碳素纪元。
如果盲打,你可能以为这是一把OC。手感介于小球时代的OC和大球时代的钻石五之间。很容易就能加转,这是中小力量下比碳素王朝优化的地方。底劲上,比蓝标和W968更足是不现实的。但到了斯帝卡这价位,到底力量还是够。甜区确实很大,防守虽然不是Viscaria那种硬支撑,但有些自动上台。不过判断是否适合你的关键点在于:虽然防守时有些自动挡,但不是蝴蝶芳碳板那些硬实感,而是带着些震手的有点虚;如果你习惯蝴蝶芳碳,不合适。如果向来喜欢斯帝卡和亚萨卡那种酥脆手感,很不错的选择。(四月份笔者在B站拍了段碳素纪元的视频。)

标识。
一个成功的品牌,发展到后来,一定在手感上给予了消费者很深的印象。达克是以桧为贵,尼塔库是精致做工下的温润手感,亚萨卡是木屋风味巧克力威化饼干般的酥脆。但是,木屋工艺做不了好的芳碳是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亚萨卡的方向。国产的竞技者Power虽然风评还不错,不过区别于本来的瑞典风味。选择国产,不单纯因为成本,可能因为更能把握品控(很多品牌不是做不了好板子,而是无法稳定地将同一款板子做好)。向左还是向右,是个有趣但困难的问题。

缺点。
决定一块板子是否最终合适,关键不在于它的最大优势是什么,而可能是它的缺陷能否被接纳。笔者放弃Boll Spark手柄的特注Inn ALC就是因为那手柄握着不稳当,放弃W968也是同样的原因:前端过幼。尽管品牌方可能认为这能强化拉冲时的鞭打效果,但无疑舒服贴合的手柄更容易让人相处愉悦。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笔者花了这么多心思在重明鸟和巨齿鲨的手柄上。斯帝卡的Pen柄胜在正手发力,亚萨卡的手柄胜在横打,那有没更完美的手柄呢?

36度。
中国球友向来更喜好更高硬度更强威力的套胶。所以品牌商在国内行货上大都只配置Max(或2.1mm)的厚度,有小众要求的球友不得不海淘2.0或1.9mm的。万世合速度星硬壳36度,在弹或撕时仍然有不错的质量,不过减力封挡时有些掉球,而且主动进攻是需更费力的。这就是低度数胶皮的不足。好上台,但威力弱点;或许更适合防御反击。直板选手尚可,横板的打起来有点累。这是与欧洲市场、日本市场的不同,那边更能接纳软的套胶。而37度,则刚刚卡到了合适的接纳线。

皮切签名版。
皮切福德签名版的Victas底板会于本月国内上市,标价1600元。跟ZX-Gear Out的1000元拉开了不小的距离。如果签名版只是单纯的力材加硬,那么未必比ZX-Gear Out更适合大众。而这个定价,也让ZX-Gear Out显得更有性价比。恰好,直板的ZX也要在下周亮相。时下的市场,一个方向是价位往高了走,底板如超级张本智和、许昕蓝标,胶皮如优拉皇朝;另一个方向是中档价位的出击,如红双喜的506X、狂飚极。而碳素纪元的定价就是,要稳固住市场,又不能让小胖掉价。当然,中档市场的出牌,斯帝卡还有这两天正式拉开大幕的颁达Banda。

奔腾Max。
Max是否预示着这是最好的奔腾?不管怎样,这个海绵做出了外套的通透、舒服手感以及起速。从海绵发泡上,明显比原来的蓝海绵奔腾II更均匀。同样是39度,原来的蓝奔II比狂飚三约莫硬了半度,这款奔腾Max则实际大概38.5度。尽管胶面不是狂系明显的拉扯感(有些技术一般的球友还是很依赖这点),但加转能力比起蓝奔II更胜一筹,而拉冲加速起来更显顺畅(越高手,可能越喜欢奔腾Max)。以上部分为客观评价,下面这句也确实是广告:想要购买最新的奔腾Max(6月15日上市)的球友,在15日前预订,赠送一瓶最新款的729无机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