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批判日丹诺夫体系-苏联马克思主义中教科书式的败类(第一部分)---比利龟

2023-03-04 13:03 作者:光格尔斯  | 我要投稿

第一部分:日丹诺夫体系的教条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决定物质------这种独断论在当代哲学只有在教科书和教条体系中才能见到,这就是苏联马克思主义中日丹诺夫体系的“唯物主义”,看似是唯物主义,其实还是一种机械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就是把物质和意识分开,但是这种问题在笛卡尔哪里就早已经提出了,这种傻逼问题在德国观念论四巨头那里就已经被解决了,如果物质和意识是分开的,那么人根本不可能得出任何知识,因为你认识到的和实际上的物质根本不是一个,也就是不可知论,你根本不可能知道物质本身是什么,你精神中的表象和物质自身区分开,这仅仅是认识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即对于物质表象的扬弃,根本不存在!

1.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连笛卡尔的普遍怀疑都没有达到,而是绝对的独断论,这也是日丹诺夫体系中所谓“唯物主义”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本体论,说要反形而上学,自己不就在形而上学吗?这种体系甚至自相矛盾!如果说物质第一性,那么和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完全一样的,精神没有办法认识物质,因为物质与精神已经割裂开,二者不同一。有人说唯物主义就是越客观越好,但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已经明确说明:费尔巴哈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从客观出发。通过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从主观出发的!从德国古典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开始,认识从主观出发已经成为共识!从客观出发看问题无疑是要倒退会德国古典哲学之前。

2. 辩证法就是全面的联系的看问题------如果辩证法是这样的话,那么苏格拉底辩论一次都赢不了了!辩证法就是全面的看问题的最初起源应该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章,原文为辩证法家一定是全面看问题的,应注意,此处意味为辩证法家的特点,而不是辩证法的特点。辩证法家的确有以上特点,而辩证法本身,就连马克思也没有下定论。在马克思那里,辩证法是实践的,也就是表现在方法以及写作当中。恩格斯总结的辩证法三个概念,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复述。

 

那么我们现在来说一下,对于以上三点的总结: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辩证法?

(1)唯物主义就是物质自身的运动生成物质自己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不是一种底层概念,而是物质的绝对自由自己产生出的。并且这种必然性就是绝对的自由,根本没有任何东西规定它。世界运动之产生出了自我,并且自我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本身不依赖自我而“存在”,也就是实存,而自我规定的存在是为我的存在,不是世界本身。也就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对立并且统一。自我是世界的一部分,并且自我认识世界,就是世界自己认识自己,完全是自我的实践开辟了历史,历史就是人的历史,人在历史中是绝对的自由,每个人自己设定自己,并且这种自己设定的自己也不因他人改变,他人以及自然对于我的设定实际上是他人对于我作为客体的自我概念的设定,而不是自我本身的设定。我自己可以设定自我本身,因为我是绝对的自由,我的规定性是仅仅因为我的主体而被设定的。世界通过自我运动也就是历史的运动达到自我认识,其中只有主体才能进行自我认识,这种主体的自我认识只有靠中介客体才能实现,也就是感性对象性,也就是实践。马克思的理论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而在《神圣家族》以及《哲学的贫困》中也有自然哲学的身影。恩格斯的理论主要是自然哲学,而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身影。二者的倾向不同,根本不存在什么马恩对立,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自然辩证法的确不可能用于历史以及社会的分析和实践中。

(2)辩证法是一种把物质,社会,历史的运动以及关系移到观念中并且考察其矛盾的一门学科。最早的关于辩证法的概念起源于苏格拉底,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概念起源于柏拉图。辩证法一开始只是一种作为辩论的方法,这就是辩证法方法论的起源,而辩证法的方法可以用于观念论,本体论,批判等。辩证法用于观念论导出唯物史观,用于本体论也导出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运动到批判可以作为批判的方法和语言。在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下,首先是认识论,人通过实践认识,开辟。从认识论导出本体论,即世界首先是绝对的自由,其自身设定其自身的必然性,在绝对的自由中产生出主体,也就是自我,自我通过中介认识世界,从而世界达到自我认识,人成为绝对的自由,设定世界。这就是世界的辨证运动过程,由自由导向必然,由必然导向自由。

by 比利龟

批判日丹诺夫体系-苏联马克思主义中教科书式的败类(第一部分)---比利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