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吴敬梓 著)_梗概 之 第三十一回 天长县同访豪杰 赐书楼大醉高朋
话说鲍廷玺见杜慎卿大手大脚花银子,打定主意要问他要几百两银子重整旗鼓,于是愈加殷勤。杜慎卿着实过意不去,问他将来打算。鲍廷玺见时机已到,双膝跪下诉苦,最后恳求借几百两银子。杜慎卿实话实说,自己虽有几千现银子,却另有用处,倒是给他介绍了一个人,能拿给他千把两银子。
杜慎卿讲起家族传承,他家共是七大房,这做礼部尚书的太老爷是他五房的,七房的太老爷是中过状元的,伯父做过江西赣州府知府,赣州府的儿子是他第二十五个兄弟,名叫做仪,号少卿,只小得慎卿两岁,也是一个秀才。他伯父是个清官,家里还是祖宗留下的些田地。伯父去世之后,少卿不上一万银子家私,又是个呆子,自己就像十几万的。纹银九七他都认不得,又最好做大老官,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大捧出来给人家用。
杜慎卿让鲍廷玺在这里呆到秋凉再投奔他,保证把银子弄到手。这里面还有个关巧,让鲍廷玺先投奔少卿家姓邵的老管家,找到少卿最信任的管家王胡子,先将好酒好肉喂饱,叫他在主子眼前说你是太老爷极欢喜的人,他就接二连三的给你银子用了。少卿还有个毛病,不欢喜人叫他老爷,要叫少爷,还不喜欢人在他跟前说人做官,说人有钱,像你受向太老爷的思惠这些话,总不要在他跟前说。总说天下只有他一个人是大老官,肯照顾人。绝不可说认得慎卿。说得鲍廷玺满心欢喜。在这里又效了两个月劳,到七月尽间,天气凉爽起来,鲍廷玺问十七老爷借了几两银子,收拾衣服行李,过江往天长进发。
在路上歇脚遇见滁州乌衣镇韦四太爷,韦四太爷对慎卿少卿极为熟悉,两人一同去拜访少卿。鲍廷玺打探韦太爷和杜府的关系。韦四太爷只道同他家做赣州府太老爷自小同学拜盟的,极相好的。鲍廷玺听懂了。
同吃了饭,韦四太爷上轿,鲍廷玺雇了驴子骑上跟着,一路来到杜府。鲍廷玺先去见管家,韦四太爷直接去了杜府。
韦四太爷受到杜少卿的热情接待,他也不客气,直言新秋在家无事,想来府上赏桂花,吃杯酒。杜少卿将韦四太爷接进靠近桂花树朝南的书房里,奉茶陪聊,讲起门客娄老爹生病了,在家休养。正说着,家人王胡子来报南京姓鲍的过江来叩见。杜少卿本不想见,听王胡子说是太老爷要照顾的,就让了进来。鲍廷玺捏手捏脚进来跪下叩头,杜少爷扶住,叫他坐在底下。寒暄过后,杜少卿安排鲍住下。摆出酒席,又请后门医生张俊民来陪韦杜二位客。
韦四太爷首席,张俊民对坐,杜少卿主位,鲍廷玺坐在底下。斟上酒来,吃了一会,韦四太爷盘问张俊民医术如何,张俊民恬不知耻地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自己不曾读过甚么医书,现在受了杜少爷的教诲,倒约束自己小儿读着书做文章,以期将来出人头地。
韦四太爷又跟杜少爷说,这肴馔是精极的了,但这酒不够味儿,让杜少卿将家里埋了八九年的酒起起来吃。杜少卿走进去遍问家人方才找到窖藏好酒。那酒已经和曲糊一般已是吃不成了,韦四太爷让重打些就掺进去,第二日方吃得。
次日,杜少爷安排还娄太爷的饮食药水,又有臧三爷来访。这臧三爷替北门汪家做说客,请杜少爷去陪王县令。杜少卿毫不给脸面地拒绝了。倒叫臧荼去书房陪昨日那几位客人吃老酒,几个人好酒好菜吃了半日。
王胡子将新做的秋衣抬进来一箱子。杨裁缝跟来回话,向杜少卿哭诉母亡无钱安葬,杜少卿惨然,将新做的衣服让他抬去当了葬母。几人见杜少卿如此豪爽,无不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