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意义的意义
戈多是谁?
如果,我回答你,戈多谁都不是,甚至可能并不存在。你是否会感到些许诧异?
其实也没什么好诧异的,就像如果针对一件事情,我不断地重复问你“为了什么?”最终,你可能会沉默。问题的终点会因为思考进入虚无,因为不思考而进入循环。
按照序中的说法,这里的“等待”在法语中是进行时,为了指代人们的一种虚无的进行的状态。
不得不说,荒诞的表象下,是空洞的实质。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看似一人疯癫,一人理智,但终归是一样的,即便两人多次说“分开吧”、“不是一路人”。两人如同众生的写照,看似忙忙碌碌,看似目标专一,实则归于“零”。一旦目标丧失或得到,他们就会进入空虚,直到下一个“戈多”敲响他们的生活。
想想今天在图书馆,那些人是那样用功,我不禁想,有些人的眼中充满了专一,却找不到一丝决心。他们在读书,而不是在学习。倘若,你逮住几个,问问至今的努力为了什么。恐怕会让你失望,半数怕是没有答案的。
得到了什么,为了什么,我是什么……似乎这些问题在如今的时间洪流中,不在具有思考的价值。
或随波逐流,或自以为前进,或干脆是为了克服茫然的恐惧。有些人,看到见那虚无,然后恐惧,找寻“遮羞布”,潜进忙碌的轮回,好似找到了答案。只是,这可能用一辈子去找寻的答案,怎是靠躲避就能从岁月中拾到。
如若,我们把所谓“等待的终点”放大到世界,或是宇宙,便会在渺小感中迷失。但,想到这一步的迷失与逃避,是否又比“辛勤的蚂蚁”来的“有意义”呢?
这让我想起哈利波特最后的站台,邓布利多问哈利“你在等什么?”。这实际上可以理解出更多的意思,和哈利不同的是,我们似乎在站台之前,不是被命运赶着跑。看似多了诸多的选择和主动性,不过是更自然地等在了枯树之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