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品咖啡是怎样变成商业咖啡的?这些内幕不了解,你是喝了多少冤枉咖啡?

2022-11-30 17:18 作者:花易冷_凉凉  | 我要投稿


你是不是曾经有过疑问?为什么星巴克一杯大杯美式30块,甄选的手冲要49快,为什么网上搜咖啡时有些咖啡死贵死贵的,有些咖啡又很便宜。

今天抛开各种因素,认真讲讲咖啡行业的“内幕”,揭开不为消费者所知道的操作。让你明白为什么有些咖啡这么便宜。

咖啡其实就是全球性的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和我们所熟知的大米是一样的。陈年米、新米,都是同样的产地。但陈年米因为淀粉的降解、米本身的香味消散。导致陈年米没有新米那么香。咖啡也是一样的,必须要关注到农产品的“新鲜度”以及产地价值。

而国内咖啡的产业中,主要就分为几个大的环节

贸易阶段:从产地到生豆商(泛指国内的)

生豆商可以理解为直接从咖啡产地农场庄园 / 咖啡合作社 / 咖啡产地国的政府贸易部门/咖啡产地国的贸易行,这些第一层的咖啡集散组织中获得。如果遇到类似巴拿马翡翠庄园红标这种极品的咖啡本身产量就少的情况下,大部分是通过竞拍的渠道获得,而实际上市面上流通的咖啡大部分是通过这些大型组织获得。就如我们熟知“中粮集团”除了米面油粮之外,也会通过国家的贸易渠道在巴西大批量采购。咖啡豆在这个阶段基本是几吨、几十吨、几百吨这样的计量单位。从产地到生豆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陈豆,一般是当季豆进行交易。而我们普通消费者也几乎不可能接触到这些生豆商,或者从这些生豆商上获得咖啡生豆。

分销阶段:从生豆商到小生豆商(可以理解为分销渠道)

当大型生豆商获得咖啡豆后,会根据自己的渠道分销出去。将几百吨的咖啡生豆分散成几十吨、几吨,逐级分销下去。而有雄厚实力的咖啡企业这个时候一般就会出现,例如星巴克、瑞幸、雀巢。但更多的是来自全国的小型生豆商,这些公司一般会用“贸易”“粮食”“食品”这样的公司存在。问题也往往容易出现在这个阶段。假如从大的生豆商中获得了50吨咖啡生豆,但小生豆商的分销渠道并不足以消化这50吨,那么剩下的生豆很可能就会成为陈年豆。到了次年更有甚者到了次次年,还以陈充新的销售给咖啡烘焙工厂、咖啡店。如果这个还卖不掉的话,就会用低价的形式卖给制作咖啡深加工的食品加工工厂制作成,咖啡液、咖啡粉、咖啡冻干粉、速溶咖啡、咖啡糖。这些咖啡制品都有个明显的特征--苦、咖啡特有的苦味、但毫无咖啡风味可言。

仓储阶段:小生豆商销售给烘焙工厂/食品加工厂

这个阶段也是极其容易出现陈年豆的情况。当一个烘焙工厂高估了自己的销量,预判错了市场,那么采购回来的几吨几十公斤,咖啡无法在半年/一年内消化掉,就会成为“压箱底”的咖啡豆,成为陈年豆。而这些成年豆的处理方式一般是二次销售给深加工厂。或者以次充好销售给消费者。

咖啡豆深加工后的速溶咖啡

那我们作为消费者怎样避免这些陈年豆,从而品尝到更地道、更舒心的咖啡呢?

线上版本:

选择靠谱的咖啡店,例如深圳的Budayoung不打烊咖啡,专门提供咖啡豆给精品咖啡店的烘焙工厂,不会存大量的咖啡生豆,咖啡品种保持在20款当季的咖啡豆,有瑰夏、也有爪哇尼卡,看到都是和采收季节相吻合的咖啡豆,可以推算出都是当季的新鲜咖啡豆。再比如北京的阿尔法咖啡,专业烘焙咖啡的,也培养咖啡师,豆的种类也多,相对也比较符合咖啡采摘期的日期。当然,还是要建议大致了解下咖啡采购的时间段。如果是线上购买的情况下Budayoung还提供的是顺丰的快递,保证了实效性。


线下版本:

选择靠谱的咖啡店,比如豆单是每周、每月、每季度会更新的小而美的咖啡店,比如位于广州的大Y咖啡,每个季度都换新的豆单,豆单保持20款左右。相对与会同时出品奶茶果汁的咖啡店更靠谱,第二种就是似Manner这样的拥有自己仓储烘焙条件并且线下门店的咖啡店。


所以你会选择了吗?


精品咖啡是怎样变成商业咖啡的?这些内幕不了解,你是喝了多少冤枉咖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