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航天有多“抠门”:天舟五号在轨放卫星,嫦娥五号轨道器100公斤燃料舍不得扔

2022-12-30 11:10 作者:光电科技君  | 我要投稿

中国航天最高尖科技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姑且不谈,光是“物尽其才”的充分利用的“抠门”就值得好好谈谈。天舟五号2小时快速对接,创下航天器最快交会对接世界纪录。其不但承担了航天员在轨的物资保障运输工作,还搭载的多项试验载荷,能够支持科学实验,空间站调整姿态,并网发电以及数据传输等支持。

图片

一船多用,中国航天果然很“抠门”。实际上这也是我国航天发展的一大特色,充分利用剩余运力,多做事,做好事,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

就在前不久,天舟五号在轨发射了“澳门学生科普一号”卫星,这是一颗8U的立方星,重量只有12kg,但是作为澳门青少年学生的科普实践平台,可以为他们提供对地成像,无线电通联的体验,激发他们热爱航天的热情。

图片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天舟货运飞船展示绝技,天舟四号也搭载了智星三号A星及部分科学载荷,天舟三号也空间碎片探测载荷……总之,每一次货运飞船上太空,只要有剩余运力,都想办法塞满。

图片
图片

5.3吨的综合运力,每多发一公斤,就能节约数万元。正是这种“抠门”的精神,我们的航天员才能在太空也能吃上新鲜的水果,可以携带更多的私人物品,这就是节约的目的。

图片

而除了在轨放卫星,搭载科学载荷做实验也是货运飞船的看家本领。这次天舟五号就搭载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准备在轨实施试验,以便探索在月球无光照的环境下,如何实施供电。当然也可以为以后空间站散热系统转化能源做出有益探索。

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张振华说:“它是世界上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

最大,最快,最全面的天舟货运飞船现在又多了一个特点:最抠门。

图片

实际上,节约是传统。还记得嫦娥五号任务时,其轨道舱将返回舱送至目标轨道后,利用剩余燃料,经过2次变轨和2次中途修正,成功进入日地轨道的拉格朗日L1点。

图片

不但一举实现了我国月壤采集返回任务,还首次实现了进入日地引力平衡点的目标。在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光环轨道上以极小的燃料调整姿态,探测太阳。

图片

作为嫦娥五号的拓展任务,这样的飞行成本却极低。嫦娥五号轨道器在环绕地日L1点飞行对其附近的光照、辐照等环境进行检测,并验证相关分系统的适应能力。

同时择机开展了日凌期间探测器与地面的测控通信试验等任务。作为我国首次进行地内空间的探测任务,为以后探火星和金星提供数据支撑。

图片

剩余的100多公斤燃料舍不得扔,居然送完嫦娥五号,还去执行新任务也是我国探月计划的传统。从嫦娥二号到嫦娥五号,每次超额完成任务后,都附带完成新任务。

图片

“玉兔”号月球车设计寿命三个月,但是超期服役了2年多,而其着陆器现在还在执行探测任务;

图片

“天问一号”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设计寿命90个火星日,现在已经工作了近400个火星日,二期环绕器依旧在环绕火星轨道运行。

图片

国际空间站花了1500亿美元,据估计我国只花了80亿美元,且每年的运行成本也不到国际空间站的五分之一,相比之下,“抠门”抠出来的中国航天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对技术和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样的顶层设计才更具有可持续发展力。



中国航天有多“抠门”:天舟五号在轨放卫星,嫦娥五号轨道器100公斤燃料舍不得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