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华文化-通俗读物出版 丨 裂谷长河,悠悠中华

2023-02-06 10:28 作者:树上微  | 我要投稿

树上微

SHU

SHANG

WEI


出 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普遍认同的,但是,像中华民族这种几乎是被地理环境“定制”的文明,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


可以说,只有读懂中国的地理框架,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文明。


▲树上微出版实物拍摄

盗图必究


本书通过中国地理环境的构造和变迁,特别是汾渭裂谷和黄河对文明的强大支配性,从远古开始揭秘我们的祖先如何拓展洪荒,如何在创造文明之初,选择了非宗教的血脉纽带的发展模式,而恰恰是这种模式产生的强大凝聚力,能够让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中唯一一个不曾中断的文明。


▲树上微出版实物拍摄

盗图必究


出 版

哈尔滨出版社

设 计

树上微出版

书 号

ISBN 978-7-5484-6643-7


本书跨越时空几百万年直到当代,努力从地理人文的视角,广纳最新的考古成果,把中华文明在没有文字时代的漫长,甚至是空白的历程,尽可能的找到基于考古的硬核的链接,尽可能的完整梳理中华文明的逻辑脉络,让人们真正地看到一个全新的,不同视角的更真实的中华文明。


▲树上微出版实物拍摄

盗图必究

 - 关于作者 - 

忻迎一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北京科教电影厂

国家一级导演,享受国务院津贴


曾拍摄大型院线科普片《宇宙与人》,该片获得第20届金鸡奖,2000年华表奖最佳科教片奖和华表奖最佳导演奖,第38届伊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科教片特别奖;


2001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宇宙与人》图书;

2004年制作,编导(中国天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熊猫国际电视奖;

2004年任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任编委(副总编)。



▲树上微出版实物拍摄

盗图必究


中国以它独特的,非常适用自身文明优势的国家模式,正在进入现代高科技社会,科技的车轮在呼啸,民意的传递有了光电的翅膀,科学可以强有力地引领、纠偏和校正我们的前进方式,把公平、正义、民主更多的正能量展现在一个民族强势复兴的铿锵步伐之中,去探索一条从未走过,却前所未有的洒满阳光、理想丰满的道路。


一个能够让中华民族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富强和尊严的制度,一定是当下最好的制度,可以说,我们此刻正在无比自豪地参与并且创造着中华民族最好的时代!


 - 内文节选 - 

黄河背影中的国家奠基


大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人物,不仅因他的伟大,而且因他相对的真实性。在他之前,几乎所有的领袖人物,都是群像,古代文献没有把他们的头衔个体化地区分开,比如炎帝黄帝,他们的传说和对应的年代长达千年,肯定是很多个人,但在古代文献里,都浓缩成一个形象,颛顼、尧和舜,他们的传说和考古对应的年代有数百年,可能也有很多个人,最后也浓缩成一个形象。


而从大禹开始,华夏领袖的记载大都是具体的个人了,并且,这些具体的个人,基本上和考古年代吻合。


这表明,时代在进步,民族的集体记忆正趋于成熟,因此,关于大禹的很多文献记载,比之前的任何一位华夏领袖,都更具有参考价值。




史书记载,大禹深知在技术受限的情况下一条洪水泛滥的大河是很难治理的,无论是局部疏通河道还是建造避难所,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患,因此,他认为彻底治理黄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黄河从华夏腹地上移走,让这条母亲河“退休”。大禹把一条大河迁移的构思,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宏大设想,也是拯救华夏文明的唯一出路,需要的不仅是极大的勇气,而且还有宏大的智慧。


大禹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呢?我们只能在缺少足够考古证据的前提下,通过历史文献及河道的地理变化试着解析这个华夏伟大水利专家的工程蓝图。


中华文化-通俗读物出版 丨 裂谷长河,悠悠中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