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万粉福利+我的投资故事

2021-06-20 10:25 作者:德拉_股海存钱罐  | 我要投稿

万粉福利[藏狐]
关注+转发+评论可参与抽奖,活动于6月24日(周四)晚23点59结束,周五公布

本来想送投资书籍的,但是考虑到众口难调,直接撒币吧,想买书的可以自己去挑选想要的。抽三份【知识助力金】
每份200红包
钱不多,最好的利用方式是转化为知识,希望能在你投资的道路上提供助力

注意:确保关注和转发后,一定要记得评论哦,我会按楼层数,用excel的随机数功能去抽奖,中奖名单下周五在动态里公布,中奖者私信联系我,我不会主动联系你,以免被最近那个高仿骗子给利用了,如果中奖三天内没有联系,我再私信你。

------------------------------------------------------------------------------------
【接下来长文】
说说我自己的投资故事吧。一个普通90后的普通而自由的投资历程。

我进入市场是在2015年,那个时候刚要大学毕业,股市比较火热,身上就几千块钱,当时买的第一只股票叫中国中车,现在回想起来也真是幸好当初没有钱,否则真的就灵车漂移到现在。起初没有什么投资基础,买中车的原因也很简单,我的老家所在城市在当时是一个客流量非常大的铁路枢纽,我家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工厂,专门做牵引电机和变压器,是南车旗下非常重要的全资子公司,加上当时高铁技术有所突破,以及南车北车的合并,熟悉+前景看好让我把投资生涯的第一次献给了中国中车。当时也不懂技术和盘面,就这么傻乎乎的买在了高点,经历了一段震荡和两个跌停后仓皇出逃,后来大盘持续下泄,刚入市就被刷新认知。

不过这也影响了我之后的投资风格,基本面选股,技术面择时。其实说道理谁都会说,但只有经历过了高处不胜寒的风险你才会沉下来踏踏实实去做,所以进入股市立马亏钱很正常,也是一件好事。

研究生阶段,去外面实习赚到的钱基本上都存了下来,没有投入太多在股市,15年后半段的熊市让所有投资者都畏畏缩缩,不过这也造就了1617年大白马行情的突然爆发,那个时候我开始研究技术,坚持只做大市值白马,没怎么亏钱,但同样也没赚到几个钱,而且反复折腾后发现,收益率远远跑输了这些白马股的涨幅,17年国旅,招行,格力都是翻倍左右涨幅,但如果你不是从头拿到尾的话你会发现钱根本不好赚,偶尔做对几个波段,但总有一次会在你沾沾自喜躲过了回调后,股票以出乎意料的姿态涨上去,把你一次性甩掉。直到今天我都比较麻痹于各路短线高手,他们做对多少次行情我都觉得没意义,也不羡慕,只要有个几次以重仓输掉,很多时候就是白费功夫。

18年开始正式工作,我刚入职场的时候就是你们讨厌的那种奋斗逼,但是也因此过得了第一笔资金的积累,至少不再是几千几万在里面玩儿了。当时看了很多书,对投资有了新的体会,投资思路又做了修正,开始做长线,拒绝投机,刚好遭遇了投资生涯第二波熊市,整个一年我都是满仓度过的,所有持仓除了国旅和海大,其余都阴跌了一整年。但我就是个刚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又没啥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的负担,反正主业赚钱,闲钱炒股,所以熊市对我的生活也没造成影响。

所有的坚持在19年得到了结果,这一年开启的第二波蓝筹牛市不但帮我填补了18年的亏损,几乎所有仓位都创了新高,我始终一动不动。20年我的收益非常一般,年初的动荡中我做过短暂的离场和重新入场,巴菲特都忍不住割肉,何况你我凡人,当然最后事实证明真正能忍下来不动才是正确的决定,但这并不是我20年收益不佳的主要原因,我当时买了太多的金融股,证券和保险占了我将近7成仓位,证券虽然有过不错的涨幅,但是在我的长期持股逻辑下没有止盈,后面几乎跌去了大半,直到年底我思考了现在的市场和投资方向后止盈了证券,换入其他标的,我开始反思集中持股的风险,以及止盈思路,开始了分散的投资方式,并建立自己的估值体系,也就是你们有些人看到过得估值表格。

疫情使得很多人开始在家里工作,而我实际上从19年开始就没怎么出门上班了,因为那时开始有了自己的事业,仓库远在深圳,公司远在10多公里外的郊区,早就开始了远程办公的模式。在家两年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除了工作和投资还能干掉别的什么,于是就开始做自媒体,探索主业+副业+投资的良性发展道路。

其实我一开始投过好多次视频,利用以前的职业积累下来的一点SEO知识,不断的探索怎么利用标题和标签去埋关键词,吸引流量,每次没人看的时候我就把视频删掉,直到有一次投出去的视频吸引了1万多个点击,突然涨了几百个粉丝,我就知道可以开始做这件事了。你要说我每天花时间做视频没有任何功利心肯定是假的,但是我竭尽所能的去免费分享我的想法和思路,绝对不赚粉丝一分钱,这是真的。

其实一路走来大家会发现,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我只是个普通人。跟大家一样,我也在一路探索一路完善着自己的投资思路,不断的试错,吸取教训,慢慢的变得更好。从我做的第一个视频里我就说过,我追求的是长期15%左右的年化收益,这也决定了我求稳的投资风格。我没有某些短线高手那么天赋异禀,可以给你推涨停票,带你赚钱,短期而言我反而可能比较擅长让你亏钱,我的所有观点,包括对大盘的分析,最终目标也都指向较长的时间维度。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我的涨粉速度挺慢的,特别是在我不再发布我的实盘之后。但我其实挺享受现在的节奏的,因为粉丝们知道我不牛逼,所以几乎也没人骂过我,更多的是和谐的讨论观点。

我觉得我的价值是什么呢,我会去研究我关注的东西,去分享脑海中不断冒出的想法,当然我的水平也有限,可能有的想法不一定对,但是总有你认同的地方,另外我比较能扛市场波动,我们可以一起满仓,一起热泪盈眶,做长线是个枯燥而又艰难的过程,都说投资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但我觉得有伙伴的感觉一定会更好,不管你是觉得我声音好听也好,或只是每天习惯性的看我打卡收益进度也罢,或者你是那30%(后台数据每天只有30%的人会把视频看到最后)愿意听我把每段视频说到最后的人,我都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和关注。

最后说说未来的预期和打算,A股的核心资产今年大概率是没有什么气色了,上证50突破失败,图形极差,毕竟牛了两年,休息一年也不过分,再跌呢,空间也低,虽然一部分医药新能源等赛道股分化出来继续走强,但是大部分传统蓝筹已经成了价值投资者绕不开的噩梦,美的,三一,潍柴,伊利,格力,保险,地产等等,都已经跌了不少,有的甚至始终没怎么涨,所以指数下行的空间有限。这样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是某些赛道股放心的涨,一方面是被资金放弃的传统蓝筹们放心阴跌,反正指数无忧,谁会管他们死活呢。所以你要么就跟我一样什么都买点,如果坚持传统蓝筹的话也可以,无非就是等个一年半载,该回来的都会回来。

美股呢,虽然我准备参与,但目前的估值也高,得等机会,我不认为那些互联网科技巨头二三十倍估值算低,近两年的夸张利润增速未必有持续性,他们的PS很多都在高位,互联网公司不能只看pe,要我说的话我反而觉得60多倍的亚马逊被低估了,我认为现在兼具安全和有潜力的还是恒生科技板块,也就是腾讯美团小米这些互联网巨头们,我大概三分之一的仓位躺在上面不动。

另外之后可能会做一个公众号,可以放一放实盘以及偶尔发一些投资类的文章,跟传到b站的视频内容会有所区别,到时希望大家也能捧场,今天就聊到这里,祝大家投资顺利!╭☞(  ̄ ▽ ̄)╭☞



万粉福利+我的投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