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WH-1000XM3 索尼大法的入门级推荐

耳机是一个神秘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有着很多奇妙的信仰与口里一直念叨着“水电偏冷,但是解析力好。风电层次感差,听感朦胧。火电力度大,什么曲子都很冲耳朵。”
对于我这种听感其实并不是很强的人来说,其实这些发烧友的极端细节我是无法直观感受到的,但是耳机本身的质感如何,我还是能有所体会的。今天我就要给大家推荐我的信仰——索尼大法中的入门款,WH-1000XM3。
其实这里就有人会有人有疑问了,为什么我推荐的不是最新的XM4,而且已经发售了一段时间的上一代产品XM3。因为索尼从XM3到XM4的实际体验上并没有阶段性的提升,音质的提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主要的提升集中在了降噪功能的优化,电池的更进一步续航,以及更多场景的应用。但是在价格上,XM3的价格已经徘徊在1300-1500之间,如果遇上什么促销活动,甚至可能在1200甚至更低就拿到。但是XM4,还位居2200以上的高位,这样的价格对于一款入门级的耳机,还是有点不合算的。
开包初见
索尼的WH系列头戴降噪耳机一直都不是一款外表张扬的产品,第一眼看上去并不会给你一种很惊艳的感觉。但是哑光磨砂的外表会让你觉得他非常的沉稳可靠。在头梁处使用了质地柔软的皮革贴近了头部的轮廓,所以无论你是短时间使用耳机,还是长时间佩戴都不会给你带来很明显的疲劳感。耳罩部分采用了软质聚氨酯泡沫,在增强了佩戴的舒适度的同时,也强化了佩戴的稳定性和物理降噪效果。

但是也因为这个包裹性很强的耳罩,在炎热的夏天佩戴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非常的闷热,在剧烈运动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效果。但是考虑到这是所有头戴式耳机的通病,也不能对索尼大法过于的期待,只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产品中能够改善这个问题。

另外,耳罩与头梁之间的连接可以自由旋转,所以在暂时摘下耳机或者暂时不会使用的时候也可以悬挂在脖子上,而且因为这个可以旋转的耳罩,完全可以把耳罩旋转至叠合胸口。这样就算把耳机挂在脖子上,也不会影响你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心了。
硬件配置
索尼这一款XM3是一款蓝牙耳机,支持AAC,LDAC和SBC等多种蓝牙传输协议,让无论追求音质,还是追求延迟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而且作为一款蓝牙耳机,他也支持3.5mm的耳机线接口,让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喜欢的连接方式。他甚至还支持NFC功能,也可以选择用手机触碰耳机左边的NFC,使用NFC快速连接。
另外,索尼在手机端还有专门的驱动APP,来定制你的各种体验。可以自定义耳机的音源方向,高低频的平衡,甚至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耳型不同和当地气压来给你最棒的听觉体验。

在充电与续航方面,XM3也毫不逊色,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可以使用30小时,个人体验下来就算高强度使用,也只需要两天充一次电。如果只是学生党课余使用,或者是社畜下班游戏使用,则可以坚持到一周都不需要充电。而且充电也是相当的迅速,20分钟即可充满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完全够一天的高强度使用了,可以说是完全摆脱了电量焦虑。
聆听体验
XM3这一款耳机,对比同年代的其他厂家的,比如森海,三角铁,松下这些耳机,高频方面略有缺失,很多本来很惊艳的,如同一道惊雷一样劈下来的高音都变得有些慢吞吞软绵绵的。但是XM3的低音分量很足,音场也非常的不错,能听到非常多的低音细节,而且整体临场感非常的好,适合去听一些氛围比较强的音乐,比如一些古典的钢琴曲小提琴曲,或者是一些电音和流行音乐比较适合。总体听感是一款偏低频,适合年轻人去带的低音耳机。
另外XM3还有着很强劲的降噪系统,可以把很多中低频噪音拒之耳外。根据贴吧老哥的测试,XM3可以把80分贝以下的噪音都降到一个非常小,完全不会影响到聆听的程度。另外,这款耳机在手机的APP驱动上还细分为了20级的降噪,你完全可以根据你的使用体验来灵活调整使用。

总结
可以说XM3作为一款入门级的耳机是非常的面面俱到,兼具了音质,降噪,蓝牙和有线两种使用方式,耐用的电池与快速充电,等方方面面的优点。唯一可以算得上缺点的,就只有两个大耳罩在夏天的使用问题了,这个几乎是所有头戴式耳机的通病了,哪怕是强如索尼这个档次的厂商都无法解决,只能等以后的产品会出现什么黑科技了。除此之外,XM3对于一个刚接触耳机的萌新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全面且均衡的产品了,这就是索尼大法威力地体现了,如果你经常在外通勤,或者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那么XM3绝对会是你的选择之一。
大家好我是浮生,希望以后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有用的测评,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