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4.8 《人是机器》

2023-05-18 10:3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8、《人是机器》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的主要著作之一。一七四七年在荷兰匿名出版。

  “拉美特利的著作是笛卡尔唯物主义和英国唯物主义的结合。······他的‘人是机器’一书是模仿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写成的。”[1]他在这本书中运用大量医学和生理学知识,说明人也是一架机器,充分体现了他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一切东西都只是物质实体的变化。人的精神活动依赖于身体条件,不同的体质决定着不同的精神状态和性格;人体的疾病、睡眠,甚至年龄大小、食物、气候都对心灵有影响。思想和“电、运动的能力、不可入性、广袤等等一样,是有机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通过感觉获得知识,而感觉是外界事物刺激“脑弦”而产生的。

  他认为人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好比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当养料进入血液引起了热,就使精神获得巨大的能力,“机械地跑去把肌肉和心脏鼓动起来”,这就是生命的原因和力量。他把思维的产生也归结为人的生理结构。他说,人和动物相比只是机体组织不同,“脑子和心脏的距离成比例地更接近一些,因此所接受的血液更充足一些,于是那个理性就产生了”。他甚至说:正像“腿有它的用来走路的肌肉一样”,脑子也有“用来思想的肌肉”。他还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之处在于“他生而具有智慧和一种敏锐的道德本能”。这显然是滑到唯心主义去了。但总的说来,他的观点是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他把哲学家论述“人类心灵的体系”归结为两类:唯物主义和唯灵论。他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经院哲学和形而上学[2]。他说,由于人们对自然的无知,因而假设了一个上帝。对神学,他十分蔑视地说,根本不值一提。他认为,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单子论”实质是“把物质心灵化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和二元论,乃是“空洞、烦琐的观念”和“千篇一律的可怜的理论”。他把无神论者比作是巨人。他说:“任凭是全宇宙的重量,也动摇不了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更不必说粉碎他了。”毫无疑问,这书作为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在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战斗中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166页。

[2] 主要是十七世纪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4.8 《人是机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