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启示】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的随笔

2021-11-13 17:32 作者:Dostoe罗季卡  | 我要投稿

(这个当时有想给学校文学社投稿来着,然后还是觉得写得比较随意垃圾就作罢了(毕竟本来是自己给自己看的随笔)......毕竟这种有点“装模做样”(显得自己很了解似的)所以不要笑话我啦.......以及观点不同就是你对/抱拳/)



当盖茨比痴情地在水池边等黛西打电话来的时候,当他听别电话铃响却被一枪打中的时候——

我终于再也忍不住我的眼泪。

或许电影更有浸入式体验吧,读原著时,我并未感到如此悲伤,根本控制地涕泗横流,是我在开始看电影前没有想到的。

你或许听说过“舔狗”一词。说实话,我听到有人评价盖茨比是“舔到最后一无所有”,心里微微有些刺痛。

是什么可以让人做到如此地步?是爱情。

或许盖茨比在这场泡沫般的爱恋里确实是卑微的。跳开悲伤的剧情, 以冷静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书的成功, 并不仅仅因为描绘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还有对那个时代的反思。阶级终究还是阻碍了盖茨比与黛西。盖茨比发达了——他广交社会名流;他去帮警察局长的忙……可他依旧为汤姆看不起。他有钱了,他能满足黛西的愿望了,他靠自己站到了老牌贵族一样的地位了——可汤姆狠狠嘲讽,狠狠否决;黛西的失控更是让他压抑已久的内心动摇。片尾黛西与汤姆的离去是如此绝情,明明盖茨比黛西付出了一切。

 

黛西喜欢的或许只是钱——或者说是不愿抛弃也不可抛弃的地位、名声。

本以为会是盖茨比与黛西的神仙爱情,事实上终究是一场镜花水月的悲剧。

渐渐跻身上流社会的盖茨比应该算的上是与黛西门当户对了,但我们依然可以预见,即使黛西选择与盖茨比离开,他们的思想终会使他们形同陌路、

 

而更悬殊的差异——带来的基本也是悲剧。我想起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中,富家小姐春琴与她家的仆人佐助。

佐助一生都“扮演”着仆人的角色——哪怕她和春琴心意相通,哪怕 春琴毁容后,家境渐渐没落时,佐助都倔强地以主仆之礼对待春琴——维护春琴的自尊心,以及保持他自己对春琴永远高高在上的优雅形象的幻想。而春琴虽然爱着佐助,虽然父母同意这桩恋情,她也不愿承认。这不能说不是她奇怪的、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高傲所导致,更不要说佐助是心甘情愿待奉她。她始终没有给佐助真正的名分。哪怕佐助自己觉得这是神仙爱情,恐怕读者依旧对高傲到近乎有些变态的春琴、卑微到近乎尘埃的佐助不会有过多好感。

更何况,即使门当当对,结局也不会是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在我第一次大致了解李清照生平时,我把他与赵明诚的爱情毫不犹豫地归为神仙爱情。从“袜滑金钗溜”的初见,到赌茶泼墨喝酒打马、共集文物,《金石录》 是他们爱情最好的见证。直到我在 《文学回忆录》里看到木心说,李清照还是寂寞的,她才高赵明诚太多。

 

而后对她更深的了解我更赞同《文学回忆录》里的说法。赵明诚依旧是传统的士大夫。踏上仕途,就是一条不归路。有的身不由己,有的忘记初心。赵明诚脚步在迟疑,眼神在摇摆。

还有那个时代对于没有子嗣的偏见。

 她却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有着男性笔下没有的清高与自矜,她是超越时代的,也许注定不为时代理解或宽容,她始终逃不开孤独的宿命。

而我对那些对她第二次婚姻(无论是真是假)评头论足的士大们也始终没有好感。他们甚至于没有李清照的胸襟与气魄。至于她的死,其仓促之景一如赵明诚最后那离别的仓皇背影。我知道这不怪赵明诚,但我终究无法认同这是神仙爱情。

现实中让我想称之为神仙爱情的,在我并不丰富的阅历中,目前只有勃朗宁夫妇这一对。他们在意大利度蜜月,因为爱,勃朗宁夫人康复了瘫痪。他们在楼上楼下写十四行诗互诉爱意。勃朗宁夫人至死也极其浪漫,她与丈夫谈心说笑,觉得累了,就依偎在他臂上睡去。

 

总会有着期待神仙爱情的幻想吧?如盖茨比一样:至少最后的最后,盖茨比是微笑着离开的。他死在电话响起的霎那。他遗憾,没想到最终“失约”的是自己;他满足,因为黛西“选择”了他。作为观众,

知道电话是尼克打来这一真相的我们只是不知该为盖茨比感到幸运还是不幸。

他得到了他的神仙爱情。

(最后,这只是一个并不懂谈情说爱的高中生读完书之后的浅薄之见而已)

(观点有参考《文学回忆录》《李清照词传:人生是一场绚烂的花事》)


【启示】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的随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