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度过刚开始读研时候的迷茫期?经验贴!
来源:投稿 作者:小灰灰
编辑:学姐
研究生的迷茫期
作为一名爱读书的大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多多思考,思考加入每一步都起了什么作用,我以前学习都是无厘头式的。
老师讲什么学什么,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作用,导致在上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催的有点紧,拿不出来东西。

一篇论文看的稀里糊涂的,那时候我感觉天天不知道干什么,看论文感觉 就是在消耗时间,没什么进展。
等不如主动发现
然后老师顺嘴提了说看看经典的网络,然后就在网上搜了,看到深度之眼这些都讲过,感觉挺详细的,那时候正做活动,就把比赛会员和paper会员都买了。
刚开始嘛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看效果,感觉挺不错的。
深度之眼对vip会员还会邀请内测群,老师录制的视频哪里不理解,都可以反馈给老师。
现在我基本所有的课程基本都看过,像pytorch,cv_basline,目标检测,图像分割,项目实战,花书等基本都看过,老师讲的真心感觉挺不错的,从刚进入研究生的小白开始,到现在可以单独调代码,调性能,看论文知道看哪些重要点了。

说几点经验技巧
工程方面,首先的学会跑通原作者的论文,然后熟悉代码的流程图。
第一步看看数据集有哪些,数据集包括什么,代码是如何将数据读取进来,进行预处理,然后把数据放到模型中。
模型的输入,输出是什么?
哪些用到了预训练模型?
哪些做到了特征提取?
针对哪些信息进行了融合?
和原论文里面的流程图进行比对,看是否相同?
当然这些深度之眼每一个专题都会讲到。
论文方面,首先你可以把自己想向成原作者。
你有了这样一套工作,
你怎么去写论文?
凝练论文的创新点?
论文里面的图,表,都是怎么画 ?
一般不想思考的话,就可以把原作者论文摘抄一下,是学会使用latex写论文
latex:https://www.overleaf.com/

工具界面展示
可以直接在这里写入你想写的地方。
latex怎么插入图表,怎么写文献综述,怎么对公式,字体进行排版,应该怎么凝练英语语法,凝练文字等等,都需要日常的累积。
当写好文章了,你可以试试投投论文,找找对应方向的会议或期刊,可以试试,顺便熟悉大致流程。
那么怎么知道论文有没有代码呢,一般论文里面都会放出github(https://github.com/)网址。
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去paperwithcode(https://paperswithcode.com)这个网址,搜一下最新的论文。
当然对于刚进入自己本方向的领域来说,看看本方向的综述,了解大概脉络,看看顶会,cvpr,eccv。
(https://github.com/extreme-assistant/CVPR2021-Paper-Code-Interpretation)
了解这些方向都在研究什么,
看看这些方向存在哪些问题,
哪些问题解决了,
哪些还未解决,
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研究,
研究的根本就是工程问题,看每段代码的意思,了解大致流程图。

当然代码看多了,知道论文里面提出的想法,怎么用代码进行实现,所以,把想法转换成代码,这就很难,得益于多看看代码。
当然了,从读原论文,跑原论文代码,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到自己的想法,贡献点,到撰写论文,这都是一整套的流程,最终的目标是自己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论文。
最后的建议
最后,我给一下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学习本身的意义是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与科研水平,无论学什么,无论感兴趣与否,大家都能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并能拿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成果。

希望大家可以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紧跟前沿论文,在自己的兴趣范围里面,多借前人的经验,多交流进度,督促自己每周给自己定些小目标,保证自己在不断前进。
定期交流会让导师或师兄师姐发现你目前是不是在正确的赛道上,当发现你误入歧途时,还能及时悬崖勒马。
万事开头难,做学术也是一样,最难的是开头阶段,但是一旦开头做好了,后续也就能势如破竹了。
最后衷心的希望,大家paper发得好,奖学金拿得爽,不仅毕业轻松,还有了漂亮的学术经历,对于求职也有不小的帮助。双赢。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