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答案】2021年浙江ABC卷
01
(ABC卷第1题)
根据资料6,简要归纳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主要做法。(20分)
要求:(1)全面、准确,有条理;(2)字数不超过250字。
#
指点
第1点(第3段)不好归纳,核心(小帽子)应该立足在“建立政策”还是“多级协同”呢,其实都不对,材料开头已经给了我们分类方向:
第2段很有意思,作为总括段,在对综合体下定义的时候就已经告诉我们大致分类思路。在a的基础上,由b共同参与,面向c,集聚d。其中abc是过程量(做法),d是结果。abc分别对应第3、5、4段。
第6段也独立成点,为啥没在第2段中体现呢,因为第6段的内容不是前几段那种正面输出,而是辅助,第2段主要写显性表现的,而第6段内容不够高调。
为啥d不能概括第6段,而是结果呢。认真分析一下就知道:从3-6段具体描述可以看到,d中涉及的多个资源要素散落在各个段落里,且第6段更倾向写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
中指答案
1、整合提升服务平台。省级出台行动计划、激励方案,各地出台配套政策;各地综合体实行市场运作,对服务机构进行考核,实施动态管理。
2、精准对接重点产业。各地政府着眼当地产业链发展,将综合体建设重心向地方重点产业倾斜,成为产业裂变的反应堆。
3、政府引导多主体参与。政府引导下,企业、高效及专业机构机密合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4、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运用数字科技赋能,提升各部门协同服务、全链条服务能力;建立企业一站式服务窗口,提高服务及时性、精准性和专业性。
02
(A卷第2题)结合资料7、8、9,谈谈你对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解。(30分)
要求:(1)理解正确,观点鲜明;(2)分析深刻,逻辑清晰;(3)字数不超过500字。
#
指点
首先明白谈理解,从大的方向出发,主要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着力。
从材料细节去看,材料7第3段结尾给我们下了定义,这个作为答案开头解释可以直接用。然后去思考其他材料的用法。
材料7前3段谈的是国外国内、历史现在举国体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可以作为答案中“为什么”的论证内容。第4段疫情的例子是个复合型事例,主要是上段结尾下了定义,这段用疫情全面对应其定义,所以涵盖了各种方面,等答案后期整理时肢解使用。
材料8第1段谈了浙江运用举国体制的方向、领域和原则。下面几段主要谈举国体制下各个主体如何协同做出成绩。材料8可以凝练成两点“怎么做”:方向和主体。这就对应上定义句中面向xx(方向),通过xxx(主体和方法)的表述。这正是对定义句的具体延伸解释,更坚定了我们这种对材料的使用方法。
材料9前半部分谈了面向未来的体制运用方向,可以类比思考材料7的疫情是谈了面向人民健康的体制运用方向。可融入“怎么做”。最后一段的内容很有意思,非常具有精神属性。这段在谈精神,也是在谈举国体制。我们的精神力量让举国体制更加强大(伟大的党和人民驾驭了举国体制)。这部分也是在谈“为什么”。材料7的“为什么”是:举国体制成就了国家。这段的“为什么”是伟大国家成就了举国体制。充分必要性都有了。
#
中指答案
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和市场协同,凝聚和继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它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依靠举国体制在国家战略全局领域获得成功。建国初期,我们依靠举国体制在国内外紧张局势下,打牢了国防安全、初步工业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科技成就。
它在我国有独特发展优势。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展示举国体制优势,更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对举国体制的巨大推动。16年如一日的坚守、团结、突破,传承弘扬了科学家精神,体现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科技创新的结晶,为举国体制赋予强大生命力。
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明确发力方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急切需要、未来长远发展等领域更加需要用好和完善举国体制。通过其凝练科技问题,布局战略力量,配置创新资源,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型举国体制需要各类主体协同落实。浙江省实验室的实践向我们展现,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按需组合、协同配合,就能够突破学科界限组织顶尖科研力量,能够更有效调动社会资本,更便捷、专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03
(B卷第2题)资料9中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结合资料7、8、9,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0分)
要求:(1)理解正确,观点鲜明;(2)分析深刻,逻辑清晰;(3)字数不超过400字。
#
指点
字面意思能看出其强调的是“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划线句子后也专门说“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抓住这一主线,答题就不会迷失方向。分析材料9可知,团结协作怎么来的,其本源是制度和精神,因此建议围绕这两点去解释。材料7专门解释了制度优势,材料9的后半部分也有精神相关解释。
材料8如何用,是对举国体制具体实践的展示,也可以理解为当前我们所需什么样的团结协作。这部分内容可以充当答案最后谈对策建议的内容。
#
中指答案
这句话说的是团结协作是攻克难题、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关键。
团结协作得益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和市场协同,凝聚和继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发达国家依靠举国体制在国家战略全局领域获得成功。建国初期我们依靠举国体制团结一致打牢了国防安全、初步工业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新型举国体制凝聚政府市场各方力量,取得举世瞩目科技成就。
团结协作也离不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嫦娥五号任务成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对举国体制的巨大推动。16年如一日的坚守、团结、突破,传承弘扬了科学家精神,体现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科技创新的结晶,让团结协作在中国有着更深厚的精神滋养。
团结协作要精准发力。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布局战略力量,配置创新资源,让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按需组合、协同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04
(C卷第2题)资料3中说:“如果没有宪法和专利法的保障,就不会出现爱迪生这样伟大的发明家;如果没有专利制度,像福特这样的人也就没有动力了。”结合资料3、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0分)
要求:(1)理解正确,观点鲜明;(2)分析深刻,逻辑清晰;(3)字数不超过400字。
#
指点
材料开始先讲了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而后才剖析这背后制度对创新的作用。答题分析时要把握好我们要谈的核心在于制度,而非创新本身。
材料3第二段主要是从历史谈制度的重要性,材料4主要从中国实践谈制度重要性,这两者正好形成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证明,以此来支撑我们答案的论证过程。
材料4的最后部分在提要求、建议,正好可以充实到答案结尾写自己接下来如何看待制度。
#
中指答案
这句话强调了建立有利于充分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对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持续发展之根,是决定大国崛起的基石。而科技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激励创新的制度作为支撑,只有制度适应科技创新,才能保护和激发科技创新各要素,从而推动科技进步。
审视历史,大国崛起主要是因为较早建立起激励创新的制度,如果制度环境落后于或不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那只能走向葡西荷英的没落之路。驻足当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只是因为建立了开放活跃的市场,更是因为建设了一个有利于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不断进步并有效投放于市场的可持续的法治保障体系。
当前,一是要不断建立和优化以知识产权制度、教育制度、反垄断制度、投融资制度为主体的更加完备的法治体系。二是要引导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三是要根据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现实情况,及时敏锐地更新相关法律制度。
05
(ABC卷第3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结合给定资料,以“梦想、创新、实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50分)
要求:(1)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语言流畅;(3)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字数1000~1200字。
#
指点
三个分论点题目已经给出了,顺着写就对了。大家唯一的困惑就是要不要写“科技”。必须写,全文的立足点就是科技,最后可以升到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为什么必须立足“科技”。全文都在谈科技,且材料1作为全文最有高度的内容、总书记的讲话,已经定下科技的调子。题干给出的话也是总书记在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圆满完成任务时候讲的,所以指向非常明确。
作文是写浙江怎么做,还是抛开地域写全国怎么做,我建议不需要专门写浙江,这个话题是一个全国、全民族性质的话题,可以情怀大一点。当然围绕浙江写,也没问题。
#
中指范文
向着伟大事业起航
科技是国之重器。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强国崛起,引发世界格局变化。回望历史,从唐宋科技巅峰迎来华夏盛世,到晚清国门被坚船利炮彻底击溃,科技就像命运之神手中的天平,改变着重塑着国家和民族的进程。审视当下,百年大变局下,独立自主的核心科技依然是我们复兴崛起的法宝,也一直是发展进程中难啃的骨头。想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强国事业,就必须心怀梦想、不断创新、奋发实干。
梦想引航。梦想能够温暖自己,照亮世界。钱学森放弃一切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邓稼先隐姓埋名投身荒无人烟的戈壁。正是这样一位位科学先驱用梦想支撑着羸弱的中国走向强大,也正是这一个个伟大的梦想将先辈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丰碑。当今世界科技需求愈发强烈、科技竞争愈演愈烈,我们科技工作者更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伟大梦想,引领人生航线,在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的航行中,让个人价值永恒。
创新做帆。乘借东风好扬帆。科技迅猛发展、技术瞬息迭代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抓住技术创新机遇,才能不被时代抛下。只有撑起创新之帆才能在百舸争流的国际竞技场中抢先机、做领跑。政府要善用制度创新赋能,不断优化举国体制,协同各方力量、统筹各种资源,营造优质创新环境,充分鼓励和保护创新。科学家要对充满好奇、探索未知,在基础科学和前沿科技领域大胆设想、严谨求证。企业要主动融入创新大局,拥抱技术创新,掌握核心科技,推动成果转化。
实干为浆。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无畏的牺牲才能胜利实现。无论是“两弹一星”的相继成功,还是探月工程捷报频传,这背后都是在党和国家带领下,科研工作者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当前,想要弯道超车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就必须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和钻劲,潜心基础科学研究,打牢科技创新基础;要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斗志,紧盯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推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新技术研究;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在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中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让实干兴邦的民族品性成为发展的独特优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号巨轮已乘风扬帆,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从干部群众到科学家企业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心怀大局、着眼全局、把握变局,立足自身岗位、砥砺担当奋斗,融入伟大事业,投身现代化强国建设,我们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