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丰田技术的马自达,还会塞车吗?
久违的专栏,拿这台奇怪的Axela Hybrid车来开刷一下。那些趣闻轶事,因为无法考证,大家就当听下笑话便是。之后专栏会慢慢恢复更新,谢谢大家一直以里的支持。
·最初的SKYACTIV技术,对于“额外的省油措施”这个课题,给出的答案主要是i-STOP以及i-ELOOP。

·参考President Online的说法,那阵子马自达工程师只把心思放在纯燃油的创驰蓝天技术上,但混动车逐渐成为日本市场大趋势,在市场部的强烈要求下,混动车,还是得搞:
“没有混动产品我们就GG了。”(机械嘅嘢你识条铁咩)

考虑到丰田手握大部分的混动技术专利,马自达自己也没有多余的人手和w去重新研发,所以就找上了丰田。


当时的马自达次世代发动机“SKY-G”
最终,在2010年3月份,丰田宣布将为马自达供应THS-II技术。马自达一方则表示,会将当时仍在开发的“SKY Engine”与THS-II相结合,并在2013年推出专供日本市场的混合动力车。同年10月,马自达正式发布创驰蓝天技术,2013年末,正式发布Axela Hybrid。

·同样参考President Online,Axela Hybrid研发完毕后,曾经搞过一次面向两社工程师的试驾会,丰田这边的工程师参加过后,大受震撼:
“为什么这车的完成度这么高?”
“为什么感觉做得比我们的普锐斯要好?”
“下个礼拜上面D人仲要过嚟试驾添……大撚锅,金翅扑街鸟。”
后来丰田章男亲赴广岛试驾了Axela Hybrid,也认同工程师们的看法。某程度上,Axela Hybrid这个在技术上取得成功的混血儿,很好地促成日后马自达与丰田的深入合作。




·说上一代昂克赛拉的企划书里面没有混动版可能不太精确,但当时的创驰蓝天车身的确没有去考虑什么电气化布局。并不像次世代车型采用的创驰蓝天车辆构造技术般具有可塑性。





·之前聊马自达电气化的那个视频当中,有朋友指出MX-30是专用平台。关于这个细节这里也顺便解释一下:现在的创驰蓝天车辆构造技术不仅考虑到纯燃油/混动/插电混动的布局,也可以造出MX-30 EV这种贵物电动车,但这台纯电车比较特殊,为了容纳那组没有大到哪里去的电池,MX-30 EV采用了“专用平台”——这是马自达的说法,他们也补充,MX-30 EV的底盘只是改了中间底部构造以容纳电池,同时利用电池框座作为底盘饿补强措施,其它部位还是与次世代车型通用的(如果是弱混MX-30,底部构造与CX-30/马自达3一致,但为了配合对开门设计,车架是有一些调整)。

冷却式EGR并不是Axela Hybrid专用,在早年的马自达Demio SKYACTIV版中,其1.3L SKYACTIV-G也同样采用了冷却式EGR,因为Demio的机舱实在是太小了,塞不进什么4-2-1排气……这理由其实跟Axela Hybrid差不多。


刚上市的第一年,Axela Hybrid的销量其实还是很不错的,2014年马自达在日本卖了8218台Axela Sedan,卖了6727台Axela Hybrid(其实最好卖的一直是两厢版,这一年卖了20000多台)。之后就不行了,2016年,仅卖出1000多台,是Sedan的1/7,到2017-2018年,更是只有Sedan 1/10。

作为参考,JC08模式下Prius的油耗数值为32.4km/L,但这仅限于最入门级的车型,其它车型均为30.4km/L。昂克赛拉混动版可以做到30.8km/L。当然,这些都是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