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要四面出击

2023-06-05 23:01 作者:bili_26384142855  | 我要投稿

“不要四面出击”是毛泽东1950年6月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重要策略思想。当时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伟大胜利。但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要做的事很多,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斗争和严重的困难。帝国主义反对我们;台湾、西藏反对派反对我们;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反对我们;地主阶级反对我们;其他的敌对势力也反对我们。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改组和战争带来的工商业的某些破坏,造成许多人对我们不满。民族资产阶级与我们关系很紧张,失业知识分子和失业手工工人不满意我们,一批小手工业者也不满意我们。在大部分农村,由于还没有实行土地改革,又要收公粮,农民也有意见。根据这种情况,党中央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确定为当时的中心任务。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讲话,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阐述了书面报告中的策略思想,“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路线,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 (一)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当前的最主要问题。 建国之初,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既要在广大的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继续消灭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又要巩固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 争取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物价的稳定,还要对工商业进行合理的调整,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等等。这些事情无疑都要做,但有主有次,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其中,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是主要矛盾。只有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国家稳定了,才能做到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物价的稳定,大力发展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才能尽快地消灭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解放西藏,并为解放台湾作准策备,也才能顺利地进行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的调整。 (二)正确处理国内各阶级、政党和民族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为了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就必须正确处理国内各阶级、政党和民族的关系,“认真地、谨慎地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要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把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使工人、 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①这样,就把广大群众都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也就有力量也不也有可能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解决其他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讲策略,“ 四面出击”,危害了党和政府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必然造成全国紧张,势必不利于党的中心任务的实现。 (三)对诸多任务分清轻重缓急,主动推迟一部分能够推迟的任务。 毛泽东指出:“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②为了孤立地主和早日恢复农业生产,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党将解放战争时期的征收富农多余土地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为了团结少数民族,毛泽东提出要谨慎对待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要进行重大的改革。为了恢复和发展工商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了团结政策。毛泽东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团结他们,有利于劳动人民。这样就缓想和了与民族资产阶级、富农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孤立了敌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要四面出击”的精神实质,就是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处理社会各阶级、政党和民族的关系,尽可能地团结人民,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这一策略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①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1950年6月6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5—76页。 ②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1950年6月6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不要四面出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