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政民商法学教授张力:做法律的解读者

2022-08-23 10:36 作者:坚守良知  | 我要投稿

西政民商法学教授张力:做法律的解读者 

  在人生机缘巧合之下,他与法学结缘,从北京师范大学的木铎金声,到西南政法大学的巍巍歌乐,他逐渐坚定了信仰法、维护法的信念。20余年间,从学子到教授,他笔耕不辍,聚焦中国法治问题研究;他洞察力惊人,“可将万事万物法律化”,用“西政好声音”传递法治信仰;他诲人不倦,将法学课堂打造成“有厚度、有温度、有定力、有毅力”的精品课堂;他学法致用,走进乡村社区,走上央视讲堂,将法传送到各地而深入人心。他,就是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力。


  坚守,教书育人二十载


  研究生毕业时,口条出彩的张力被推荐去试讲,这一试,就开启了他20年来“西政好声音”的传播。“教师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不能靠‘段子’‘占’讲台,要引导学生发现专业知识本身的‘逻辑之美’、掌握职业能力的‘安身立命之用’”。张力的教学或激情澎湃或婉转幽默,却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信仰法治之心、践行法治之力。融合情、理、法于一炉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为他赢得了“西政好声音”的美誉,也使他获得了“西政好老师”、金平教育基金柯泰教书育人奖、永泰教学贡献奖、“川渝名校麻辣教师风采大赛最佳人气魅力奖”等奖项,入选了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主讲的《中国民法学》《民法精神与社会文明》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他力推“预防式”法学教育模式改革,聚焦网络教学时代的师生互动效能提升,两次主持重庆市高等教育改革重大项目,获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两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多位他的学生告诉记者,听张力的课,不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还从中悟出了法律人的责任感和未来人生方向感。


  钻研,潜心学术攀高峰


  “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回答中国问题”。张力潜心于学术研究,关注中国民法典制定与实施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居住权制度完善、个人信息的保护方法、优良家风进入民法典后的规范效力解读等,形成了丰硕研究成果,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成果获第九、十届重庆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10余项。张力也入选了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巴渝学者”特聘教授。


  奉献,服务社会守初心


  “法律人要时刻反思‘法治实践是为了谁’”。张力不仅通过讲授“高水平法律人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家教观”等党课、微党课引导带动学生与法律工作者,更深入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第一线。他担任法律援助案件指导专家,致力困境家庭法治帮扶;创办“青少年法治素养家校协同培养基地” “青少年法治聊斋”等普法平台,受聘中小学法治辅导员,在边远地区小学创办“‘獬小豸’普法读书角”,破解青少年法治教育难题。“青少年法治素养家校协同培养基地”入选重庆市第五批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张力受聘重庆市检察院民事行政监察专家、重庆市网信办网络法治咨询专家、重庆市家庭教育智库专家等,尽力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他受聘“学习强国”平台法治宣传专家,接受《光明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专业采访40余次,在《检察日报》开辟法治时评专栏“歌乐法评”,维护法治舆论环境。为宣传民法典,张力为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录制的《民法典的家风家教观》系列节目在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段播出,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张力担任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宣讲团副团长,组织宣讲团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普法,他个人就宣讲近百场,线上线下覆盖听众200余万人。张力重视青少年普法读物编写,所主编《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丛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书目》及重庆市优秀科普成果。


  “法律需要被信仰”。张力表示,作为一名法学教师,不管法律知识多渊博,应引导学生及公众形成对法律的认知认同,因此,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之余,他以个人不竭之力一直参与普法,激发更多人的法治实践力,让法律被更多人领会和信仰。普法之路漫漫,他还会继续坚持。

          记者 唐孝忠

西政民商法学教授张力:做法律的解读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